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入汛以来,我国防汛救灾形势如何

入汛以来,我国防汛救灾形势如何

来源:光明日报 | 时间:2024-07-14 12:34:49 | 点击:5091

“入汛以来,我国旱涝并发、南涝北旱特征明显,长江、珠江、淮河沂沭泗水系、太湖流域发生编号洪水,局地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少数堤防、水库出现重大险情。同时,华北、黄淮等地区出现阶段性旱情,目前已基本解除。”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防汛抗旱司司长徐宪彪介绍。

   面对汛旱灾情,我国采取了哪些有力举措?各地灾后恢复重建情况如何?7月12日,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解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提前13个小时实现团洲垸决口合龙

   前段时间,湖南华容团洲垸决口封堵牵动着大家的心。7月5日17时48分,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了决口险情,应急管理部接报后第一时间响应,连夜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应对工作,并部署应急管理部自然灾害工程应急救援中心(中国安能)立即出动。20时30分,指挥组和专家组人员到达现场;22时45分,工程救援长沙基地50人、装备30台到达现场。当决口不断扩大时,23时,应急管理部迅速增调预置在洞庭湖周边的直升机3架、水上工程救援船长沙号,抽组跨省区工程抢险力量300人紧急驰援,同时会同湖南省有关方面研究论证制定决口封堵方案,为科学处置提供专业支撑。

   “决口封堵采取陆、水、空一体联合的方式,充分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有效提高了封堵效率。”应急管理部救援协调局局长范朝晖介绍。目前,排涝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截至7月12日上午9时,累计排水2000余万立方米。

  全国防汛救灾成效显著

   “入汛以来,南方地区强降雨过程比较频繁,特别是长江以南地区降雨较常年明显偏多,长江、珠江以及太湖累计发生14次编号洪水,和往年相比,今年汛情来得早、来得猛。总的看,全国防汛救灾成效比较显著。”徐宪彪介绍。

   为应对南方的汛情灾情,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强化部署和调度,每天组织联合会商,调度重点省份细化防汛救灾的各项措施。同时,强化预警转移,及时下发预警提示,提前果断转移受威胁的群众;强化抢险救援,协调中国交建、中国电建等央企的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参与抢险救援;强化对地方的支持和保障。

   6月9日以来,广东、广西、安徽等地发生了严重汛情,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全体动员、全面准备、全力救援。截至目前,共参与抗洪抢险5985起,出动人员6.3万人次,营救疏散群众27160人。

   专业应急力量和社会应急力量作为我国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次应对南方地区暴雨洪涝地质灾害中,累计投入3.6万人次,出动各型航空器16架,担负着人员转移、道路抢通、积水排涝、通信保障和次生灾害处置等任务,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陈胜介绍,应急管理部会同财政部预拨3批次生活救助方向中央救灾资金6.48亿元;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调拨9批次22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灾区满足群众临时避险、转移安置、过渡安置不同阶段的差异化救助需求;统筹中央地方储备资源,多次启动应急物资政社协同保障机制,协调发放大量食品、生活用品等。

  “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

   除了南方的汛情灾情,前期受高温和降雨减少影响,华北、黄淮出现了阶段性旱情。徐宪彪分析指出,跟常年相比,这次干旱虽然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较广,但造成的灾害损失总体偏轻。近期,全国主雨带发生北抬,明显偏向四川盆地、江淮、黄淮、华北地区。作为此前的旱区,这些地区发生旱涝急转的风险较高。

   7月15日,我国将全面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据前期气象和水文部门预测分析,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东部地区降雨总体偏多,区域性和阶段性洪涝灾害较明显。长江中下游洪水预计7月中旬将全线退至警戒水位以下,未来淮河流域、松辽流域、海河流域和黄河中下游均有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徐宪彪表示,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后,未来降雨和前一阶段降雨相比,可能有较大变化,降雨强度较大、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应急管理部将从两个方面强化各项责任措施,一方面,把流域性的洪水防范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另一方面,更加突出防汛薄弱环节的防范应对,特别是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内涝,做好人员转移,千方百计减少人员伤亡。

   (本报北京7月12日电 本报记者 姚亚奇)

(责编:温璐、陈羽)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双11”购物,消费者成了“精算师”

□ 本报记者 赵丽  □ 本报见习记者 王宇翔 于天航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价格原地杵”——这是今年“双11”期间,不少消费者的共同感受。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从“先涨价后降价”的价格“变装秀”,到“不同...

开在产业园的托育园能否长久?

  赵春青 绘  阅读提示  为解决年轻职工带娃难题、响应国家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的号召,在政策鼓励和支持下,浙江、安徽、北京、四川、江苏等地一些城市的产业园、写字楼里建起了托育园,职工实现“带娃上班两不误”。但由于公办托育...

“推窗见景、出门入园”城市更新让更多“百姓愿景”变为“民生实景”

央视网消息:作为进博会的举办地,上海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惠及民生。“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贯通超百公里,驿站功能提升、水上运动试点有序推进,城市公共空间不断拓展。同步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与零星旧改,正让城市更新成果惠及更多百姓。“...

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据江苏省纪委监委消息,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晓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江苏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总台记者 徐大为)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第八届进博会丨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彰显开放姿态 共享发展机遇——海外媒体聚焦第八届进博会  新华社记者杜静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海外媒体普遍认为,本届进博会不仅展现了中国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美国肯塔基州货机坠毁遇难人数升至12人

△事故现场  当地时间11月5日,央视记者获悉,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一架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飞机坠毁事故的死亡人数上升至12人。  据悉,死者包括3名机组成员及9名尚未确认身份的人员,其中一名死者疑为儿童...

多地冬日美景激发冰雪活力 “冷”资源点燃文旅市场“热”消费

央视网消息:气温下降,各地冬日景观初现,带来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呼伦贝尔:呼伦湖出现独特“跑冰排”现象近日,内蒙古呼伦贝尔的气温降至0℃左右,在呼伦湖出现了独特的自然现象——“跑冰排”。在呼伦湖水域,大小不一的冰排随...

【8点见】考生笔试不合格仍进招录体检名单,哈尔滨消防通报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春节假期共9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商务部:希望荷方以负责任...

新疆北部雨雪进入最强时段 北方多地气温或创立秋来新低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今天(11月5日),新疆北部的雨雪将进入最强时段,部分地方将现大到暴雪、甚至大暴雪,雨雪相态复杂。明后天,雨雪天气将继续向中东部铺展,西北地区东部、华北、...

新研究:格陵兰岛面积“缩水”且缓慢向西北漂移

新华社伦敦11月3日电(记者郭爽)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地》近期刊发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格陵兰岛面积“缩水”,同时缓慢向西北方向漂移。  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格陵兰岛附近58个全球导...

2024
07/14
12:34
浏览量: 509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