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在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看见美好生活的样子

在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看见美好生活的样子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5-09-15 16:09:09 | 点击:225

新华社苏州9月14日电 题:在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看见美好生活的样子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王恒志

  与奥运冠军打一场羽毛球赛,和机器人下一盘围棋,利用假期来一次赏山玩水的户外游——这算不算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12日至14日,2025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在苏州举行,主题是“体育聚能美好生活”。在文化引领、科技助力下,“体育+”融合发展不断深化,赋予“美好生活”更丰富的意涵。

  与冠军过招,和文化相遇

  博览会期间在场馆参观,偶遇奥运冠军的可能性很大。

  此番10多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来到苏州,林清峰把自己珍藏的伦敦奥运会举重金牌捐给了中国体育博物馆,董栋、郭伟阳带领游客一起逛展会,赵芸蕾、洪炜这对羽毛球伉俪则与观众现场对战。

  8岁的唐澈打球两年多,从没想过能和明星运动员面对面过招,走下赛场连称“开心”。读小学六年级的赵云竹背着球包在场边观战,最终如愿拿到赵芸蕾的签名海报,激动得原地蹦了起来。

  “重要的不是孩子们今后选择哪种运动、从事什么工作,而是当他们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时,能用体育精神激励自己、走出困境。”赵芸蕾说,希望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榜样。

  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在博览会现场,人们争先恐后体验投壶、捶丸,无形中就被普及了许多体育文化知识;观众们刚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展演鼓完掌,下一秒便掏出手机搜索“什么是八门拳”;家长一边观看全运会历史文化展,一边给孩子讲述当年的故事;球迷们买完“苏超”“浙BA”的文创产品,转头在迷你场地上射几脚门、投个篮……

  “文化是基础,塑造着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希望通过系列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体育精神,希望冠军运动员的分享给百姓带来实际助益,启发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真真切切收获健康、和谐、快乐。”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黄金说。

  爬山费劲?机器人“外挂”帮你

  思考、行棋一气呵成,围棋、象棋样样拿手,E馆中,下棋机器人吸引不少人与之对弈;不远处,足球联赛激战正酣,但却是由无人机操控——本届博览会上,科技重塑认知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主宾省山东的展区内,有一款为泰山量身打造的产品——登山助力机器人。它采用人体工学框架和AI动态传感系统,能精准捕捉运动趋势,用户穿戴上设备后,可实现抬腿同步助力。

  在登山助力机器人中天门租赁服务点,工作人员正在帮游客穿戴设备

  听上去“懒人友好”,实际充满人性化考量。“泰山几乎所有景点都在步道上,坐索道只能看见满山柏树,走阶梯是最佳选择。但台阶多且连续不断,很多游客爬到中天门就抬不起腿了。”泰山文旅集团登山助力机器人运营部经理王锦程解释道。

  据他介绍,该设备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目前在测试期,已更新到第三代,节假日租赁经常断货。在他看来:“科技与文体旅的结合是必然的,能帮人们解决很多实际需求。”

  同样聚焦需求,深圳市啪啪运动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全民健身领域,为政府部门搭建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场馆提供智慧运营方案,为学校构建体育数字管理系统,下一个目标是打造“皮卡宇宙”。

  “相当于‘体育界的美团’。个人、企业、政府都能入驻,平台集聚体育培训、体育商品、赛事活动等方面的优质资源供大家选择。”公司华东区域销售经理李阳介绍。

  “比如我们正在开发某省工会体育服务平台,以往工会发礼品多是油米类,今后或将改成平台体育消费补贴,既赋予职工选择权,还能促进消费,提升体育产业活力。”他说,“我们相信,科技让体育更美好。”

  假期去哪?体育旅游目的地等你

  本次展会汇聚了31个省区市的体育部门,各地特色体育赛事、体育旅游项目悉数展出。“跟着赛事去旅游”已是“老生常谈”,许多地方结合当地自然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优势体育项目等,串联起内容更为丰富的体育旅游线路。

