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着力提升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_中青_中国青年网

着力提升文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_中青_中国青年网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0-11 17:16:21 | 点击:522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关系到社会的繁荣与和谐。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大繁荣,增强国家综合国力,需要我们加快提升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当前,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偏重界限严格的专业教育,文史哲之间、文史哲与其他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不足;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缺乏与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的课程等。

对此,高校要破瓶颈,补短板,强化价值引领,通过创新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文史哲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强文史哲学生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史哲专业深入融合,改革文史哲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等途径,切实提高文史哲领域育人成效。

提高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在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荣誉课程建设,提升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推进“一生一案”,提供本研贯通、跨学科专业、创新创业等多元发展路径供学生选择,更好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术志趣与发展个性,推动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为学生的自由探索充分留白。

在全球化的社会背景下,单一学科已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全球性挑战,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同样是文史哲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构建文史哲跨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要勇于打破文史哲学科壁垒,有效整合文史哲优秀师资资源,打造文史哲大类平台课。要积极推进文史哲专业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通过跨学科课程、跨学科讲堂、跨学科系列对话、文史哲师生共同研究项目、跨学科工作坊等形式和内容,促使文史哲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方法,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为学生在继续深造后进行跨学科研究提供前提条件。

加强文史哲学生的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要通过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文史哲人才培养的文理思维贯通。鼓励和引导文史哲学生选择理工科通识课程修读,提升文史哲学生文理贯通能力,加强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在文史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过程中,要明确专业课程的思维训练目标和支撑毕业要求达成的核心素养,建设一批文理融合课程和思维训练课程,推动文史哲教师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革新,进一步提升文史哲学生跨学科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实效。

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文史哲专业的深度融合是文史哲领域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培养新时代所需的高素质文史哲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要主动因应人工智能的冲击,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文史哲专业建设,以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要打造系列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史哲学科专业融合课程,加强文史哲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课程建设,不断提升文史哲学生的数智素养和创新创造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文史哲人才,还要求改革人才培养评价机制。要用好评价体系的指挥棒作用,以评价改革带动资源配置和育人体系的变革。在课程考核方面,可以探索非标准答案的、开放性的、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方式,推动挑战性、进阶性、研究型的考试评价改革。在教学质量层面,应通过评价倒逼课程改革、变革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程质量。在培养质量评价方面,要建立以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评价体系,评价机制需要从单一的考试成绩转向多元化评价,包括学生的学术研究成果、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

责任编辑:李华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专章部署,明确了“十五五”...

【8点见】成都警方通报“高薪回报、居家可做”兼职骗局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国台办回应大陆公布台湾卫星图:这是家的俯瞰。·重大突破!甘肃省探获7亿吨冶镁白云岩矿。·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春节前,全国开展治理欠薪...

巴西首都将临时迁至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地贝伦

  当地时间11月4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法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期间将巴西首都从巴西利亚临时迁至贝伦,时间为2025年11月11日至21日。  巴西政府称,此次首都临时迁移具有象征性和政治性,...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新发展理念看变化丨共享发展助共富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 食品、安全保障等迎来“智慧升级”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的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迎来“智慧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监管为进博会的安全有序举办保驾护航。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

斩断田间窃密黑手!间谍在我国搜集农作物基因数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粮食行业:陷阱频发  亲...

粤港澳三地联动!十五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第一棒火炬手薛其坤手持火炬,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出发。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  四地火炬传递路线  广州赛区的火炬传递路线突出“千年商都”...

央行为何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将产生什么影响?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对于疫情以来违约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也是央行首次提出“个人信用救济...

2024
10/11
17:16
浏览量: 5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