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结核mRNA疫苗启动临床实验 为治肺结核 他又一次“吃螃蟹”

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结核mRNA疫苗启动临床实验 为治肺结核 他又一次“吃螃蟹”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25 13:48:35 | 点击:595

不到5秒,我国自主研发的抗结核mRNA疫苗注入了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的胳膊。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天11时30分发生的这一幕,注定要写入我国防控结核病工作的历史。这款疫苗刚刚完成了动物实验,并没有正式上市。在动物实验阶段,这款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成功阻断了小鼠体内结核病菌的进一步扩散。

动物实验阶段过后,开始进行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这款mRNA疫苗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细菌免疫室主任逄宇负责研发,受试者李亮是一名工作了33年的抗结核病临床医生。逄宇说,李亮一直很关注这款疫苗,得知开始召集临床受试者时,他主动报名做第一名受试者。

李亮说,他对这款疫苗很有信心。在接种疫苗之前,他去做了一次全面的体检,包括心电图、CT、抽血等,并检查是否为结核病菌的潜伏感染者。这款疫苗的一大作用就是不让潜伏感染者发展成活动性肺结核,后者具有更高的传染性。

肺结核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疫苗是对抗传染病的最有效武器之一。目前,对抗结核病的疫苗是卡介苗——这是一款减毒疫苗,其主要保护作用只能维持到青少年阶段,对成年人基本无效。按照我国现行免疫规划,每个新出生的健康婴儿要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

然而,卡介苗是1921年研发成功并正式应用于人体的。这100多年来,结核病夺走了数亿人的生命,但对抗结核病的疫苗却没有突破性进展,绝大多数取得成功的疫苗是抗病毒疫苗。究其原因,结核病菌是一种细菌,比病毒大得多,病毒一般由几十个基因构成,细菌往往由上千个基因构成。构成的基因越多,意味着其对应疫苗的变量越多,研发起来也越困难。

国际上,mRNA的突破性成果先后发表于2005年、2008年和2010年。此后,这些科研成果催生出有效的mRNA疫苗。2023年,相关研究者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mRNA疫苗的一大优势在于研发速度较快。逄宇及其团队经过两三年的研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抗结核领域,今年开始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李亮接种的mRNA疫苗进入他的体内后,会激发其体内针对结核病菌的抗体。逄宇分析说,李亮面临的风险并不大,可能会有肌肉酸痛、低热、乏力等,以及很低概率的过敏风险。不过,作为第一个接种这款疫苗的人,他依然要面临不小的心理压力。

实际上,李亮曾承受过更大的压力——肩负着1500人的生命安全。

2013年,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药物贝达喹啉在美国上市,这是50多年来治疗肺结核的首款新药。当时我国引入新药的周期还比较长,2018年,李亮通过打听各方消息得知,美国有家基金会可以免费提供1500份贝达喹啉。他促成了慈善赠药,这意味着中国有1500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可以提前3年免费用到这种新药。

国内第一名服用贝达喹啉的,是北京胸科医院的患者。患者服药的头天晚上,李亮就询问其情况,并持续跟踪。此次慈善赠药由李亮一手促成,这意味着1500名病人中只要有一人出现意外,他都要承担责任。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病情都相对严重,在长达半年的试药过程中难免有患者去世,需要分析其是否因贝达喹啉的不良反应而去世。数据每天都会汇总到李亮这里,他再进一步研判。

事实证明,贝达喹啉在我国患者中的使用效果良好。2020年1月,贝达喹啉正式在我国商业上市。2022年7月,治疗肺结核的另一新药德拉马尼也在北京胸科医院进入中国临床阶段。

耐多药肺结核是整个防控肺结核工作的难点。据估算,我国每年新增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约3万人,但治愈率仅为50%,治疗疗程为18个月,费用约20万元。肺结核也被称为“穷病”,经济条件差的人群患病概率更高。肺结核如果发展为耐多药肺结核,将给患者家庭带来很大经济压力。更有效的疫苗可以有效降低这些家庭的经济负担。

