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就案说法 > 湖北荆州首例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胜诉

湖北荆州首例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胜诉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4-15 06:58:02 | 点击:9371

每日新闻网讯(吴采平、李明湘)近日,由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贩卖消费者个人信息案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在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陈某、罗某、李某三人因违法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多张电话卡并贩卖给第三方获利,犯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赔偿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10.25万余元,上诉期满三被告未提起上诉。这是荆州市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2023年5月16日,山东省沂南县一居民点击短信链接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发送该信息的电话卡登记在湖北省公安县某居民名下。然而,该居民并未主动办理过该电话卡。警方顺藤摸瓜,发现该电话卡由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公安县分公司工作人员罗某违法办理。

经查,2022年至2023年5月期间,陈某与表哥罗某、堂哥李某三人先后与市某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被派遣至某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公安县分公司,负责为客户配送、激活手机电话卡等工作。在职期间,三人得知通过扫描码商提供的二维码办理电话卡,激活后提供给码商可以获利。于是,他们利用工作便利,钻了一个身份证可办理多张电话卡的业务规则空子,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多张电话卡,激活后以每张电话卡55元至85元的价格提供给码商获利。三人共计违法办理电话卡4200多张,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身份信息被用于办理五张电话卡。其中,罗某获利45505元,陈某获利130426元,李某获利117459元。该案线索及相关证据材料由公安县人民检察院提供。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履行法定职责,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作为适格原告向荆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并根据2024年探索制定的《湖北省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规范》,创新湖北省消委会与各地消委组织公益诉讼合作模式,授权荆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秘书长张琼作为委托诉讼代理人参与庭审,荆州“3•15”律师团刘华律师公益免费代理该案件。荆州市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陈某、罗某、李某三人为非法牟利,在未经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其个人信息办理电话卡并贩卖获利,严重侵犯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已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经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三人被判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15万元、14万元、12万元。同时,追缴其违法所得,扣押的5部手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此外,三人因违法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获利,涉及人数众多,并导致一人牵涉刑事诉讼,构成共同侵权,应承担民事连带责任。法院判处三人赔偿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10.25万元,并要求他们通过《中国消费者报》或影响力相当的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赔礼道歉。

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与新闻部主任胡翠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公益诉讼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实现了省级及各地方消委组织与检察机关、法院系统的协同合作,创新性地通过授权地方消费者委员会负责人作为委托代理人参与公益诉讼,为湖北省各地消委组织参与开展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

此案件在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引起的很大的反响。荆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对3名涉案人员提起公益诉讼,正是希望通过司法武器惩罚震慑不法分子,为受侵害的消费者追讨损失,警示各行各业经营者维护消费者权益。荆州市“3·15”消费维权律师团团长刘华提醒消费者,对个人信息要保持警醒并妥善保护,避免被不法分子窃取,如遇侵害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作者:吴采平、李明湘】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8点见】考生笔试不合格仍进招录体检名单,哈尔滨消防通报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春节假期共9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太空交接”完成!神二十航天员11月5日返回地球。·商务部:希望荷方以负责任...

新疆北部雨雪进入最强时段 北方多地气温或创立秋来新低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天气网消息,目前,新一股较强冷空气正在影响我国。今天(11月5日),新疆北部的雨雪将进入最强时段,部分地方将现大到暴雪、甚至大暴雪,雨雪相态复杂。明后天,雨雪天气将继续向中东部铺展,西北地区东部、华北、...

新研究:格陵兰岛面积“缩水”且缓慢向西北漂移

新华社伦敦11月3日电(记者郭爽)美国《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地》近期刊发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受全球变暖等因素影响,格陵兰岛面积“缩水”,同时缓慢向西北方向漂移。  丹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格陵兰岛附近58个全球导...

从法律视角评析岷县供热特许经营权强行接管事件的法律风险

每日新闻网北京讯  王旭律师      近期,甘肃岷县宏源清洁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源公司")被当地住建部门强行接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作为专业法律工作者,笔者从行政违法性及刑事

挑战,从人工智能最前沿发起

10月31日至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中国移动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举办。图为参赛团队在“现场合影。王子逸/摄  11月1日一早,南京大学逸夫楼前就已经排起了长队。有人手里拿着介绍稿,在熟...

“时传祥青年班”:坚持做“伟大的小事”

阅读提示  早上6点半,《工人日报》记者在北京市东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见到了“时传祥青年班”班长付晨,这一天,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师傅,记者要跟着他学习如何当一名抽粪工人。  “准备好了就去换衣服,上午时段非常宝贵。”近日,...

新华网视评|私域直播岂能变成“坑老”陷阱

  近期,市场监管部门重拳整治私域直播乱象,引发关注。不少人疑惑:到底什么是私域直播?为何要对其下“重拳”?  私域直播和我们常见的公域平台直播不同——它不依托于公开社交平台,而是通过自建小程序、私密微信群运作,主播定向...

警惕“小利”换“大罪”!吴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刑拘

公安部网安局今天公布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情况,提醒广大群众一起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近日,山西太原迎泽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利用某网络招聘平台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吴某被依法刑拘。  案情回顾  犯...

按灾配“包” 新版《家用防灾应急包》明起实施

新版《家用防灾应急包》国家标准将于明天正式实施。新国标“新”在何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标准化研究所所长 秦挺鑫:老版的国标不能适应现在的一些需求。新的国标针对火灾、洪涝、地震这三种典型的场景,平时遇到的比较多的...

襄阳一企业诉讼期间“腾挪”装修资产 房东疑为助力人

      每日新闻网讯   近年来,在湖北省襄阳市一桩围绕原“襄阳车城大富豪酒店有限责任公司”(现襄阳东福源酒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富豪酒店)的装修合同纠纷,因其背后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与资产转移,

2025
04/15
06:58
吴采平、李明湘
浏览量: 93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辽宁葫芦岛车管所 这样的车辆如何通过外检?---关于吉林省松原市李某在辽宁省葫芦岛连山区购买二手车出现大架号被更改至无法过户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青海西宁:列车上的有机蔬菜可现摘现炒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山西朔城区周波案:究竟是司法腐败 还是司法不作为?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云南昭通市镇雄县有关部门 这样关停企业是否存在违法问题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