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不常用的银行账户如何处理?(政策解读·问答)

不常用的银行账户如何处理?(政策解读·问答)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7-13 14:14:33 | 点击:4369

近期,有不少读者收到银行发来的短信提示,提醒其关注名下“沉睡账户”的情况,并及时处理。什么是“沉睡账户”?如何处理自己的“沉睡账户”?

  去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银行“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持续一年,由各银行机构对“沉睡账户”持有人进行提醒和通知。近日,记者专访中国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部和中国银联云闪付部有关负责人,对读者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

  问:什么是“沉睡账户”?

  答:工行对于“沉睡账户”的定义是,5年及以上未发生主动交易,且账户中有余额的个人银行账户。需要明确的是,主动交易指的是存现、取现、转账、消费等除计结息、账户管理费以外的交易;银行账户只包括储蓄账户和结算账户,不包括信用卡账户。

  有的客户在多个银行开立多个账户,其中一些账户并不经常使用,久而久之就会被遗忘,甚至银行卡或者存折也难以找到,最终就容易变成“沉睡账户”。对于自己名下的账户是否属于“沉睡账户”,建议金融消费者关注相关银行的公告、提示,或咨询银行工作人员。

  问:为什么要关注“沉睡账户”?

  答:“沉睡账户”易出现两方面问题,一是对金融消费者来说,“沉睡账户”意味着可能的个人资金闲置,并且可能增加账户管理费等不必要的支出。二是从金融安全的角度来说,“沉睡账户”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通过各种不正当渠道收集这些账户,用于跨境赌博、洗钱、电信诈骗等新型网络犯罪。为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和金融安全稳定,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沉睡账户”问题,及时出台政策举措,引导商业银行规范治理。

  问:如何查询名下“沉睡账户”情况?

  答:近期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多家金融机构已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示金融消费者关注名下“沉睡账户”的有关情况。收到提示后,可以根据指引进行下一步操作。

  除了接收银行提示,金融消费者还可以自主查询名下“沉睡账户”的情况。在中国人民银行指导下,中国银联已联合商业银行在云闪付APP上提供了便捷的查询渠道。用户可以在云闪付APP中搜索“一键查卡”功能,点击“申请查询”,经过身份验证后即可查询个人银行卡情况。查询报告将在24小时内生成,用户可通过云闪付APP查看。目前,“一键查卡”功能已支持用户查询514家银行的银行卡开立情况,包括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和496家区域性商业银行,服务用户超1400万。

  问:如何处理自己的“沉睡账户”?

  答:金融消费者如果还想继续使用“沉睡账户”,可以通过相关操作“唤醒”或注销账户。以工行为例,只需通过手机银行APP使用该账户完成一笔转账汇款,或是去银行网点进行一次存取款,“沉睡账户”就会变为正常账户;如果不想继续使用“沉睡账户”,金融消费者可凭本人身份证件到银行网点办理销户,也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提交账户注销申请,银行会通过短信通知消费者申请结果。

  也有一些银行要求,发现名下的“沉睡账户”后,金融消费者需持有效身份证件和银行卡或存折,到银行网点办理激活或销户,具体操作方法建议关注相关银行公告或咨询工作人员。

  问:如何更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银行账户?

  答:需要明确的是,对个人来说,银行账户并非越多越好。开户时,要综合考虑银行提供的账户服务、渠道便利、安全风控、收费定价以及增值服务等因素,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活、学习等需求,合理适度开立银行账户。

  保障个人银行账户安全至关重要,金融消费者必须要牢牢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在个人账户密码、有效手机号、影像资料、证件管理等方面做好防护,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定期梳理名下的银行账户和资产状况,主动注销确定不会再使用的“沉睡账户”,切实降低银行账户被非法盗用的风险。如果仍有必要保留多个账户,可以定期前往银行网点或通过手机银行APP对账户状态、资金明细及资产余额进行查询。当出现账户遗失、信息泄露等风险时,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及时进行账户挂失、修改密码等操作,以保障账户安全。还可以利用银行提供的账户余额变动提醒服务,及时掌握个人资金动态。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3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双11”购物,消费者成了“精算师”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见习记者 王宇翔 于天航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这是今年“双11”期间,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从“先涨价后降价”的价格“变装秀”,到“不同...

开在产业园的托育园能否长久?

  赵春青 绘  阅读提示  为解决年轻职工带娃难题、响应国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号召,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浙江、安徽、北京、四川、江苏等地一些城市的产业园、写字楼里建起了托育园,职工实现“带娃上班两不误”。但由于公办托育...

“推窗见景、出门入园”城市更新让更多“百姓愿景”变为“民生实景”

央视网消息: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惠及民生。“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贯通超百公里,驿站功能提升、水上运动试点有序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不断拓展。同步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与零星旧改,正让城市更新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总台记者 徐大为)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第八届进博会丨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记者杜静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海外媒体普遍认为,本届进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美国肯塔基州货机坠毁遇难人数升至12人

△事故现场  当地时间11月5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一架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飞机坠毁事故的死亡人数上升至12人。  据悉,死者包括3名机组成员及9名尚未确认身份的人员,其中一名死者疑为儿童...

多地冬日美景激发冰雪活力 “冷”资源点燃文旅市场“热”消费

央视网消息:气温下降,各地冬日景观初现,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呼伦贝尔:呼伦湖出现独特“跑冰排”现象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气温降至0℃左右,在呼伦湖出现了独特的自然现象——“跑冰排”。在呼伦湖水域,大小不一的冰排随...

【8点见】考生笔试不合格仍进招录体检名单,哈尔滨消防通报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春节假期共9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商务部:希望荷方以负责任...

新疆北部雨雪进入最强时段 北方多地气温或创立秋来新低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今天(11月5日),新疆北部的雨雪将进入最强时段,部分地方将现大到暴雪、甚至大暴雪,雨雪相态复杂。明后天,雨雪天气将继续向中东部铺展,西北地区东部、华北、...

新研究:格陵兰岛面积“缩水”且缓慢向西北漂移

新华社伦敦11月3日电(记者郭爽)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地》近期刊发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格陵兰岛面积“缩水”,同时缓慢向西北方向漂移。  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格陵兰岛附近58个全球导...

2024
07/13
14:14
浏览量: 43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