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农业科技让“菜篮子”更丰富(开卷知新)

农业科技让“菜篮子”更丰富(开卷知新)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2-15 10:10:41 | 点击:29397


  每日新闻网讯:据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蔬菜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有利于改善饮食结构,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食物。

  目前,我国普遍栽培的蔬菜约有50种,主要集中在十字花科、葫芦科、茄科、伞形科、豆科、百合科、菊科、藜科八大科。其中,大白菜、甘蓝、辣椒、番茄、黄瓜是最常见的大宗类蔬菜,也是百姓消费的主要蔬菜。如今,市场上的蔬菜琳琅满目、丰富多样,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人们也许会好奇,科学家是怎样创制出这么多蔬菜品种的?蔬菜育种又往什么方向发展?回顾“蔬菜科技史”,可以找到答案。

  育繁推一体化育种提升蔬菜产量

  一方水土养一方菜,蔬菜品种与地理条件密不可分。我国幅员辽阔,地跨温带、亚热带、热带气候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为我们打造了一座蔬菜育种的宝库。一般来说,蔬菜新品种上市前往往经历4—5代的更新换代,以保障周年均衡供应和满足不同饮食口味需求。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蔬菜以地方品种为主,主要依靠农家选种留种。1965年,全国数十个科研和教学单位仅从番茄、茄子、辣椒3种蔬菜作物中就整理出2000多个品种。但并不是所有品种都适合大范围种植,面对提高产量的迫切需求,筛选培育适合推广种植的良种,成为丰富“菜篮子”的主要任务。70年代末,杂种优势利用育种技术在蔬菜品种选育中成功应用,大力推动了良种选育。简单来说,这一技术就是通过杂交获得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产量、品质等方面更优秀的种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单位,成立了甘蓝、辣椒、黄瓜等蔬菜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课题组,选育出“京丰甘蓝”“京研大白菜”“津优黄瓜”“湘研辣椒”“长丰茄子”等一系列蔬菜新品种,较原主栽品种普遍增产10%以上,且品质更好。

  以此为契机,多家农业科研单位建立起育繁推一体化育种模式,大面积示范推广新品种,蔬菜产业快速发展。手撕包菜、炝炒包菜、包菜肉末炒粉条……今天家常菜中经常出现的包菜,就源自当年甘蓝良种的选育推广。蔬菜遗传专家方智远潜心组配筛选,育成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品种“京丰一号”,该品种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峰时期各地年种植总面积超过20万公顷。人们熟悉的湘菜辣椒炒肉,“主角儿”之一就是“湘研15号”牛角椒,它是由“伏地尖”“河西牛角椒”“湘潭迟班椒”等优良亲本选育而来,单位种植面积产量高、适应性好,抗烟草花叶病毒、炭疽病和疮痂病能力也强,经大力推广,在湖南广泛种植并走向各地。

  为实现蔬菜全年均衡化供应提供保障

  进入21世纪,科研工作者相继突破单倍体育种、雄性不育系育种等技术,蔬菜品种创新迭代加快,育种周期缩短,种植范围拓宽。通过花药培养或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得到单倍体植株,再经过自然加倍或人工加倍成双单倍体自交系,便能够大幅缩短育种周期。雄性不育系育种则因其母本雄性不育,可以省去人工摘除雄蕊的过程,省工省力,保证杂交种纯度。广受种植户青睐的“津优1号”黄瓜就是上述技术支撑下的产物,单瓜重200克,瓜皮深绿,果肉绿白,脆甜无苦涩味,对枯萎病、白粉病达到抗病级,对霜霉病达到高抗级。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蔬菜全年均衡化供应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简单来说,就是让蔬菜收获更快、种植范围更广、更耐储存。春季定植到收获只要50天,单球饱满,重约1公斤,亩产约3500公斤,“中甘21”就是运用新技术培育的品种。它还具有耐裂球、抗干烧心病等优点,是北方春露地甘蓝和高原夏甘蓝的主栽品种,在华北、东北、西北以及云南等地都可种植。摘取鲜辣椒,制成鲜辣可口的辣椒酱,再大快朵颐一番,这是不少美食纪录片中的场景。还有虎皮辣椒、麻辣火锅……鲜辣口味的菜肴和加工食品备受欢迎,归功于不同辣椒品种选育成果。利用辣椒雄性不育系选育的“博辣”系列,成为鲜食和加工兼用的线椒主栽品种。

