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大树压断电线杆致人受伤,责任归谁?

大树压断电线杆致人受伤,责任归谁?

来源:人民法院报 | 时间:2024-07-13 14:05:13 | 点击:4148

 本报讯(记者 姜郑勇 通讯员 卢雯婷 姜旭)因狂风暴雨导致树木倾倒砸断电线杆,造成行人受伤,在此情况下,伤者的损失由谁承担?近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法院审理后认为,伤者、大树所有人、电力公司三方均需承担责任。

  2023年7月13日,廖某到雅安某县参加亲戚的葬礼,在送葬过程中,因受暴风雨天气影响,山坡上的一棵大树突然被连根拔起,随即倾倒压断一旁的电线杆,断裂的电线杆和倾倒的大树击中了廖某等5人。5人于当日被送往医院救治,最终1人死亡、4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廖某被诊断为开放性颅脑损伤、右侧额骨凹陷性粉碎性骨折等多处受伤,共花费医疗费6万余元。后经鉴定,廖某为十级伤残。

  事发后,廖某认为引发事故的电线杆所有人和管理人某县电力公司应承担赔偿责任。电力公司认为,发生此事故系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造成,廖某受伤无法证明系电线杆砸伤,电力公司不应承担责任。双方就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意见,廖某遂将某县电力公司及其所属的上级电力公司一并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其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29余万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一是廖某受伤的原因;二是该案赔偿责任和主体的确定;三是廖某应获得的赔偿损失。首先,法庭根据廖某提交的证据、到庭作证的证人证言,以及法官到案发地走访调查、现场勘验等情况,能证实当时大树在倾倒过程中压覆电线、电线拉扯电线杆,导致电线杆断裂,断裂的电线杆及其附件将廖某击伤。其次,对于廖某来说,当地提前多日向社会预警极端天气,且事发时风雨较大,廖某自愿参加亲友葬礼,应对出行安全负有注意义务,对树木倾倒压断电线杆致其受伤的结果,廖某亦有一定过错,应承担部分责任。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第二款,在依法划定的电力设施保护区内种植的或者自然生长的可能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树木、竹子,电力企业应依法予以修剪或砍伐。由此可见,电力设施的保护系电力企业的一项持续性责任。本案中,某县电力公司在架设案涉的电线、电杆时,虽然符合《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规范》,但案涉大树所处位置在斜坡,在其不断生长过程中,已有危及案涉电线、电线杆的可能,电力公司未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故电力公司在本案中未尽到对案涉电线、电线杆的维护责任,具有一定过错。从查明的事实中看,电线杆断裂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外力,即案涉大树的倾倒,故酌定某县电力公司在本案中承担20%赔偿责任。

  对于大树所有人来说,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七条规定,因林木折断、倾倒或者果实坠落等造成他人损害,林木所有人或管理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大树所有人对大树负有维护、巡查、保养、消除安全隐患的义务,本案中大树所有人未尽到此义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亦要承担部分责任。

  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赔偿权利人起诉部分共同侵权人的,人民法院应当追加其他共同侵权人作为共同被告。诉讼过程中,法院向廖某释明是否追究大树所有人责任,并告知其放弃诉讼请求的法律后果。廖某坚持放弃对案涉大树所有人的起诉,也不同意追加为共同被告。法院认为廖某放弃对大树所有人的起诉,属当事人依法处分自己的诉讼权利,予以准许。

  最终,根据廖某受伤情况以及原、被告双方举证质证意见,法院综合评定廖某的各项损失共计21余万元,由某县电力公司承担20%的赔偿责任,即4.2余万元。

  判决后,原告和被告均不服,提起上诉。最终,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按照一审判决结果,以调解方式结案。

  ■法官说法■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本案中,在暴风雨来临前,政府相关部门已发布预警提醒社会公众采取预防措施。因此,廖某、树木所有人及电力公司应能够预见天气情况,但其未提前采取措施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故三方理应共同承担责任。

  法官提醒,每年的七八月正值盛夏,也是暴风雨等极端天气多发时期,极端天气事故多,公众出行时应注意自身安全,提高危险防范意识。如遇到大风、暴雨等异常极端天气时,应减少出行。出行时应尽量避开树木、井盖、广告牌等危险物,以免受到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在极端天气来临前,应提高警惕,及时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避免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姜郑勇)

(责编:温璐、陈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双11”购物,消费者成了“精算师”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见习记者 王宇翔 于天航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这是今年“双11”期间,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从“先涨价后降价”的价格“变装秀”,到“不同...

开在产业园的托育园能否长久?

  赵春青 绘  阅读提示  为解决年轻职工带娃难题、响应国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号召,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浙江、安徽、北京、四川、江苏等地一些城市的产业园、写字楼里建起了托育园,职工实现“带娃上班两不误”。但由于公办托育...

“推窗见景、出门入园”城市更新让更多“百姓愿景”变为“民生实景”

央视网消息: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惠及民生。“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贯通超百公里,驿站功能提升、水上运动试点有序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不断拓展。同步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与零星旧改,正让城市更新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总台记者 徐大为)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第八届进博会丨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记者杜静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海外媒体普遍认为,本届进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美国肯塔基州货机坠毁遇难人数升至12人

△事故现场  当地时间11月5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一架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飞机坠毁事故的死亡人数上升至12人。  据悉,死者包括3名机组成员及9名尚未确认身份的人员,其中一名死者疑为儿童...

多地冬日美景激发冰雪活力 “冷”资源点燃文旅市场“热”消费

央视网消息:气温下降,各地冬日景观初现,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呼伦贝尔:呼伦湖出现独特“跑冰排”现象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气温降至0℃左右,在呼伦湖出现了独特的自然现象——“跑冰排”。在呼伦湖水域,大小不一的冰排随...

【8点见】考生笔试不合格仍进招录体检名单,哈尔滨消防通报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春节假期共9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商务部:希望荷方以负责任...

新疆北部雨雪进入最强时段 北方多地气温或创立秋来新低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今天(11月5日),新疆北部的雨雪将进入最强时段,部分地方将现大到暴雪、甚至大暴雪,雨雪相态复杂。明后天,雨雪天气将继续向中东部铺展,西北地区东部、华北、...

新研究:格陵兰岛面积“缩水”且缓慢向西北漂移

新华社伦敦11月3日电(记者郭爽)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地》近期刊发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格陵兰岛面积“缩水”,同时缓慢向西北方向漂移。  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格陵兰岛附近58个全球导...

2024
07/13
14:05
浏览量: 414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