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中国汽车出海,新形势要有新应对

中国汽车出海,新形势要有新应对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4-11-20 13:35:54 | 点击:580

第二十二届广州国际车展正在举行,中外汽车企业共展车1171辆,其中全球首发车78辆、新能源车512辆,22万平方米的展会规模也是盛况空前,充分展现当前汽车市场的琳琅满目。2023年,中国汽车整车出口达491万辆,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今年前10个月,中国汽车出口485.5万辆,同比增长23.8%,全年出口量有望再次领跑全球。

然而,随着保护主义倾向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加剧,让国际汽车市场长期存在的壁垒问题更加严峻。而欧盟新电池法、碳边境调节机制、加征“反补贴”税等一系列措施加速出台,也在令中外企业竞合关系发生转变,中国汽车出海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挑战。对此,中国汽车产业需要把握方向、系统谋划、合力攻坚,摸清国际市场,建强创新体系,培养专业人才,打造品牌形象,共同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挑战一: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对国际市场的调研依然不够充分。首先是在现行国际标准法规协调体系方面缺少主动权,海外知识产权布局滞后、应对纠纷时能力与经验不足。汽车产业身处技术前沿,如果不能对新兴领域标准必要专利投入足够关注,可能引发系统性知识产权风险。

其次,车企出海缺乏协同,导致“内仗外打”“海外内卷”。中国汽车企业数量众多,但生产管理较分散,市场集中度偏低。在出海过程中,一些车企各自为战,导致了目标市场、产品及模式高度同质化的问题,损害了产业整体利益。

对此,中国车企一方面要从国家和产业高度加强战略谋划,建立汽车出海企业协调合作机制,畅通政策、技术、市场信息交流,鼓励在研发、采购、生产、基建等层面深度合作,形成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格局,从而增强出口产品及服务竞争力和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国车企可依托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平台,加强战略新兴领域国际标准法规协调,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关键核心项目,同时积极拓展法规合作平台,促进规则标准“软联通”。这也有助于对目标市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布局进行系统分析,尽快形成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屏障,降低我国车企的潜在风险。

挑战二: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车企在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方面有一定领先优势,但总体优势并不明显,在传统零部件与基础系统技术方面仍然有差距,平台化设计和制造能力有限,产业链尤其是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安全风险凸显。

对此,中国车企一要统筹协调国内国际资源,聚焦战略新兴领域,积极开展跨行业资源的互补与调动,合力打造“信息—专家—渠道”的多层级、系统化联动体系,实现关键区域和核心领域资源的统筹优化配置。二要依托和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产业融合与技术集成优势,以长期思维联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提高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提高对急功近利、盲目跟风、扎堆出海等战略误判的警惕性。三要加快建立总部主导的全球联合研发体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同时以提升产品功能、性能和质量为出发点,紧跟数字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强功能安全、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等新型安全研究及体系构建,全面提升安全保障。

挑战三:中国汽车海外销售总体规模不小,但按单一企业计算则相对分散;出口车型以中低端为主,品牌形象和价值较低,售后服务体系也不成熟。数据显示,2023年世界前五大汽车集团全球销量均超过600万辆,而中国车企品牌销量达百万辆量级的只有5家,且德、日、韩车企海外销量占总体比例超80%,而中国几家头部出海车企的海外销量占比仅在40%出头。这既有中国车企出海较晚、缺少国际化人才储备的原因,也与车企普遍以低价、高性价比的定位入手,对企业在设计、功能方面的实力与国际形象构建上投入不足离不开关系。

对此,有意争取海外市场的中国车企应在继续练好“硬功夫”之外,调整好企业战略方向,加快形成外向型、专业化的国际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尽快形成涵盖工业设计、企业文化、品牌宣传、制度合规等企业“软实力”方面的人才储备,着力打造、提升与维护企业国际化形象。同时,车企也要积极与国内外媒体、网红等关键意见领袖建立沟通合作,处理好公共关系、形成传播矩阵,才能更有效地让中国汽车在外国潜在购买者中的印象越来越好。(作者是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丽艳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超级助手”来帮忙 AI让深圳医疗效率“起飞”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全民健康数智化建设。眼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落地的新路径,广东深圳正通过自身科技研发优势,用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来填补医疗短板。  攻克技术壁...

在开放联通中相互成就(进博会观察) ——写给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黄浦江畔,再赴进博之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规模再创新高。  举办进博会,是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创新之举、务实之举。  当地时间10月31日,习近平主席向在韩国庆州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

剧透·抢“鲜”解锁进博会亮点 新赛道、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连续8年举办的进博会,2025年都有哪些亮点?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如期举办。届时,全球企业目光将再次...

“指尖办”“好来快走”“中转无忧”……创新举措“组合拳”彰显数字中国开放效率

央视网消息:11月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覆盖人才跨境流动、证件办理、通关便利、过境政策等多个领域。创新举措“组合拳”,不仅是通关便利的再次升级,更是中国坚定敞开大门、深度融入世界的生...

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央视网消息:据央行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

第一观察丨携手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州博物馆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就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提出四点建议——  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根基;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提升国民感...

俄外交部发言人: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

10月31日,据数名知情的美国及欧洲官员透露,在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库存造成负面影响后,美国国防部已经向白宫开绿灯,将最终政治决定权交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完善免税店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通知明确,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免税店引入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

美国政府“停摆”:众议院员工工资将停发 食物分发点承压

央视网消息:美国政府“停摆”10月30日进入第30天,据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众议院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将无法领取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而随着领取免费食物的联邦雇员越来越多,一些食物分发点倍感压力。 编辑:常...

壹视界|习主席的“亚太主张”:开放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跨越太平洋,见证新机遇。  不久前,一批产自拉美的展品经由“钱凯—上海”海上通道运抵上海,进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布展。2024年,正是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2024
11/20
13:35
浏览量: 58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