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聚焦博鳌 |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聚焦博鳌 |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4-07 08:07:18 | 点击:1557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本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热点话题之一。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的纪念大会上提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本质要求。

图片

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中国式现代化”分论坛上,与会嘉宾表达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以下为部分嘉宾观点摘编。

阿罗约  博鳌亚洲论坛理事、菲律宾前总统: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开始于殖民主义不同,它开始于共同的繁荣,是独特的全球化模式。

中国实现的两大成就包括,第一,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很快就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让八亿人脱贫。这项世行前行长描述的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创举,正是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过去四十年时间里,中国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有世界上最快的高铁,深圳的GDP比很多现代化的国家还要高,这些都是我看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取得的成就。

中国的崛起是机遇而非挑战,是对话而非威胁。中国是地区稳定的锚定器,争端要通过开展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对话去解决。

中国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看做自己的目标,为实现全球化提供了基础。中国需要发挥领导作用,不仅是在贸易方面,还包括环境。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上就明确表示支持环境保护,发展低碳工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中国的政策和路径已经摆在世界面前,其他国家可以参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化,能够在未来数年带来政治和经济的稳定,这就是中国式现代化对全世界的意义。

江泽林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十二届吉林省政协主席:

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现代化进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但现在我们需要更多去考虑中国特色,比如人口规模巨大,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等。

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探索从连片脱贫,到以县为单位,以村为单位,最后到以人为单位的方式,聚焦精准扶贫,消除绝对贫困,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典型案例。这是一条科学之路、一条精准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域不断拓宽,涵盖各个门类,从科技革命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既有现代化的基本规律,又有中国特色。

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信息化是“串联”的,用了两百多年时间不断发展;中国的现代化是“并联”,强调这四个领域同步进行,并且做到了。由此可见,西方的现代化路径或范式并不是唯一的,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过程中对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马丁·雅克   剑桥大学高级研究员:

西方认为只有一种现代化的道路,那就是西方的现代化。中国从1949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在改革开放阶段,中国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再进行自主创新,发展出混合模式的本土现代化。目前中国很多领域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不再只是借鉴改造,而是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接下来中国式现代化将进入一个极具有创新力的阶段。

疫情期间尽管很多方面受到冲击,但我注意到中国新能源车崛起成为了行业的领导者,这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向经济和社会扩大的现代化,是巨大的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为全球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没有中国的发展,各国都无法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更难得的是,到了今天,中国的发展依然充满活力,勇于变革、持续增长。中国始终没有陷入僵化,一直在前进。

王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在过去的七十多年里中国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从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百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到现在,尤其是二十大报告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半年来,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我认为主要有三点重要的探索意义。

第一,对西方过去历史终结式理论的超越和创新。大概三十年前,西方著名学者福山写了一本书《历史的终结》,他说历史最终终结在一种模式,就是以西方为代表的政体,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发展打破了这种历史终结论。

第二,对国家崛起理论的重大探索意义。过去五百年来,西方国家的崛起进程无一例外都是走了对外殖民和战争的道路。过去四十多年,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发动战争和没有参与战争的主要经济体,是完全和平的崛起。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只有中国做到了。

第三,为后进国家提供了新的选项,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参考和借鉴。中国式现代化仅仅是个开始,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中国东盟报道)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降本、智慧,精彩开启!透过这场年度大会 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信号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

迎接神二十乘组回家!“舱落机临人到”全方位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按计划,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11月2日晚,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任务的相关...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

济南飞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备降青岛 山东航空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航空 微博通报,10月30日SC8412(济南-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为确保旅客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后,于18时56分安全备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公司已第一时间调配运力执行后续航班,并于20:15分起飞...

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生命表等各类精算参数监管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央视网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制定的背...

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杨发森受贿案一审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29日,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杨发森受贿案,对被告人杨发森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杨发...

国情教育+基层协会双发力!我国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民政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全面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社会的...

2023
04/07
08:07
浏览量: 155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