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民视点 > 发生了什么?广汽日系“两田”,断崖下滑

发生了什么?广汽日系“两田”,断崖下滑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2-18 10:33:23 | 点击:7793

经历了2023年岁末冲刺后,2024年合资汽车品牌销量如何?

  近日,多个合资品牌公布1月销量情况。虽然与2023年同期低基数相比,不少合资品牌出现同比大幅增长。但由于去年12月的“透支”,多数合资品牌出现较大幅度环比下滑。

  其中最为尴尬的是广汽旗下日系“两田”,尤其是被视为日系“顶梁柱”的广汽丰田,1月销量不仅同比下滑超三成,而且环比更是几近“腰斩”,开年艰难起步。

  合资品牌在国内前景如何?业内普遍认为,在2024年新能源汽车更为猛烈冲击的情况下,合资品牌生存空间将会进一步压缩。有机构甚至喊出“价格战或将开启合资品牌出清序幕”之声。

  部分品牌为何同比大幅增长?

  2月以来,包括东风集团股份、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长安汽车在内的多家上市车企披露1月汽车销量,其中便包含旗下的合资品牌。有意思的是,多个合资品牌销量同比增幅达到两位数,其中东风本田、东风日产、长安马自达月销量甚至实现了倍增。

  数据显示,东风日产1月销量达到7.55万辆,与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116.75%,同为东风阵营的东风本田也实现6.51万辆的月销量,同比增长113.26%。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长安马自达身上,这一合资品牌1月销量为9208辆,同比增长128.83%。而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众实现了9.51万辆销量,同比增长32%。

  主打燃油车的合资品牌何以在1月打出“翻身仗”?“2023年春节假期在1月份,导致当年1月份销量基数较低,而今年1月份受节假日影响较小,合资品牌的销量同比增长理所应当。”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林示分析。

  实际上,同比大幅增长这一情况,在新能源汽车品牌身上同样已经发生。与去年同期相比,理想汽车月销量同比大增106%,埃安同比增长145%,而极氪和零跑更是分别同比增长302%和978%。

  此外,在林示看来,也有政策性因素促使合资品牌销量增长。他表示,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调整让部分消费者转移到传统燃油车市场,这或许能解释为何以销售燃油车为主的合资车企销量突然回暖。

  谈“翻身”为时尚早

  不过,就此断言合资品牌“翻身”为时尚早。与去年12月销量相比,多数合资品牌环比大幅下滑。

  其中,长安马自达去年12月销量达到1.1万辆,1月环比下滑16.5%;上汽大众去年12月实现14.26万辆销量,对比来看,今年1月成绩环比下滑33.31%。

  最为尴尬的是广汽旗下日系“两田”,环比近乎双双“腰斩”。其中广汽本田1月销量为3.53万辆,环比去年12月下滑55.61%。即便与去年1月低基数相比,广汽本田也同比下滑7.5%。而一直扮演日系“领头羊”角色的广汽丰田1月仅卖出5.1万辆,环比下滑47.64%,同比下滑幅度也达到32.41%。

  上汽集团旗下的上汽通用情况类似,1月卖出3.6万辆,同比下滑34.55%。与去年12月相比,上汽通用1月销量环比下滑幅度甚至达到61.78%。

  在业内看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冲击,合资品牌去年底的大力促销导致销量透支,令“环比下滑”成为今年1月的主旋律。根据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数据,主流合资品牌1月零售67万辆,同比增长43%,环比下降15%。

  更为关键的是,虽然个别合资品牌同比销量“回暖”,但并不改变市占率下滑的趋势。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9.2%,份额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为16.7%,同比持平。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为6.5%,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年内压力依然巨大

  主打燃油车的合资品牌,在2024年如何面对新能源汽车更为猛烈的冲击?这是每个合资品牌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业内看来,由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显著下跌,预计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将继续下滑,这也为新能源车企提供了更多的降价空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1300万辆大关,渗透率将超过40%,预示着市场潜力巨大且竞争愈发激烈。

  平安证券预计,2024年由头部新能源车企主导的“价格战”仍将延续,尤其是在10万元~20万元的主流价格带。实际上,在今年1月,价格战已经在新能源车企之间打响。在市场看来,新能源汽车降价、内卷将会进一步挤压燃油车市场。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预计,年内剩余时间合资车企压力依然很大,主要源自转型新能源不顺利。中金公司也认为,目前规模较大,但是电动化转型缓慢的合资车企,将会面临严峻考验。

  合资品牌或逐步出清?