今年3月12日,另外一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新药普托马尼也在北京胸科医院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这款药物不仅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从18个月缩短到6个月,治愈率也从50%提升到80%。

作为将三款新药引入中国临床的推动者和亲历者,3月12日晚,李亮发了条朋友圈:“七年回味起来,艰辛无比,但又无比自豪。”

结核病是一种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古老传染病。李亮回忆,在他工作的33年间,前20年结核病的防控和治疗几乎没有重要进展,但从贝达喹啉开始,好消息越来越多,新技术的迭代也越来越快。

他刚工作时,治疗肺结核需要每天打针,连续打3个月,现在已全部改成了口服药。患者的治疗疗程也越来越短。新药引入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原来需要2-3年才能引进,现在缩短到了1年。

2024年11月,国家疾控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24-2030年)》。该文件指出,结核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仍有约10%的县(区)为高流行地区,患者主动发现和规范治疗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不容懈怠。

在主动发现方面,李亮说,随着AI技术的进步,目前正在研发可以通过咳嗽的声音来筛查是否患肺结核的技术。通过这项技术,再加上舌拭子检测技术,疑似感染者在家就可以完成筛查。

关于此次接种,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李亮从容地说,他其实没有什么压力。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1个月后,李亮会再补接种一针抗结核mRNA疫苗。等李亮打完这两针,确保安全性后,其他受试者再接种。在李亮的带动下,没几天,北京胸科医院就有18人主动报名成为受试者。按照计划,一共要征集36名受试者。待这36名受试者验证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后,预计到9月,逄宇将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这款疫苗的注册申请。

本报北京3月24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感冒、发烧后千万别做这种事!严重会猝死

最近的天气冷冷热热冷冷冷……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提醒大家要注意:感冒后不要着急锻炼,这纯粹是给身体帮倒忙。  感冒后先别运动  当心“病毒性心肌炎”  有的人可能心想,加强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那感冒了临时抱佛脚,多少...

秋冬养身选龙眼 每天几颗补气血、助好眠

《本草纲目》中记载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龙眼新鲜时  味道鲜甜爽滑  放上十天半个月后  它就变成了一枚不折不扣的“养生果”  但这些人要慎用  1它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养生果”  龙眼是常见热带水果...

营养价值超高!这种“长寿菜”,建议你多吃!

红薯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主食,可是它的叶子却常常被忽略,甚至被当作废弃物或动物饲料。殊不知,红薯叶的营养完全不输红薯,它被誉为“蔬菜皇后”“长寿菜”,其营养价值远超许多常见蔬菜。  01 红薯叶的营养价值远比大家想象的优秀...

过量摄入高草酸食物会致病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过量食用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易引发继发性草酸盐沉积肾病,其诱因还包含代谢异常、肠道疾病等。预防该病需做好饮食“加减法”,高危人群要治原发病、控饮食、早排查。  菠菜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深受大...

湖北洪湖构建“1+3+N”智慧监管体系 全力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特约记者:李明湘,通讯员:刘友权、李军:)11月3日,从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6月以来,荆州辖区洪湖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1+3+N”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了药品监管提质增效与企业减负得我“双赢”,为守...

有患“癌王”风险!这2个饮食习惯赶紧改→

 腹部出现隐痛  吃一些油腻食物后就恶心反胃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不适  很多人会觉得这只不过是消化不良  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  但是您可能不知道  这些反复出现的症状背后  或许正潜藏着胆囊结石的隐患  长期高油高...

明确“黑救护”打击范围 六部门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11月3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为规范救护车管理,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迎来“曙光” 我国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央视网消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我国多家医疗机构11月1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报告2024》。报告涵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15类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在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渐冻症、脊髓损伤等方面的...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注意日常防控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

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0月30日发布6个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

2025
03/25
13:48
浏览量: 59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