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京开幕

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在京开幕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5-11-11 19:13:47 | 点击:10384

每日新闻网讯(中国网)2025年11月8日,纪念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三十七周年暨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在京举行。 

图片1.png

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式现场 

  本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以“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文联、全国台联、全国侨联、中国残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等24个单位共同主办。各主办、协办单位将围绕主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47项专题活动,覆盖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预计将有百万人次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第十三届全国政协 副主席李斌担任本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席。 

图片2.png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席顾秀莲宣布“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 

图片3.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宣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席陈至立致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贺信 

  开幕式现场,顾秀莲宣布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开幕。陈至立为本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发来贺信,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宣读贺信。贺信指出,“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作为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性活动,长期以来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和平理念、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与友谊、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和平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前提。将科学用于和平目的,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和共同责任。 

图片4.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致开幕词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致开幕词,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振民作题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 共创美好未来》的主题讲话,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织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主持开幕式。 

  陈存根指出,我们隆重举办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三十七周年纪念活动,就是向世界传递和平、友谊与合作的心声,向全球展现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决心。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建设和平世界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参与,因为我们向往的美好是共情的,面临的威胁是共同的,追求的和平是现实的,维护的秩序是共享的,肩负的责任是整体的,这就要求我们秉持合作共赢的新理念,从被动的和平维持转向主动的和平建设。

  他表示,每一个国家、国际组织、企业乃至公民个人,都是全球共建和平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和平是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唯有遵从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才能将“建设和平世界”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美好的现实,造福子孙后代。 

图片5.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振民作主题讲话 

  胡振民指出,2025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将今年确定为“国际和平与 信任年”。今天,我们开展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意义无比重大,使命无上荣光。 

图片6.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马文普主持开幕式 

图片7.png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段洣毅代表主办单位致辞

图片8.png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舒勇致辞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段洣毅代表主办单位致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艺术协会副主席舒勇致辞。 

图片9.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周惠宣读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组织单位名单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周惠,代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宣读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组织单位名单,对在本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中,为推进科学创新、共促和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表示感谢。

图片10.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向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组织单位代表颁发纪念和平鸽  

图片11.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胡振民向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组织单位代表颁发纪念和平鸽

图片12.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向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组织单位代表颁发纪念和平鸽 

图片13.png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主任、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徐延豪向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系列活动组织单位代表颁发纪念和平鸽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原正军职常任委员、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隋起胜,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高凤林,全国供销总社原党组成员于培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原副部长罗援,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理事长赵蓬奇,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二级巡视员羊蕾,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秘书长陈一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办公室教育项目专员于滨出席开幕式。 

图片14.png

“弘扬科学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铸就中国芯·端牢中国碗公益项目”启动仪式 

                     图片15.png

“全国大学生助农、助学、助残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图片16.png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生命健康关爱基金执行主任郭潇璘致辞 

图片17.png

中国科协科学之声合唱团演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弘扬科学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铸就中国芯·端牢中国碗公益项目”和“全国大学生助农、助学、助残系列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公益项目和活动将在全国陆续开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落地,为社会和谐与进步做贡献。中国科协科学之声合唱团演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表达对祖国繁荣发展的深切自豪,以及科技工作者扎根岗位、报效国家的赤诚情怀。 

图片18.png

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之夜”联谊晚会 

  11月8日晚,第三十七届中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和平之夜”联 谊晚会在京举办。有关部委、人民团体、民主党派、新闻单位的领导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官员约200人出席联谊晚会。来自首都的文艺工作者奉献了精彩的文艺节目。 

  本届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主要活动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和平会议,“凝聚服务群众 改革创新发展”第十四届中国社工年会,第十三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誓不臣倭——台胞家族抗日救亡历史图文展,“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走进港澳,“缔造未来”青少年创新发展项目——祖国探索之旅,首届“中社杯”全国大学生社会服务实践技能大赛,“铸剑杯”国防科技素养大赛,第十五届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国际研讨会,2025联合国糖尿病日“蓝光行动”主题活动,“科学健康行”黔西南州医疗义诊志愿服务活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科普电影公益放映活动,“科聚新声” 网络新媒体主题沙龙活动,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科普社会责任系列活动,第四届世界前沿科技大会,“点睛计划”公益活动,第22届中国国际保健博览会,爱在安宁——国际和平周安宁叙事线上分享会, 第15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弘扬墨子和平思想及科技创新精神分会场活动,“国际科学与和平周”医疗卫生科普系列公益活动,全国大学生助农、助学、助残系列公益活动,北京青少年科学影像节,《探秘航空馆藏,展示科技力量》科技讲座,全国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2025上海市“科学小公民”实践展示活动,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助力老区乡村振兴”公益活动,丹青绘盛世 翰墨颂和平——纪念2025年联合国国际和平日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活动,《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系列专题讲座,守正创新·翰墨传承书画展,永远在长征路上砥砺前行和首都14家科学和平文化场馆分会场宣传展示活动等。 