  近年来,部分弱势合资品牌销量持续断崖式下滑,在业内看来,根本原因在于国内合资模式红利正在消退,合资车企建立的传统动力总成的技术壁垒不复存在,电动智能化已经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基础。

  中金公司分析,部分合资品牌首先在电动化路线上存在分歧。对于传统汽车巨头来说,燃油车业务相当于“利润中心”,这些巨头依托以内燃机为基础的动力总成,构建技术壁垒并获得超额利润,但电动车业务却相当于“成本中心”。

  该机构分析称,传统车企过度放大短期利润的重要性,而忽视电动化转型的迫切性,所以合资品牌在选择电动化技术路线时,不愿意完全放弃燃油车平台。“例如丰田坚持油混、插电混动、纯电动、氢燃料多线并举的电动化发展路径,凭借成熟领先的混动技术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并形成路径依赖。”

  另一方面,合资品牌还受限于较长的决策链条,新车型通常需要先在海外总部完成设计,再到中国市场进行适配开发,影响电动车产品的上市进度。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合资品牌出清序幕已经拉开。自2023年以来,广汽菲克与广汽三菱已经宣告出局。

  中金公司认为,合资品牌将面临三条发展出路:第一,坚定加快电动智能化转型,制定适应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第二,开拓与中国车企合作新模式,在电动车平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补足短板。第三,退出中国市场。

  该机构预计,如果合资品牌的新能源销量没有起色,可能会按照“尾部合资品牌→二线合资品牌→一线合资品牌及二线豪华品牌→一线豪华品牌”的顺序,从弱到强逐步出清。

(责任编辑:戴贤军)

免责声明:中国网汽车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剧透·抢“鲜”解锁进博会亮点 新赛道、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

央视网消息: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连续8年举办的进博会,2025年都有哪些亮点?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如期举办。届时,全球企业目光将再次...

“指尖办”“好来快走”“中转无忧”……创新举措“组合拳”彰显数字中国开放效率

央视网消息:11月3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移民和出入境管理服务政策举措,覆盖人才跨境流动、证件办理、通关便利、过境政策等多个领域。创新举措“组合拳”,不仅是通关便利的再次升级,更是中国坚定敞开大门、深度融入世界的生...

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央视网消息:据央行网站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韩国银行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000亿元人民币/70万亿韩元,协议有效期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双方再次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两国...

第一观察丨携手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行稳致远

  当地时间11月1日下午,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州博物馆同韩国总统李在明举行会谈。习近平主席就开辟中韩关系新局面提出四点建议——  加强战略沟通,夯实互信根基;深化互利合作,拉紧利益纽带;提升国民感...

俄外交部发言人:向乌提供“战斧”导弹无助于解决冲突

10月31日,据数名知情的美国及欧洲官员透露,在美国国防部评估认为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不会对美国库存造成负面影响后,美国国防部已经向白宫开绿灯,将最终政治决定权交给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

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完善免税店政策 支持提振消费

央视网消息:10月30日,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自今年11月1日起完善免税店政策。通知明确,优化国内商品退(免)税政策管理,积极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鼓励免税店引入更多能够体现中华优秀传...

美国政府“停摆”:众议院员工工资将停发 食物分发点承压

央视网消息:美国政府“停摆”10月30日进入第30天,据央视记者获悉,美国众议院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将无法领取原定于10月31日发放的薪水。而随着领取免费食物的联邦雇员越来越多,一些食物分发点倍感压力。 编辑:常...

壹视界|习主席的“亚太主张”:开放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跨越太平洋,见证新机遇。  不久前,一批产自拉美的展品经由“钱凯—上海”海上通道运抵上海,进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布展。2024年,正是在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中美元首釜山会晤,习近平这些话掷地有声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学习手记|中韩是搬不走的近邻

  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习近平主席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此访是习近平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李在明总统就任后中韩元首...

2024
02/18
10:33
浏览量: 779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2025年中秋节快乐

2025年中秋节快乐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新起点 新征程 共筑辉煌未来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骄阳八月,随州消防进万家

机关大楼-goodbye!

机关大楼-goodbye!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第五届两岸媒体人峰会在北京举行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