  德阳市三星堆探秘·动感山水户外运动线路、台州市“天之阔”无动力滑翔户外运动线路、日照市“经山历海·骑游日照”户外运动线路……本次博览会上,国家体育总局发布14条2025国庆假期户外运动精品线路,为民众“假期去哪玩”提供了新灵感。

  “要深化好多元融合,进一步促进体文商旅深度融合,不断丰富产品供给,扩大体文商旅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李静表示。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3.67万亿元,2024年国内居民出游总花费5.8万亿元。“体育旅游,是两个‘万亿产业’的碰撞,也是两个‘幸福产业’的融合。”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说。

  他认为体育旅游前景广阔,是真正由需求驱动的一种产业形态。“包括人们对情绪价值的需求,对兴趣消费的需求,以及拥抱大自然、健康生活的需求。体育和旅游的融合会创造出一种美好的疗愈经济的新形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陈开枝点赞连山:为全国民族县培育大量电商“火种”

“这种跨区域、跨民族的协同发展模式,已成为‘连山电商经验’,不仅为连山自身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全国民族县培育大量电商‘火种’,更为全国民族地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本。”9月15日,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

参与者→引领者!中国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 如期实现各阶段履约目标

央视网消息: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在北京举行纪念大会,总结我国履约成效,共谋未来发展。据了解,我国严格履行国际环境公约义务,如期实现各阶段履约目标,已经从参与者变为了引领者。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淘...

在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看见美好生活的样子

新华社苏州9月14日电 题:在中国体育“两个博览会”,看见美好生活的样子  新华社记者丁文娴、王恒志  与奥运冠军打一场羽毛球赛,和机器人下一盘围棋,利用假期来一次赏山玩水的户外游——这算不算你心目中的美好生活...

“老兵宣讲团”让红色教育“声”入人心

“80年前,中华民族经历着近代以来最残酷的苦难;80年后的今天,我们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西省新余市渝水第三中学讲台上,“老兵宣讲团”成员周西安慷慨激昂,现场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

到底什么才是预制菜?6部门曾发文明确

近日,“预制菜”话题备受消费者关注。到底什么是预制菜?事实上,去年有关部门就发布过相关通知,明确了预制菜的定义、哪些食品不属于预制菜等。  什么是预制菜?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预...

澳门特区举行第八届立法会选举

9月14日,澳门特别行政区举行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投票于14日9时开始,14日21时结束。初步结果预计将于15日凌晨公布。  澳门特区立法会是澳门唯一的立法机构,由澳门特区永久性居民组成,大多数议员由选举产生。第八届立法会...

花一元钱看一场“大戏” “一元剧场”缘何受欢迎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既要重视可及性,也要注重可持续性  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归根到底源自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文化发展奔腾激荡的长河便永远不会干涸  一元钱能干什么?在山东菏泽曹县、甘肃张掖等...

湖北恩施:霸漆文化“追梦人”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龙凤镇青堡村的深山密林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女性身影,她挖窝栽树、熬油配漆无所不能……她叫朱黎,是国家二级漆艺师,也是恩施“坝漆制作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生漆,又称“国漆”或“大...

日本关东地区遭遇“创纪录短时强降雨”

新华社东京9月11日电(记者李子越 梁晨)日本关东地区多地11日下午遭遇强降雨,交通大规模受阻。日本气象厅监测数据显示,在截至下午3时20分的1小时内,东京都目黑区绿丘降雨量达到134毫米。  气象厅当天对东京都多地发布...

世界最大冰山A23a再断裂 面积单次缩减近20%

  俄罗斯北极与南极科学研究所新闻处当地时间9月11日通报称,世界最大冰山A23a再次发生大规模断裂,面积单次缩减近20%。当前其面积仍超过1400平方公里,继续保持世界最大冰山地位。  据该研究所冰河水文气象信息中心首...

2025
09/15
16:09
浏览量: 22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飞行汽车正成低空经济新热点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