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科技前沿 > 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新时代画卷)

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新时代画卷)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2-18 10:25:26 | 点击:5722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8日   第 2—3 版)

《 人民日报 》( 2024年02月18日 第 2—3 版)

在去年底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研发人才数量全球第一,技能人才总量超2亿人,粮食生产“二十连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遍地开花,森林覆盖率超24%,绿水青山成色更足,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组组亮眼的数字,映照出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博大的中国,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奋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信心十足、力量十足。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新征程上,亿万人民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在各自岗位上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本报记者 臧春蕾)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青年科技人才群体庆祝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目前,我国研发人才数量全球第一。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江西省樟树市义成镇中心小学学生在练习乐器演奏。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普及水平总体达到世界中上行列。周 亮摄(影像中国)

  老人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呼图壁县农村幸福大院安享晚年生活。陶维明摄(影像中国)

  游客们在湖北省襄阳市唐城景区看烟花秀。当地举办的戏曲文化艺术节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拉动当地旅游经济。据统计,2023年国内出游人次达48.91亿,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91万亿元。杨 东摄(影像中国)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塔与珠江两岸城市璀璨灯火交相辉映。广东省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3.57万亿元,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3万亿元。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福宝镇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金钗石斛鲜花。各地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品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李贵平摄(影像中国)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一家民宿内,主播在进行“淳蜜共富”主题网络直播。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推出各种政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重庆市万盛经开区北门村移民新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居与高山相映成景。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助力农民持续增收。曹永龙摄(人民视觉)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金秋时节,黑龙江省鸡西市田间地头一派繁忙。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二十连丰”。孙树宝摄(影像中国)

  中国首艘由国内船企建造、专门用于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汽车运输船“比亚迪开拓者1号”搭载新能源汽车从山东烟台港启航。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900万辆,其中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一抹亮色。唐 克摄(影像中国)

  在贵州省台江县举行的2023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现场。以“村BA”为代表的乡村体育赛事广受关注。贾 智摄(影像中国)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党员在“桂姐姐”课堂上进行宣讲。近年来,当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桂姐姐”宣讲队,传播党建、法律和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知识。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培育社会文明风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刘教清摄(人民视觉)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芦河河水清澈,风景如画。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张 岚摄(新华社发)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溧河洼段,数万只鸟儿在此栖息、越冬。近年来,当地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围绕洪泽湖保护治理,稳步开展生态修复,建成“湿地自然修复水上生态牧场”10多万亩,越来越多的鸟类栖息于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周 鹏摄(影像中国)

  内蒙古自治区加快推进国土绿化,“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进展顺利。截至2023年底,累计完成造林556万亩、种草1743万亩、防沙治沙950万亩。图为乌兰布和沙漠苜蓿种植基地。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摄

  甘肃省张掖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骑行爱好者们骑行穿过胡杨林。张掖市推进绿化工程,乱石滩“变身”森林公园,成了市民健身休闲的理想之所。王 将摄(影像中国)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企业参与投资运营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渡轮码头,游轮靠岸。在中企助力下,比雷埃夫斯港发展成为欧洲十大集装箱港口之一。尼古拉斯·格洛戈维蒂斯摄

  乘客在行驶中的雅万高铁车厢内拍照。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全线采用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新华社记者 徐 钦摄

  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返回浙江舟山某军港,任务部队官兵代表在码头迎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制式远洋医院船。自2008年入列以来,该船以“和谐使命”任务为主要载体,多次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孙 飞摄(新华社发)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官兵与吉小学生交流。中国军队在吉布提建设保障基地,是中吉两国政府经过友好协商作出的决定,为中国军队执行护航、维和任务等提供有力保障。30多年来,我国已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赴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王宗洋摄(影像中国)




  本版策划 纪雅林 吴 燕 侯露露

  版式设计 蔡华伟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等

(责编:胡永秋、曹昆)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全国冬小麦播种过四成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记者胡璐)记者11月4日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四成。  11月3日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冬小麦播种西北基本结束,黄淮海近四成,长江中下游过三成。分省看,河北基本结束,陕西过五成,...

韩国高校招生新政 拒收“校园霸凌生”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相比以往录取更注重学科成绩,今年韩国高校录取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包括顶尖的首尔大学在内,多所韩国知名大学开始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  据《韩国先驱报》3日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

降本、智慧,精彩开启!透过这场年度大会 感知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明确信号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目前,各项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中国通过这场“越办越好”的年度大会,向世界传递持续扩大高水...

迎接神二十乘组回家!“舱落机临人到”全方位为飞船返回保驾护航

央视网消息:按计划,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11月2日晚,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

跨度、难度、速度硬核破纪录!点赞中国桥

近日,中国桥梁建设领域捷报频传。从广东香山大桥实现世界领先合龙,到四川嘉陵江三桥刷新转体世界纪录,再到武汉右岸大桥勇夺四项亚洲第一,三座大桥在不同维度实现技术突破,共同展现了中国基建的创新实力与硬核水准。  硬核浪漫!像...

国际人士:中国“十五五”规划将进一步推动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央视网消息:国际人士表示,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顺应历史潮流,不仅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与全球治理提供更多机遇和正能量,进一步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与合作共赢。国际人士表...

神舟二十一号飞船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介绍了此次任务的相关...

新华时评·聚焦“十五五”规划建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北京10月29日电 题: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华社记者胡喆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列入...

济南飞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备降青岛 山东航空通报

央视网消息:据@山东航空 微博通报,10月30日SC8412(济南-大连)航班因飞机故障,为确保旅客安全,机组按程序处置后,于18时56分安全备降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公司已第一时间调配运力执行后续航班,并于20:15分起飞...

金融监管总局:严格生命表等各类精算参数监管 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央视网消息: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国人身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25)>发布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一、《通知》制定的背...

2024
02/18
10:25
浏览量: 572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上海:受台风“康妮”外围环流影响 市民街头顶风行走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科技创新产业融合 武安市连翘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全国昆虫农业与微生物农业无抗产业链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青铜峡市举行 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怡园社区科普馆揭牌仪式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安徽淮北:科普宣传日 感受科技魅力【2】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