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人类月球日 月球建家园还有多远?

人类月球日 月球建家园还有多远?

来源:央视网 | 时间:2025-07-21 11:39:14 | 点击:931

央视网消息:每年的7月20日,是“人类月球日”,这是为了纪念1969年7月20日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在月球探测领域,继成功采样返回之后,我国又开始了在月球建设科研站的规划,那么我们离月球家园还远吗?

月壤打砖机研制成功 月球建房取得突破


近日,我国首台月壤打砖机在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成功,这个设备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熔融成型,实现用月球的土,建设月球的房子。月壤打砖机的核心原理是利用聚光太阳能,将月壤高温熔融,制成月壤砖。

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院工程师 杨洪伦:利用一个跟踪机构我们追着太阳走,就这个东西,跟完太阳之后就通过一个类似于抛物面实现把太阳(光)汇聚在一个点上。

记者:放大镜一样?

杨洪伦:对,放大镜是透镜,我们用的是反射镜,实现一个点的汇聚,汇聚完就是通过光纤柔性的传输,远距离的传输。光照射在这个月壤表面,就像我们在太阳下晒太阳一样。

实验所使用的“月壤”是参考真实月壤成分而制成的模拟月壤。由于实验场位于室内,不具备太阳直射的条件,因此研制团队使用了太阳模拟器,将3000倍太阳光的能量传递到模拟月壤上,进行月壤熔融试验。

记者:融成了一个球。

杨洪伦:对,如果我们再移动的话就可以形成一条线,立体方向进行行走的话就可以形成各种更复杂的一些形状。

记者:这就是他打出来的东西?

杨洪伦:对,这个就是目前来说,我们用这套3D打印系统打印的时候最大的一块砖,这个尺寸可以达到一个10厘米乘10厘米,还有个5厘米这个厚这个尺寸。

记者:还挺沉的。

杨洪伦:对,它基本上跟地面上红砖的密度和强度都是差不多。 

月壤砖强度高利用率高 可修路可盖房


通过这套装置制成的月壤砖具有强度高、原位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可以满足月球科研站的交通道路、建筑物建造等需求,工程化应用后将搭载探测器前往月球,为未来月球科研站建设提供建材保障。

深空通信新技术验证 让月球能上网

在月球上盖房子已经足够神奇,那么在月球上可以自由上网会不会更加超出想象。去年3月20日,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的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卫星成功发射。

深空探测实验室总体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龚明宇:下面的这个是天都一号,上面的这个是天都二号。它们主要是服务于为未来的月球通导遥系统建设提供一些先期的关键技术验证,做一些通信导航相关的新技术试验,支撑以后的月球科研站的建设,还有鹊桥通导遥综合系统的建设。

天都卫星进入月球轨道后两星分离,完成了多项任务,其中就包括高可靠传输与路由新技术验证,为未来构建月球及深空互联网等功能探路。

龚明宇:如果真的未来有那么一天,人类真的可以往返地月,然后在月球上自由地上网,成为一件非常日常的事情的时候,可以给它(天都卫星)搞一个丰碑,这是我们迈向地月空间建设这个(通导)网络的第一步。虽然很小,是一个小小的星,但是它意义也很大。

深空探测实验室 展示人类未来科技图景

在月球上盖房子、找水、建设网络,负责这些研究工作的其中一个机构就是我国的深空探测实验室,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室呢?

深空探测实验室是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2022年6月8日正式开启运行。在月球上“就地取材盖房子”,从月壤提取水冰等项目,都是他们在牵头。在深空探测实验室,记者见到了一个未来展厅,这里展示的都是人类未来的科技图景。

记者:这个是做什么的?是我们未来亚轨道的一个飞行器是吧?

深空探测实验室理事会办公室主任 李航:您来看一看,这是一个1:1的模型。

记者:这个里面4个座椅。

李航:目前是有4个(座椅),他们后面也还会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记者:什么时候去?

李航:2028年。

李航:这是目前我们正在论证的一个月基磁悬浮抛射系统。

记者:这个是干啥的?

李航:简单地说就是我们现在正在探索怎么样能够用高效的技术手段在月球表面收集氦-3,并且把它运回地球,我们用了全新的目前是一种技术设想,用磁悬浮抛射的方式把它甩回地球。

记者:厉害,这个就是太阳能板,这个是发电的是吧?然后有点像一个,像采矿机器人,像采矿车,这个应该是我们的一个基站,我感觉是,这都是我猜的。

李航:没错,是的。

我国与60余个国际机构合作探索太空

太空是人类共同的疆域。目前,就国际月球科研站国际合作,国家航天局已经与17个国家签署了政府间合作协议,深空探测实验室和60余个国际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不久前,由深空探测实验室牵头,我国首个深空探测领域国际科技组织——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在合肥成立。

中国工程院院士 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 吴伟仁:全球的科技界广泛参与了这个国际深空探测学会,将成为多国科学家交流合作的纽带、共同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摇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四成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璐)记者11月4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四成。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播种西北基本结束,黄淮海近四成,长江中下游过三成。分省看,河北基本结束,陕西过五成,...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 拒收“校园霸凌生”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今年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  据《韩国先驱报》3日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

降本、智慧,精彩开启!透过这场年度大会 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信号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

迎接神二十乘组回家!“舱落机临人到”全方位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按计划,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11月2日晚,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任务的相关...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

济南飞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备降青岛 山东航空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航空 微博通报,10月30日SC8412(济南-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为确保旅客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后,于18时56分安全备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公司已第一时间调配运力执行后续航班,并于20:15分起飞...

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生命表等各类精算参数监管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央视网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制定的背...

2025
07/21
11:39
浏览量: 93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