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上午咖啡下午茶",东西饮品如何在中国交织?

"上午咖啡下午茶",东西饮品如何在中国交织?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2-18 18:06:59 | 点击:9526

咖啡在由西方传入中国多年后,已从稀奇独特的舶来品变为普及大众的消费品,并在中国形成独具特色的咖啡文化。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咖啡产品研发专家劳菲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阐述咖啡文化在中国的演变,探讨茶与咖啡所代表的东西文化间的交融互鉴之道。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咖啡文化在人际交流中发挥着何种作用?

劳菲:咖啡风靡全球,与它的独特风味及在文化交流中承载的缓冲作用密不可分。

咖啡厅作为一个集饮食、沙龙、表演等功能于一身的场所,提供了一个可供交流的公共空间,既具休闲放松色彩,也在座位布置等方面,体现着尊重与平等。

在文化交流中,咖啡逐渐成为承载奔放自由、简洁随意、快捷方便内涵的符号,品鉴咖啡也促使人与人联系更加密切。随着咖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在承载西方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充分融合了当地特色风情。

中新社记者:咖啡作为一种舶来品,缘何在中国形成了自己的咖啡文化?

劳菲:咖啡传入中国时,作为西化、时髦、优雅精致生活方式的代表,首先出现在上海。彼时部分群体以追求西方时尚文化为潮流,推动咖啡文化在中国逐渐传播。

除了咖啡本身,咖啡馆更为城市思维碰撞提供了公共空间,其往往围绕目标消费人群,通过装潢将咖啡的形象与特定生活方式紧密结合,打造情感共鸣、身份和价值认同,咖啡文化在这些交流碰撞的场景中应运而生。此外,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出于高效专注的需求,部分群体对能够快速提神醒脑的咖啡可能产生了生理或心理上的依赖性,而饮用咖啡的习惯也催生着咖啡文化的发展。

中新社记者:中国的咖啡文化具有哪些特点?

劳菲:虽然咖啡在中国的历史并不算长,但中国的咖啡文化已颇具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印记。

19世纪末咖啡传入中国时,饮用咖啡还是一种彰显身份和地位的方式,咖啡是一种代表阶层和身份的符号。改革开放以来,作为“舶来文化”典型代表的咖啡逐渐被与有品位、轻奢、洋气、时尚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起来,随着国际咖啡巨头的到来,中国人对咖啡的理解逐渐加深,咖啡作为嗜好性饮品的属性逐渐被认可。21世纪后,伴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的崛起,饮用咖啡在中青年主流消费群体中逐渐日常化,中国人逐渐丰满起来的文化自信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对咖啡的包容度和接受性,咖啡或已成为当下部分都市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中国咖啡文化一直有高度开放和包容的底色,多元是其关键词之一。依托品牌联名、时令限定、中式元素融合的咖啡品牌、渠道、概念、口味、包装创新带动,更多中国咖啡入局者不断寻找差异化卖点。如在咖啡中加入黑芝麻、阿胶等,将鸡头米、小笼包元素融入咖啡,都是其他咖啡市场看不懂、学不来、参不透的存在,也从一定程度映射出中国咖啡文化潮流的独特之处。包容创新的土壤也孕育了山茶花拿铁、5元美式、水果气泡咖啡、共享工位咖啡厅等“爆款”,从竞争日益激烈的咖啡市场中脱颖而出。

中新社记者:在您看来,咖啡、咖啡文化为何越来越被现代中国人所接受?它吻合了现代人生活所需要的哪些要素?

劳菲:这与中国40余年开放程度扩大、经济高速增长、居民可支配收入提升的国情分不开,随着更加注重消费潮流和品质的“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也带动起大众对咖啡的接受度。同时,咖啡本身轻微的成瘾性、帮助提神醒脑和减脂代谢的功能,愈发迎合现代中国人高效健康的生活节奏和需求。加之,近年平民化的价格定位以及不同价位的咖啡可选择性增多,使得咖啡越来越能够精确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越来越多现代中国人能够毫不费力地找到一杯愿意为之买单的咖啡。多种要素综合作用下,现代中国人越来越接受咖啡,咖啡市场因而不断扩容。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约为3817亿元人民币,消费者突破3亿人次。

中国咖啡种植面积和产量占比不到全球的2%,主要种植区域集中在云南省西部和南部。云南咖啡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占到中国的98%以上,种植品种以世界主流的小粒种咖啡阿拉比卡为主,近几年的咖啡豆年产量均维持在10万吨以上。

中新社记者:云南普洱茶享誉世界,如今普洱也是重要的咖啡产地,两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饮品在云南相遇,会带来怎样的碰撞与交融?

劳菲:“上午咖啡下午茶,左手咖啡右手茶”已成为现今普洱休闲生活的真实写照。“普洱茶”和“普洱咖啡”都是中国颇具盛名的地理标志产品。千余年来,因为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普洱与世界对话演绎了无数精彩;百余年来,因为一粒神奇的灌木种子,普洱与世界连接迸发出无限活力。从一盏普洱茶里的乾坤到一杯普洱咖啡里的天地,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在此交织和碰撞。

兼备顶级茶和咖啡资源储备的普洱是孕育茶和咖啡产业碰撞交融创新的土壤。近年山茶花漾拿铁、大红袍拿铁因满足了消费端对多元口味的猎奇和探索而走红,也给予茶和咖啡深度碰撞融合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启发。

中新社记者:在古代,茶从东方引入西方;近现代,西方的咖啡文化在东方生根发芽。您认为,这两种饮品的交流,对东西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劳菲:最初,中国的茶叶依赖丝绸之路扩大贸易范围而进入西方世界,凭借清香的口感,以及来自古老东方的崇高地位象征,在欧洲权贵阶层社交活动中受到热烈追捧,直到今天很多西方人仍保留其下午茶文化。茶事活动体现着中国的处事哲理和人伦之间的道德品质,西方人喝中国茶,能够观赏中国制茶的技术,也能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国大约在清朝末期才开始出现咖啡馆,思想更开放的年轻一代一直是这一场所的主力消费群体。中国人喝咖啡,把它视为一种感受西方生活方式的体验,从咖啡的研磨冲泡过程中感受西方的文化特点。

随着时代更迭与不断发展,咖啡与茶纷纷融入中西方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西方之间文化的交融,也加速了茶文化与咖啡文化的相互渗透、融合,增进了不同地区民众交流的亲切感与舒适度,有效消除文化障碍,有助于东西方民众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发展更多样的友好相处模式。(完)

受访者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劳菲

劳菲,女,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食品科学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曾任雀巢研发咖啡产品研发专家,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新技术和风味品质控制的研究。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四成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璐)记者11月4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四成。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播种西北基本结束,黄淮海近四成,长江中下游过三成。分省看,河北基本结束,陕西过五成,...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 拒收“校园霸凌生”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今年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  据《韩国先驱报》3日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

降本、智慧,精彩开启!透过这场年度大会 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信号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

迎接神二十乘组回家!“舱落机临人到”全方位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按计划,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11月2日晚,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任务的相关...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

济南飞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备降青岛 山东航空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航空 微博通报,10月30日SC8412(济南-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为确保旅客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后,于18时56分安全备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公司已第一时间调配运力执行后续航班,并于20:15分起飞...

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生命表等各类精算参数监管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央视网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制定的背...

2023
12/18
18:06
浏览量: 9526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