图片19.png

开幕式现场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是联合国倡导的、旨在弘扬和平理念、以科技促进和平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活动,中国各界人士积极响应联合国号召,已坚持不懈成功开展三十七年。中国成为联合国各成员国中举办此项活动最广泛、最深入、最持久、最有实效的国家之一。联合国五任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加利、安南、潘基文、古特雷斯先后给国际科学与和平周中国组委会致贺信或贺词,对中国举办的国际科学和平周的活动表示充分肯定和赞赏。“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活动得到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得到联合国驻华机构官员、百余国驻华使节及国际友人的支持和参与。



【作者:中国网】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上海警方通报一新能源小客车被盗:嫌疑人为逃离现场驾车碰撞警车和周边车辆,已被抓获

央视网消息:据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官方微博消息,2025年11月21日7时48分,有群众报警称其一辆正在充电的新能源小客车(未取出钥匙)被盗。经侦查,民警迅速发现被盗车辆踪迹,并在共和新路近灵石路附近进行拦截。期间,盗车...

以色列宣布征用约旦河西岸土地开发考古遗址

△塞巴斯提亚(Sebastia)考古遗址(资料图)  当地时间20日,总台记者获悉,以色列国防部下设的政府领土活动协调处(COGAT)当天宣布,已启动对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1800杜纳姆(约合1.8平方公里)土地的征用程序...

南宁环卫阿姨被要求用抹布逐个清理石缝积水?南湖公园回应

央视网消息:近日,网传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保洁员用抹布清理路面上积水。11月20日,南湖公园就此事发布情况通报:经核,11月17日下午,该园对南湖边五曲桥区域开展绿化淋水作业,导致临湖步道的鹅卵石铺装上有少量积水。为防止游...

中国足协公布2026赛季竞赛日历

央视网消息:据中国足协网站消息,为统筹国家队集训比赛、职业联赛、足协杯赛等相关竞赛事宜,中国足协制定2026赛季竞赛日历(国际足联比赛日、亚足联国家队赛事、亚运会、亚冠精英联赛、亚冠二级联赛、中超、中甲、中乙、足协杯、超...

专访丨中国减贫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访印尼人口流动部部长伊夫提塔赫

新华社雅加达11月18日电 专访丨中国减贫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访印尼人口流动部部长伊夫提塔赫  新华社记者叶平凡 李富玉  印度尼西亚人口流动部部长穆罕默德·伊夫提塔赫·苏莱曼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减贫方...

数码竞争力跃升全球第四,香港做对了什么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汪灵犀文/图  近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布《2025年世界数码竞争力排名》,香港从去年的第七位跃升至全球第四位,继去年上升3位后再升3位。两年间全球排名从第十位跃升至第四位,印证着...

东京股市日经股指一度跌超3%

  △东京证券交易所(资料图)  受科技股大跌和中日关系恶化担忧拖累,18日日本东京股市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一度下跌3.3%。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热词看未来|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繁荣互联网条件下新大众文艺。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近年来,人民大众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意愿深度参与文艺创...

印度与美国签署220万吨液化石油气采购协议

△印度首都新德里(资料图)  当地时间17日上午,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部长哈迪普·辛格·普里在社交媒体发文称,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与美国签署了“历史性首次”采购协议,将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每年进口约220万吨液化石油气,协议有效...

韩国海军暂停与日本海上自卫队举行联合搜救演习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11月17日获悉,韩国海军已经向日本海上自卫队转达了“将暂停原定于本月内举行的联合搜救演习”的意向。日本防卫省官员对此表示,“韩国海军与日本海上自卫队将就此次联合演习的时间进行重新调整”。  据日本政府相...

2025
11/11
19:13
中国网
浏览量: 1038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