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全国已有22地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行总额超13613亿

全国已有22地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发行总额超13613亿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30 16:48:35 | 点击:485

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辽宁省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11月28日,内蒙古自治区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其拟发行57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其中7年期、10年期、15年期、20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发行规模分别为72亿元、150亿元、150亿元、200亿元。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披露的文件还显示,其拟发行33亿元再融资一般债券、3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偿还存量债务。

同日,福建省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其拟发行446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其中15年期、30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计划发行面值各为223亿元。

辽宁省在中国债券信息网披露的文件显示,其拟发行200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其中20年期、30年期再融资专项债券金额各为100亿元。

这是辽宁近期第二次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11月19日,辽宁省披露的文件显示,其拟发行467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上述地区今日披露的文件显示,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辽宁省均拟于12月5日发行相关再融资专项债,品种均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

11月12日以来,全国已有22地披露了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据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不完全统计,11月12日至今,全国22个地区披露的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券总额为13613.4835亿元。按当前各地区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从高到低排列,江苏省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突破2000亿元,为2511亿元;湖南省、贵州省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突破1000亿元,分别为1288亿元、1176亿元;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陕西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发行或拟发行额度突破500亿元,分别为983.3249亿元、922.5457亿元、794亿元、667亿元、572亿元、565亿元、564亿元、555亿元、515亿元;黑龙江省、福建省、甘肃省、河北省、宁波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南省、青岛市、大连市、厦门市拟发行或已发行额度分别为484亿元、446亿元、370.6129亿元、281亿元、249亿元、216亿元、152亿元、142亿元、104亿元、56亿元。

截至目前各地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披露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

11月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三年实施。11月9日,财政部将6万亿元债务限额下达各地,指导督促地方抓紧履行法定程序,稳妥做好发行工作,妥善安排债券资金。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对澎湃新闻分析称,按照增加的6万亿限额分三年实施的计划,今年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量应在2万亿。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也对澎湃新闻表示,今年大概率将在11月、12月集中发行2万亿元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罗志恒认为,短期内集中发行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可能会对债市产生一定的扰动,如增加市场供给、提高债券收益率等,但这种影响可能是有限的。一方面,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专项债等其他政府债券的发行已经进入尾声,为再融资专项债的发行腾出空间。另一方面,央行也会密切关注债券市场动态,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维护市场稳定。

甬兴证券固收周报认为,随着首批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落地,地方债供给放量,叠加月末及年末以及春节前后市场潜在的流动性缺口增加,央行或将适时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以呵护市场平稳运行,市场降准预期升温。结合央行已在10月首次开展5000亿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预计未来除了央行降准释放外,还有可能会持续开展买断式逆回购、MLF续作以及国债买入等货币工具,从短期、中期、长期呵护市场流动性,短期债市情绪回暖,收益率下行;未来在政策利率带动下,长债有望突破前低,收益率曲线有望继续下行。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曾在10月18日透露,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张亦弛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专章部署,明确了“十五五”...

【8点见】成都警方通报“高薪回报、居家可做”兼职骗局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国台办回应大陆公布台湾卫星图:这是家的俯瞰。·重大突破!甘肃省探获7亿吨冶镁白云岩矿。·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6年春节前,全国开展治理欠薪...

巴西首都将临时迁至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地贝伦

  当地时间11月4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法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期间将巴西首都从巴西利亚临时迁至贝伦,时间为2025年11月11日至21日。  巴西政府称,此次首都临时迁移具有象征性和政治性,...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新发展理念看变化丨共享发展助共富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 食品、安全保障等迎来“智慧升级”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的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迎来“智慧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监管为进博会的安全有序举办保驾护航。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

斩断田间窃密黑手!间谍在我国搜集农作物基因数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粮食行业:陷阱频发  亲...

粤港澳三地联动!十五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第一棒火炬手薛其坤手持火炬,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出发。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  四地火炬传递路线  广州赛区的火炬传递路线突出“千年商都”...

央行为何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将产生什么影响?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对于疫情以来违约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也是央行首次提出“个人信用救济...

2024
11/30
16:48
浏览量: 4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