  更耐储存,意味着不易变质,运输距离更长。这样的特性,不仅让各地人们都能吃到特色蔬菜,还延伸了蔬菜加工产业链。“博辣5号”辣椒果表光亮,青熟果深绿色,从定植到采收鲜青椒约58天,至采收红椒约72天,坐果率高,既能作为青椒和红椒上市,也适合红椒剁制、酱制和干制加工。湖南的“剁椒”加工产品声名远扬,离不开这类加工专用品种。

  10多年来,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等多种技术迅猛发展,打破传统育种方式,开创出分子标记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现代作物分子育种技术。这些新技术精准快捷,使育种过程“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成为蔬菜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

  掌握基因“密码”,就有了改良蔬菜品种的利器。伴随相关技术体系建立,科研人员相继开发出一系列用于蔬菜辅助选择育种的丰产、优质、抗病、抗逆的分子标记,鉴定和创制了一批适应性广、丰产性强、抗逆性强的种质资源,为优质蔬菜新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以最关键的抗逆性来说,其含义为蔬菜抵抗不利环境的性状,比如寒、旱、病虫害等制约蔬菜丰收的因素。通过对蔬菜抗病性的遗传规律解析,将不同的抗病基因综合到优良的品种中,可以显著提高蔬菜的抗病性。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针对抗枯萎病基因、抗黑腐病基因等进行攻关,获得了一批优异的抗病材料,有的可以让甘蓝抵抗两种以上病害,增强了甘蓝的“抵抗力”。

  近几年,更为高精尖的基因工程技术开始应用于蔬菜性状改良。借助该技术,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等。这方面,蔬菜作物创新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科研工作者正在加速探索。

  让蔬菜更好吃、功能更多样

  瞩目未来,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从吃得饱变为吃得好、吃得健康。于是,市场形成巨大的高品质鲜食蔬菜需求。

  鲜食蔬菜品质一般包括外观、口感、风味和营养等方面,常用指标包括果实表面质地、果实硬度、纤维素含量、角质层厚度、维生素C含量、气味是否芳香浓郁,等等。以辣椒为例,要做到外果皮薄、辣椒素含量适当、“辣得可口”,需要利用基因技术进一步探明关键因子,开发遗传多样性高、适用广的分子标记,结合辣椒花药培养和分子聚合技术创制新品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辣椒团队通过RNA测序,获得了与品质、抗性重要性状相关基因,为高辣椒素含量品种选育奠定理论基础。近年团队选育的辣椒新品种辣椒素含量可达10万斯科维尔以上,还选育出肉糯、清香、微甜的高品质“樟树港辣椒”,成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近年来,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成分的蔬菜品种获得人们青睐。富含叶酸、丙醇二酸的黄瓜品种可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具有减脂美容功效;富含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辣椒品种可以降糖,对控制餐后高血糖作用明显;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甘蓝品种,具有抗炎、防衰老、降糖、降脂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重保健功效……创制更多这样的高品质蔬菜品种,成为蔬菜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

  食物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美好生活的要素。让“舌尖上的蔬菜”更丰富,仍需科研工作者久久为功。相信在大食物观指引下,我国农业高水平自立自强之路会越走越宽,越来越多好吃、营养的蔬菜将陆续走进人们的生活。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校长)

  

  推荐读物

  《中国食辣史》:曹雨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辣椒遗传育种学》:邹学校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

  《黄瓜技术100问》:张圣平、苗晗、顾兴芳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5日 08 版)

(责编:袁勃、曹昆)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任务的相关...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

济南飞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备降青岛 山东航空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航空 微博通报,10月30日SC8412(济南-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为确保旅客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后,于18时56分安全备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公司已第一时间调配运力执行后续航班,并于20:15分起飞...

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生命表等各类精算参数监管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央视网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制定的背...

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杨发森受贿案一审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最高法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29日,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青海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杨发森受贿案,对被告人杨发森以受贿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杨发...

国情教育+基层协会双发力!我国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民政部了解到,民政部等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的指导意见》,全面深入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动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全社会的...

【民生一件事】多层次托育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幼有所育” 托举万千家庭幸福未来

央视网消息: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过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育需求,建设一支专业的托育教师队伍,需求迫切。近年来,相关高校接连开设托育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民生一件事,我们来关注托育人才培养。首先我们到...

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巡视员潘伟景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原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巡视员潘伟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和广东省佛山市监察委员会监察调查。&n...

2024
02/15
10:10
浏览量: 293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