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超级地球”,人类的下一个家园?

“超级地球”,人类的下一个家园?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5-06-22 10:42:43 | 点击:928

  艺术想象图,右下角为利用TTV反演技术发现的行星Kepler—725c。

  地球在太阳系宜居带中的位置示意图。

  以上图片均为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提供

  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是孤独的吗?是否存在像地球一样的生命家园?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最近,一颗“超级地球”的发现,似乎让我们离这些答案更近一步——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牵头的国际联合研究团队发现了新的“超级地球”Kepler—725c,为探寻宇宙中可能存在生命的行星找到了新的“解题路径”。

  ——编 者

  新“超级地球”长什么样

  长久以来,人类对行星的探索仅限于太阳系内。过去30年间,天文学家对行星的研究发生了根本变化。1995年,瑞士天文学家在飞马座的恒星51 Peg周围,发现了一颗跟太阳系的木星相似的行星,迈出了人类发现类太阳恒星周围系外行星的第一步。截至2025年6月10日,人类已发现分布在4483个系外行星系统中的5979颗系外行星。

  发现系外行星并不意味着找到了“答案”,科学家还需要进一步探寻像地球一样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在一个行星系统内,可存在液态水的范围被称作宜居带,而液态水是诞生地球碳基生命的关键。因此,在寻找系外行星时,研究人员会格外关注一些“解题条件”,如宿主恒星(即通过引力束缚行星并使行星围绕其公转的恒星)的光谱型、行星的类型、行星是否位于宜居带等,这些条件将共同指向行星孕育生命的可能。

  我国科学家新发现的“超级地球”Kepler—725c,围绕一颗名为Kepler—725的G9V型宿主恒星运行,这颗“超级地球”位于宿主恒星的宜居带内,距离宿主恒星约0.674个天文单位(约1亿公里)。

  “超级地球”,是指质量大于地球、但远低于太阳系冰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质量分别为地球的14.5倍和17.1倍)的系外行星。Kepler—725c的质量是地球的10倍,因此属于“超级地球”范畴。据理论推测,它有机会形成较厚的大气层,也可能产生强于地球的磁场。不过,这些都需要进一步观测验证。宿主恒星Kepler—725的光谱型与太阳相似,但比太阳年轻,年龄仅为16亿年,表面的磁场活动比太阳更为剧烈,探测这颗活跃的类太阳恒星周围宜居带的“超级地球”,殊为不易。

  发现“隐藏的行星”殊为不易

  本次“超级地球”的发现与研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建立了一个发现类太阳恒星宜居带内低质量系外行星的新途径,验证了凌星中间时刻变化(TTV)反演技术的有效性。这是国际上首次应用TTV反演技术在类太阳恒星周围的宜居带中成功发现此类行星。

  起初,这颗“超级地球”并未被开普勒(Kepler)太空望远镜直接捕捉到。对天文学家而言,探测低质量系外行星的实际难度很大。由于行星自身并不发光,主要反射宿主恒星的光芒,因此,系外行星相对于其宿主恒星十分暗淡,极易被恒星的光芒所淹没;当行星距离宿主恒星过近,或系外行星系统本身距离我们太遥远,科学家即使运用天文望远镜也难以区分行星与其宿主恒星的光。

  通常,天文学家主要依赖两种方法探测低质量系外行星。一种是视向速度法,通过检测宿主恒星在视线方向内是否被行星拖拽得轻微摆动来发现行星;另一种是凌星法,通过测量行星遮挡宿主恒星发出的光来发现行星。但是,对于像地球这样体积小、轨道远离宿主恒星的行星,由于观测精度不够,两种方法都很难奏效。

  此次发现Kepler—725c,是通过分析Kepler—725行星系统中另一颗凌星行星穿过宿主恒星表面的时刻相对其公转轨道周期的微小偏离,进而成功地推断出它的存在。对于拥有多颗行星的系外行星系统来说,行星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会对行星的运动产生影响。当已知的凌星行星经过恒星表面的时刻出现了微妙变化,就像精准的钟表突然快了或慢了几秒,就意味着其他行星可能影响了这颗行星的轨道运动。通俗地说,TTV反演技术类似于通过观察同一时刻的时钟是否一致,来判断是否有只“看不见的手”在悄悄拨动时钟指针,这只“看不见的手”便是要寻找的“隐藏行星”。

  探寻真正适宜生命存续的行星

  这颗“超级地球”的发现,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Kepler—725c距离我们有2472光年,即使能够以光速旅行,我们从地球出发,抵达Kepler—725c也需要近2500年。尽管如此,这颗行星上可能隐藏的秘密,将有助于回答人类的终极问题之一:我们是否孤独?

  目前,我国科学家正在筹备“地球2.0”探测卫星项目,目标就是寻找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宜居带内、与地球大小相似的“另一个地球”。通过“地球2.0”项目,科学家们将搜寻真正适宜生命存续的行星。未来,科幻电影中的“太空移民”等场景或许将成为现实。

  这次“超级地球”的发现与后续研究,也将为我国未来的空间天文任务,如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CSST)、“地球2.0”(ET)项目等提供新的观测目标和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的相关研究团组还计划将TTV反演技术应用于更多的系外行星系统,从而寻找更多“隐藏”在类太阳恒星和红矮星宜居带中的系外行星。在国际合作方面,也将与全球科学家共同推动对系外类地生命的探索。

  仰观宇宙之大,我们更加意识到地球家园的可贵。遥远的星光穿越浩瀚的宇宙空间抵达地球时,或许也在提醒我们:不仅要热爱脚下的星球,也要有奔赴星辰大海的勇气。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

责任编辑:张亦弛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四成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璐)记者11月4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四成。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播种西北基本结束,黄淮海近四成,长江中下游过三成。分省看,河北基本结束,陕西过五成,...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 拒收“校园霸凌生”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今年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  据《韩国先驱报》3日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

降本、智慧,精彩开启!透过这场年度大会 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信号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

迎接神二十乘组回家!“舱落机临人到”全方位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按计划,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11月2日晚,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任务的相关...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

济南飞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备降青岛 山东航空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航空 微博通报,10月30日SC8412(济南-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为确保旅客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后,于18时56分安全备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公司已第一时间调配运力执行后续航班,并于20:15分起飞...

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生命表等各类精算参数监管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央视网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制定的背...

2025
06/22
10:42
浏览量: 928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