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价格战将如何影响汽车产业——当前汽车市场热点剖析(中)

价格战将如何影响汽车产业——当前汽车市场热点剖析(中)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3-28 11:38:30 | 点击:1690

汽车市场价格战爆发以来,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价格战是场淘汰赛。企业根据市场变化,利用价格手段与竞争对手抢夺市场,即便不能增加销量,也可倒逼弱势品牌和低效产能退出。还有人认为,价格战是把双刃剑。舞剑者砍向对方的同时,也容易伤到自己。一旦用力过猛,还将影响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和健康发展。

  当然,价格战在一定程度利好消费者,买同样的车型花更少的钱。问题在于,此轮价格战爆发恰逢能源转型与技术变革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正加速替代传统燃油车。受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冲击,旧有汽车企业竞争格局开始松动,新的格局尚未形成,愈演愈烈的价格战,无疑成为影响当下产业格局与走势的重要变量。

  蔚来汽车销售运营助理副总裁浦洋认为,汽车价格战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反应。随着电动车产品力日益提高,不断挤压燃油车生存空间,价格战就可能成为一种催化剂,加速推动汽车市场“油转电”。中汽协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将达到900万辆,渗透率突破35%,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就是基于上述逻辑。

  不过,对于价格战引发的“燃油车定价体系坍塌”“燃油车即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等极端论调,业内并不认同。中汽协明确表示,尽管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但燃油车也在加速技术升级,适应市场需求新变化。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两者将共存,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

  此轮价格战对汽车产业及上下游的影响不言而喻。“汽车行业利润比较透明,去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有5.7%,在下游行业处于低利润水平。”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此轮价格战肯定会侵蚀今年整个汽车价值链盈利能力,但对不同企业、不同品牌的影响不尽相同。

  曾经风光无限的主流合资企业正在走下坡路。有专家表示,这些车企可能会利润先降,市场份额再降,也有可能二者同时下降,这取决于其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与策略。比如,近年来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在中国市场销量大幅下滑。合资企业边缘品牌生存将更加艰难。继去年广汽讴歌、广汽菲克、福田宝沃等燃油车企业退场后,悦达起亚、广汽三菱、东风神龙等已站在悬崖边上。考虑到市场必要运营成本,一旦这些品牌年销量跌破10万辆,就意味着没有多少运营价值,离出局不远了。

  相较而言,一线豪华品牌及合资企业则自信得多。奔驰、宝马多位高管直言,网传其燃油车降价消息不属实。在消费升级趋势下,这些品牌及在华合资企业,不仅拥有较强品牌溢价能力,而且已经形成规模优势。不久前,二者发布的财报足以证明在中国市场的广阔“钱”景。倒是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等二线豪华品牌,在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的情况下,不得不以价换量。

  此轮价格战也将加速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六大国有汽车集团竞争格局的演变。销量与利润过多依赖合资企业、新能源汽车发展较慢的集团,市场地位将进一步下降,而自主品牌强势、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好的车企,市场地位有望上升。在民营企业中,比亚迪有望在更多方面超越吉利、长城,成为新的自主领军型企业。“蔚小理”引领的造车新势力,也可能走出一两家头部企业。不过,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多数新势力要么倒在路上,要么被强者收编。

  过去3年,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已倒下75个品牌,但与成熟市场相比,既有的品牌数量仍然过多。数据显示,目前至少还有147个中外品牌在市场上厮杀,这也是中国车市远比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之一。“未来3年至5年,会有60%至70%的汽车品牌或将关停并转。虽然竞争仍然激烈,但倒下的品牌将留出更多市场空间,让活着的品牌发展更有余地。”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说。

  汽车产业链长,波动力强。一辆车的制造涉及上万个零部件,背后是庞大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如果此轮价格战导致整车厂没有合理利润,必然会对上下游企业形成挤压,二手车市场的承压与震荡也将不可避免。(经济日报记者 杨忠阳)

(责任编辑:戴贤军)

免责声明:中国网汽车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俄外交部发言人: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

10月31日,据数名知情的美国及欧洲官员透露,在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库存造成负面影响后,美国国防部已经向白宫开绿灯,将最终政治决定权交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完善免税店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通知明确,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免税店引入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

美国政府“停摆”:众议院员工工资将停发 食物分发点承压

央视网消息:美国政府“停摆”10月30日进入第30天,据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众议院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将无法领取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而随着领取免费食物的联邦雇员越来越多,一些食物分发点倍感压力。 编辑:常...

壹视界|习主席的“亚太主张”:开放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跨越太平洋,见证新机遇。  不久前,一批产自拉美的展品经由“钱凯—上海”海上通道运抵上海,进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布展。2024年,正是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学习手记|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李在明总统就任后中韩元首...

习近平将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

经中美双方商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俄通过实行全年征兵制法案 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

  △当地时间10月15日,俄罗斯罗斯托夫州巴泰斯克,当地征兵中心举行仪式。  当地时间28日,据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议员托尔马乔夫证实,关于实行全年征兵制度的法案已获三读最终通过。根据该法案,自2026年1月1日...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兴信受贿案一审宣判

  央视网消息:据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10月28日,山东省滨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曹兴信受贿案,对被告人曹兴信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接续奋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连日来,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做好“十五五”时期各项工作、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

2023
03/28
11:38
浏览量: 169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