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企业风采 > 做实三个结合,护航企业发展

做实三个结合,护航企业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 | 时间:2024-06-18 18:54:24 | 点击:3135

今年初,最高检决定开展为期10个月的“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这是助推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是践行司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的生动实践。陕西省安康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作用,坚持宽严相济、标本兼治,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推动“检察护企”专项行动走深走实。

“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依法依规“护企”

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违法违规问题,我们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该严则严、当宽则宽,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企案件,依法依规保护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一是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严格依法办案、公平公正执法,今年以来,我们集中办理了一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批捕3件11人,起诉6件21人。坚持惩治与保护并重、治罪与治理相结合,依法惩治和预防民营企业内部人员,尤其是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实施的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利益输送等侵害企业利益犯罪。

二是依法准确办理刑民交叉案件。准确把握刑事经济案件与经济纠纷、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界限,不使案件“带病”进入刑事诉讼环节,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是不断强化涉企案件法律监督。召开了全市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推进会,加强与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常态化推进涉企“挂案”清理工作,减轻企业讼累。依法开展涉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充分发挥检察侦查职能作用,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刑事手段插手涉企民事经济纠纷等相关案件,办理人大代表涉企意见建议案2件、省委巡视组转办的涉企申诉反映件1件。

“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用心用情“助企”

“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重在“护”、要在“实”,我们结合安康经济发展实际,坚持举一反三、标本兼治,用心用情助力企业依法经营和健康发展,助推营商环境实现最优化。

一是加强规范办理企业合规案件。持续完善和落实好涉案企业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性审查工作,推进刑事诉讼全流程适用。坚持严格依法办案、公正司法,注意结合犯罪情节,区分涉案罪名、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等,综合考虑合规整改的必要性,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建设,促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二是加强知识产权综合履职保护。聚焦知识产权检察综合保护的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成立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站,设立19个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构建制度机制11个。对市属35家重点企业实行挂牌管理,提供一对一的检察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

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机制。针对重大、疑难、复杂涉企案件,深化落实“双介入、两提升”工作机制,积极与公安机关、市金融监管部门等沟通联系,进一步拓宽交流会商渠道,不断强化对涉企案件的执法司法衔接,凝聚惩治违法犯罪工作合力。

“当下”与“长远”相结合,常态长效“兴企”

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既要谋在当下,也要立在长远。我们积极延伸检察职能,推动一体履职、综合履职、能动履职,努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长远、高效、精准的司法服务。

一是完善检企联系机制。定期邀请工商联、企业代表参加“检企”座谈会、检察开放日、涉企案件听证会等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为企业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提供暖心法律服务。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窗口”服务优势,设立专门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涉企控告申诉案件受理情况,做好回复答复工作。

二是注重诉源治理。结合办案主动延伸职能,积极推动诉源治理,对办案中发现的特种设备、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存在的管理漏洞,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送达检察建议,堵塞监管漏洞、汇聚监督合力,提升相关行业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护航行业健康、平稳、持续发展。

三是加强企业法治教育。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预防经济犯罪、安全生产领域犯罪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等,深入公司企业、工业园区开展法治宣传,帮助和引导企业及从业人员提高法治思维,助推民营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系陕西省安康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责编:马昌、温璐)


【作者:刘惠生】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巴西首都将临时迁至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举办地贝伦

  当地时间11月4日,巴西总统卢拉签署法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期间将巴西首都从巴西利亚临时迁至贝伦,时间为2025年11月11日至21日。  巴西政府称,此次首都临时迁移具有象征性和政治性,...

中国经济三季报: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

央视网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机器人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9.5%。不仅如此,工业机器人产量达59.5万台,服务机器人产量达1350万套,均已超过2024年全年产量。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亮

新发展理念看变化丨共享发展助共富

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四五”期间,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期间...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从实验室到“实景图”:浙江科创企业如何炼就新质生产力

从读懂脑电波的智能仿生手到赋能千行百业的AR眼镜,在浙江杭州,一批科创企业正将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带进现实场景。  在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的体验空间,体验官周键佩戴智能仿生手流畅地弹奏着钢琴曲。琴音随指尖跃动,展现出脑机接口...

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 食品、安全保障等迎来“智慧升级”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进博会开幕在即,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本届进博会的食品、特种设备安全保障等方面都迎来“智慧升级”。通过科技赋能监管为进博会的安全有序举办保驾护航。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

斩断田间窃密黑手!间谍在我国搜集农作物基因数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安全关乎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大局。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粮食领域的渗透力度不断加大,违法获取我国大豆、玉米、水稻种子等农作物基因数据,给我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粮食行业:陷阱频发  亲...

粤港澳三地联动!十五运会火炬开始传递

11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开始。第一棒火炬手薛其坤手持火炬,从深圳莲花山公园出发。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  四地火炬传递路线  广州赛区的火炬传递路线突出“千年商都”...

央行为何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将产生什么影响?

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对于疫情以来违约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其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这也是央行首次提出“个人信用救济...

国考打破“35岁上限”,推动全社会告别“以龄取人”

10月16日发布的2026年度国考公告明确,一般报考者的年龄限制由过去的“35周岁以下”放宽至“38周岁以下”,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年龄上限也由“40周岁以下”调整为“43周岁以下”,两类人群的报考年龄门槛均较以往提升...

热梗流行,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最近,江西一名语文老师面对学生满口网络热梗、在课堂上耐心引导的视频走红网络,不少人心生共鸣:当网络热梗涌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该如何用好语言?  首先,需以平和视角看待网络热梗。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身份密码与社交“快捷...

2024
06/18
18:54
刘惠生
浏览量: 31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越博动力深刻领读政府工作报告精神 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体系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皇城相府酒业—董事长郭新胜获得阳城县“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森拓(加纳)炼油一期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十六化建承建的华鲁恒升项目竣工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区政协委员陈福容:办好企业勤奉献 用心履职展风采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