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智造未来: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的崛起之路​

智造未来: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的崛起之路​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5-05-01 20:45:51 | 点击:10754

每日新闻网讯(王权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 李忠)在江南水乡苏州,一场关于建筑产业的变革正悄然上演。相城区渭塘镇,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如同一颗破土而出的种子,在时代的春风中茁壮成长。从 2024 年 5 月开工建设的那一刻起,它就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向着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千亿级智能建造产业创新示范基地的目标奋勇前行。而这一切宏伟蓝图的绘制,离不开地方领导的高瞻远瞩与英明决策。

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向来以园林之美、丝绸之韵闻名于世。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地方领导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深入调研与反复论证,他们敏锐地捕捉到智能建造产业的巨大潜力,果断决策,在相城区渭塘镇规划建设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这一决策,既顺应了全球建筑业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又为苏州这座古老城市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的生动实践。

额11111111111111.png

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规划用地 130.2 亩,总建筑面积 27.12 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 24.2 亿元,如此宏大的规模,彰显着苏州在推动产业升级、拥抱科技创新方面的决心与魄力。而在基地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调研,组织专家研讨,为基地的发展方向把关定向。他们提出的 “5 个产业专区 + 3 个产学研机构 + 2 个孵化中心” 产业体系布局,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智能建造生态系统,成为基地发展的核心框架。  5 个产业专区涵盖了智能建造领域的多个关键产业方向,就像一条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将 BIM 数字设计、部品部件装备生产、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建筑产业互联网、智慧建筑等环节紧密相连。在 BIM 数字设计专区,设计师们运用先进的技术,将脑海中的创意转化为精准的三维模型,为建筑项目提供科学、高效的设计方案;部品部件装备生产专区里,自动化的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着,一个个标准化的建筑部品部件在这里诞生,它们将在未来的建筑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专区则是科技感十足,各类建筑机器人如同不知疲倦的工匠,在施工现场大显身手,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施工安全;建筑产业互联网专区搭建起了信息共享的平台,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能够实时沟通、协同作业;智慧建筑专区更是将智能化理念融入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从设计、施工到运维,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一产业布局的背后,是地方领导对产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以及对苏州产业优势的精准定位。

3 个产学研机构如同产业发展的 “智慧引擎”,它们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架起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在这里,科研人员与高校学者携手合作,共同攻克智能建造领域的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年轻的学子们也有机会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为智能建造产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额222222222222.png

2 个孵化中心则是初创企业的 “摇篮”,为那些怀揣梦想的创业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里,初创企业能够得到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逐渐成长壮大,为智能建造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地方领导重视科技创新、关注人才培养、鼓励创业创新的发展理念。

额33333333333.png

在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政策的支持无疑是强大的助力。苏州市在 2024 年印发了《关于全面引导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进我市智能施工电梯应用的通知》,明确了新开工项目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的要求和奖励措施,如智能建造容积率奖励、开展智能建造专项认定等。这些政策就像一盏盏明灯,为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激发了企业应用智能建造技术的积极性。相城区更是印发了《相城区智能建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从拓宽推动应用场景落地、做大做强做优企业矩阵、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优化产业创新创业生态、支持优秀人才入园兴业五大核心方面提出系列支持举措。这些政策的出台,凝聚着地方领导对产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精心谋划,为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让企业能够在这片沃土上安心发展、茁壮成长。

额444444444444.png

2025 年 4 月 20 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 A 区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站在封顶的建筑前,看着那高耸入云的楼宇,仿佛能看到未来这里车水马龙、科技涌动的繁荣景象。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地方领导的统筹协调与大力支持。在建设过程中,他们多次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的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文化和经济意义。从文化层面来看,苏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智能建造产业基地的建设,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摒弃,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它将现代科技与传统建筑工艺相结合,让古老的建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智慧建筑专区,通过运用现代智能化技术,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苏州传统建筑的特色,同时为现代建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

在经济方面,基地作为相城区 “一基地多园区” 布局的核心引擎,其建设吸引了众多智能建造领域的企业集聚,带动了智能建造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的建筑业在基地的引领下,正逐渐摆脱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向着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预计基地建成投用后,将形成千亿级的产业规模,为苏州的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基地的发展还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升苏州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促进科技创新也是基地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这里集聚了众多智能建造领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和人才,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在这个创新的大舞台上,建筑机器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加速了智能建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进程。将为其他相关产业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苏州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额55555555555555.png

基地的建设还提升了人才培养水平。通过设立实践教学中心、举办行业论坛和技术培训等方式,基地为智能建造行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人才,为苏州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人才的集聚还将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汇聚苏州,形成人才与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致力于建设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基地,这将极大地提升苏州在全国智能建造领域的地位和知名度。随着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将汇聚苏州,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来到这里投资兴业。苏州也将凭借在智能建造领域的优势,在区域经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典范,为全国智能建造产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从一片土地到一座产业基地,从规划蓝图到逐步建成,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无数人的心血与汗水。它不仅是苏州在智能建造领域的一次大胆探索,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科技融合、传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地方领导的带领下,苏州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将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在智能建造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中国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王权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 李忠)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作者:王权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 李忠】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巴西首都将临时迁至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地贝伦

  当地时间11月4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法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期间将巴西首都从巴西利亚临时迁至贝伦,时间为2025年11月11日至21日。  巴西政府称,此次首都临时迁移具有象征性和政治性,...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新发展理念看变化丨共享发展助共富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 食品、安全保障等迎来“智慧升级”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的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迎来“智慧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监管为进博会的安全有序举办保驾护航。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

斩断田间窃密黑手!间谍在我国搜集农作物基因数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粮食行业:陷阱频发  亲...

粤港澳三地联动!十五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第一棒火炬手薛其坤手持火炬,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出发。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  四地火炬传递路线  广州赛区的火炬传递路线突出“千年商都”...

央行为何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将产生什么影响?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对于疫情以来违约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也是央行首次提出“个人信用救济...

国考打破“35岁上限”,推动全社会告别“以龄取人”

10月16日发布的2026年度国考公告明确,一般报考者的年龄限制由过去的“35周岁以下”放宽至“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也由“40周岁以下”调整为“43周岁以下”,两类人群的报考年龄门槛均较以往提升...

热梗流行,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最近,江西一名语文老师面对学生满口网络热梗、在课堂上耐心引导的视频走红网络,不少人心生共鸣:当网络热梗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首先,需以平和视角看待网络热梗。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密码与社交“快捷...

2025
05/01
20:45
王权金平眉 李进 朱寿三 李忠
浏览量: 1075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