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上汽乘用车变阵:飞凡结束单飞,荣威押宝混动

上汽乘用车变阵:飞凡结束单飞,荣威押宝混动

来源:经济观察网 | 时间:2024-11-15 12:46:09 | 点击:612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濮振宇 自立门户三年的飞凡品牌,重新回归到上汽荣威旗下,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品牌。上汽乘用车正在经历一轮新的融合发展。

“未来飞凡可能承载原来的R标,其实飞凡就是脱胎于荣威,最早的时候有ER6,后来出了F7,R标将来会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的角色。”11月8日,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事业部总经理何明磊对经济观察网等媒体说。

早在年初行业内就有消息称,飞凡汽车或被并入上汽荣威。一方面,飞凡汽车在市场开拓方面迟迟难有起色。另一方面,对上汽集团而言,整合优化旗下的资源是当下更佳的选择。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归母净利润为69.07亿元,同比下降39.45%,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92%。

飞凡三年冲高后回落

飞凡的故事,始于2020年。当年5月,上汽推出R标产品序列,宣布打造新的商业模式、产品、渠道、组织以及文化。

R标被定义为上汽荣威旗下的中高端产品序列,其售价是15万元至30万元之间。R标首款车型ER6售价为16.28万元至20.08万元,第二款车型MARVEL R定位25万元区间。

2021年10月,上汽集团宣布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70亿元,并将上汽乘用车的R标独立出来,由飞凡汽车进行市场化运作。

品牌独立运营之后,飞凡汽车向30万元以上的市场发起了冲击。2022年9月上市飞凡汽车首款车型飞凡R7,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8.99万元至35.69万元,目标直指该市场区间的霸主特斯拉Model Y。

但此后的现实是,飞凡R7市场表现平平,并未帮助飞凡汽车在30万级市场站稳脚跟。随后,在2023年3月上市的飞凡汽车第二款量产车型飞凡F7,将价格下探至22.99万元至30.19万元,意图收获更多的销量。

不过,产品价格下移仍然没有帮助飞凡汽车实现销量的明显提升。2023年,飞凡汽车销量约2.1万辆,月均销量不足2000辆,明显落后于极氪、岚图等诞生时间相近的其他新品牌。

2023年下半年,上汽集团旗下另一品牌智己汽车的新车售价降至30万元以内。由于在集团内部的战略定位低于智己汽车,飞凡汽车的售价区间进一步下移,当年11月上市的2024款飞凡R7和飞凡F7都市版,起售价均不足20万元。

在进入20万元以下市场后,飞凡汽车与荣威品牌又开始产生“内耗”问题,再加上飞凡汽车销量持续不温不火,外界开始猜测飞凡汽车可能被并入上汽荣威。而今,这一猜测成真。

荣威重压下发力混动

飞凡汽车从荣威中独立后又再度“回归”,将对荣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一个老牌的自主品牌,上汽荣威当前对于销量的渴望极为强烈。2020年,上汽荣威曾经达到了43万辆的销量高峰,但随后几年呈现下滑态势,2023年销量已不足20万辆。

今年,上汽荣威设定了20万辆的销量目标。谈及上汽荣威的销量进展,上汽乘用车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对经济观察网等媒体表示:“到这个月20万(辆)就过了,全年大概在23到24万(辆),只是很小的数字。明年我们可能是发展速度最快的,40万(辆)坚定不移,后面可能60万(辆)。”

在市场压力之下,上汽荣威正在全面转向混动。11月8日,上汽荣威iMAX8 DMH新陆尊与D7 DMH世界冠军版双车上市。其中,iMAX8 DMH新陆尊是一款MPV,售价19.99万元至24.99万元,D7 DMH则是一款B级轿车,售价12.38万元至14.38万元。

俞经民表示:“整个市场呈现出混动高速发展的趋势,今年来看,(市场的)50%是汽油车、30%是纯电动、20%是混动,无论国家的政策怎么样,整个市场的变化趋势是很明确的,混动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0月,新能源车销量为143万辆,同比增长49.6%。其中,纯电动车销量为84.2万辆,同比增长30.4%;插电混动车销量为58.7万辆,同比增长89.7%,插电混动车已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

俞经民称,不论是更低的油耗、更长的续航,还是全场景全使用过程中的快速动力响应,只有像荣威DMH这样的五合一PICU(动力总成集成控制单元)才能很好地达成。(混动车)能够有更长的寿命,并在寒冷的地区和季节有更好的表现,这也会让后续二手车的价值更高。

“上汽乘用车如何提升销量?其实就是要调整沟通的方法,紧紧拥抱新媒体,去找客户而不是在门店等客户上门……多主动,多服务,我们就能渡过这个惨烈的淘汰赛。”俞经民说。

责任编辑:张丽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超级助手”来帮忙 AI让深圳医疗效率“起飞”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眼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落地的新路径,广东深圳正通过自身科技研发优势,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来填补医疗短板。  攻克技术壁...

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进博会观察) ——写给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黄浦江畔,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规模再创新高。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  当地时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向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剧透·抢“鲜”解锁进博会亮点 新赛道、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连续8年举办的进博会,2025年都有哪些亮点?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如期举办。届时,全球企业目光将再次...

“指尖办”“好来快走”“中转无忧”……创新举措“组合拳”彰显数字中国开放效率

央视网消息:11月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覆盖人才跨境流动、证件办理、通关便利、过境政策等多个领域。创新举措“组合拳”,不仅是通关便利的再次升级,更是中国坚定敞开大门、深度融入世界的生...

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央视网消息:据央行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

第一观察丨携手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州博物馆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就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提出四点建议——  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根基;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提升国民感...

俄外交部发言人: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

10月31日,据数名知情的美国及欧洲官员透露,在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库存造成负面影响后,美国国防部已经向白宫开绿灯,将最终政治决定权交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完善免税店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通知明确,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免税店引入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

美国政府“停摆”:众议院员工工资将停发 食物分发点承压

央视网消息:美国政府“停摆”10月30日进入第30天,据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众议院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将无法领取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而随着领取免费食物的联邦雇员越来越多,一些食物分发点倍感压力。 编辑:常...

壹视界|习主席的“亚太主张”:开放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跨越太平洋,见证新机遇。  不久前,一批产自拉美的展品经由“钱凯—上海”海上通道运抵上海,进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布展。2024年,正是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2024
11/15
12:46
浏览量: 61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