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新疆非遗乐器制作传承人:制琴四十载不忘传承初心

新疆非遗乐器制作传承人:制琴四十载不忘传承初心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12-04 08:18:09 | 点击:5452

叶尔肯举起一支刚做好的冬不拉仔细检查着,琴箱、琴头一处不落。“要做好一把合格的冬不拉,琴箱的形状、木板的厚薄都要讲究,这样才能弹出悦耳动听的琴声。”

叶尔肯正在擦拭制作好的冬不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众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乐器之一,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音域范围宽广,表现力非常丰富。

“冬不拉乐曲也叫‘冬不拉奎依’,根据音乐节奏和演奏技法不同,有弹击乐曲和拨奏乐曲两种。”叶尔肯说,民间传统的冬不拉根据音箱外形分为两种,一种方形,以哈萨克民间诗人江布尔命名为“江布尔冬不拉”;一种像马勺,以哈萨克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为“阿拜冬不拉”。

叶尔肯说,流传在民间的冬不拉乐曲有200多首,以马为题材的乐曲最多,还有描写狩猎生活、歌颂草原风景和反映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内容。冬不拉不仅能弹奏出大自然的种种声音,还能表现弹奏者的喜怒哀乐。哈萨克人对冬不拉的热爱之情,早已融入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各类节日庆典、生活聚会,都少不了它。

制琴四十载不改传承初心

走进叶尔肯的工作室,木屑散落满地,墙上挂着不同形状已经制作好的冬不拉。

叶尔肯正在检查琴箱。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制作一把合格的冬不拉,要经过选木头、切割掏腔,弯曲压模、开水定型,避光晾晒、拼接胶装,打磨上漆、盖板装饰、上弦调音等19道工序,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有精湛的手艺。”叶尔肯边忙边说。

叶尔肯16岁时误打误撞修好了一把损坏的冬不拉,从此便开始跟随精通手工艺的叔叔学习木工手艺。几年的学习磨练,叶尔肯完全学会了冬不拉全部的制作工艺,一块不起眼的木头,经他的巧手雕琢,就成为一件能弹出优美乐曲的冬不拉。

在他的乐器制作工坊里,大部分都是传统的木匠用具,制作冬不拉的每一道工序,他都坚持手工完成。“因为全手工制作,所以我的每一把冬不拉都只有很微小的差异,每一种造型都倾注着我的心思,每件都是最独特的。”

2008年,哈萨克族冬不拉艺术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叶尔肯听到消息高兴异常,更坚定了他传承冬不拉制作技艺的想法。

“这些年政府也非常关注传统乐器制作非遗工艺,冬不拉制作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传承,游客也变多了,经常有人上门来买冬不拉。”叶尔肯说。

叶尔肯测量木头长度。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传承中不断创新

近年来,新疆昌吉州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深入开展集约化、系统化“非遗+文旅”工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冬不拉制作技艺得到保护传承的同时,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每周都有客商来叶尔肯的工作室购买冬不拉。

“平均一到两天做一把,一年至少要制作一百多把冬不拉,卖到阿勒泰、塔城、伊犁、乌鲁木齐等地,一年收入好几万。”叶尔肯笑着说,凭借非遗手艺致富后,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继续潜心冬不拉制作工艺,不断创新,成功研发出双头双颈冬不拉,获得国家专利证书。

“双头双颈冬不拉最大的特点是有2个琴杆、6根琴弦。6根琴弦共用一个共鸣音箱,比传统的冬不拉增加了4根弦,音乐的表现力就更加丰富了。用这种冬不拉弹奏,音色既有冬不拉的特点,又有吉他的特点,弹奏出的乐声清脆纯净,音域更加宽广。”

外地客商前来购买冬不拉。昌吉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叶尔肯还在村里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传统乐器制作工作室,创业增收的同时将冬不拉制作手艺教给慕名前来学习的人,先后培养了17名学徒,带领多名生活困难的牧民通过制作冬不拉增收致富。

怀抱着钟爱一生的冬不拉,叶尔肯唱起自己创作的冬不拉乐曲《母爱》,他说,这是献给母亲的歌。(完)

【责任编辑:孙晓彤】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新发展理念看变化丨共享发展助共富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 食品、安全保障等迎来“智慧升级”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的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迎来“智慧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监管为进博会的安全有序举办保驾护航。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

斩断田间窃密黑手!间谍在我国搜集农作物基因数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粮食行业:陷阱频发  亲...

粤港澳三地联动!十五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第一棒火炬手薛其坤手持火炬,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出发。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  四地火炬传递路线  广州赛区的火炬传递路线突出“千年商都”...

央行为何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将产生什么影响?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对于疫情以来违约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也是央行首次提出“个人信用救济...

国考打破“35岁上限”,推动全社会告别“以龄取人”

10月16日发布的2026年度国考公告明确,一般报考者的年龄限制由过去的“35周岁以下”放宽至“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也由“40周岁以下”调整为“43周岁以下”,两类人群的报考年龄门槛均较以往提升...

热梗流行,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最近,江西一名语文老师面对学生满口网络热梗、在课堂上耐心引导的视频走红网络,不少人心生共鸣:当网络热梗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首先,需以平和视角看待网络热梗。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密码与社交“快捷...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十年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展览现场展示技艺。记者 黄敬惟摄  观众在展厅的照片墙前走过。应 妮摄  走进展厅,一面巨大的照片墙映入眼帘,上面是已完成记录的127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风采。与之相对的,是10...

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5.3%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分领域看,创新环境指数、创新投入指数、创新产出指数和...

2023
12/04
08:18
浏览量: 545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