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董怡:做一个好医生,就要一切为病人着想

董怡:做一个好医生,就要一切为病人着想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5-06 17:22:18 | 点击:1547

从事临床免疫及风湿病的医疗、教学、研究工作数十年,她探索多种自身抗体的建立和临床应用,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水平,是我国干燥综合征研究的开拓者和倡导者。她就是董怡,我国著名风湿病学专家,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教授。

【听医者讲述】

20世纪70年代,董怡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风湿免疫学组。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正是她与同事锲而不舍的追求与探索,改变了我国无数风湿病患者的命运。每每想起董怡教授的创科经历,总能收获攻坚克难的勇气。

好多人说,协和的住院医师是“精雕细刻”出来的,要求很严。协和的住院医师会被分配到门诊、急诊、病房等不同地方轮转,有专门的教授带我们,我们定期汇报情况。虽然是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体会:作为住院医师,一方面要掌握医生必要的技术,例如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分析病情等;另一方面要自己多学习,多动脑筋,不是问完病史、查完体、写个病历就完事了,还得思考怎么进一步为患者诊治、再完善哪些检查等等。

在学习的过程中,上级大夫也会提供帮助,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思考。住院大夫需要跟着教授看门诊,我记得我跟过心内科的黄宛教授出门诊。有一次他看完病人后问我:“为什么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时是一个隆隆样的杂音,而主动脉瓣闭锁不全的时候又是一个吹风样的杂音?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当时我根本答不出来,只好到图书馆去看书,先认识心脏的结构,再了解心脏血液动力学,才知道血液经过不正常的地方发出声音有什么区别。上级大夫启发你,但是问题要自己去想,这样才会成长。

后来做了总住院医师,还要负责挑选大查房的病例,如何挑选?一定要有教育意义的,比如说是罕见病,大家需要了解知道。还有要选需要我们反思的,比如在处理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者处理得不合适的。我记得有一位病人临床表现非常像胃癌,所以别的地方对他进行了胃癌的治疗,后来这个病人去世了,我们通过尸检发现,其实他患的根本不是胃癌!这个病例给了所有人一个教训:没有恶性肿瘤的金标准、证据、病理结果,绝对不能够按照肿瘤治疗。大查房的病例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够我一辈子想。

当时国内还没有风湿病科,国内的风湿病人常常要辗转多个科室求医。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一会儿去看骨科,一会儿去看内科,却没有科室能收他。我见过有病人因为血管炎,脚上烂了很大一块。还有的病人因为血管炎,得了特别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他去看眼科,眼科也没办法。

1980年,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正式建科,在15楼1层有了一间房间作实验室,大概就20平方米,但我们可是如获至宝啊,做实验在那儿,开会也在那儿。虽然条件有限,但我们满怀热情,憧憬未来发展。当时张乃峥教授带着大家在国内做自身抗体的工作,等到我和科里其他在外学习的同事回国,再加上有新的自身抗体被发现,我们终于将工作推进了一步。

随着研究的深入,很多以前大查房发现的问题,现在有了更好的解决办法。比如协和最早发现干燥综合征的患者,是在肾小管酸中毒的病人里发现的。因为干燥综合征的病人可以合并肾小管酸中毒,我们在对病房里的患者进行采血以后,发现他有干燥综合征的自身抗体,抗SSA和抗SSB,这就确诊了。再比如,很早以前内科大查房时,发现有一个病人是腹膜后纤维化,当时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治,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腹膜后纤维化。现在我们对腹膜后纤维化的了解很多了,查一下IgG4就知道,而且用激素很快就缓解了。可见,自身抗体对诊断自身免疫病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医教研里,我觉得医疗是最容易的,作为医生,你只要多看病人,用心地看病,总能在医疗上创造一些好的事情。但是做研究是很难的,所以我个人把比较多的精力放在了干燥综合征的研究上。可以说,是协和的风湿免疫科从无到有地推动了我国干燥综合征研究。当然,学科的发展不能老盯着几个病,我们还逐渐开展了对白塞病、血管炎等疾病的研究。

现在,国内很多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带头人都是协和培养出来的,有的是从协和毕业的,有的是来协和进修过的。我们不仅在北京办学习班,而且几乎每年都去新疆、内蒙古、云南等地办学习班,这些地方的大夫不方便来北京,我们就自己去。效果还是挺好的,能拓宽大家的视野,虽然有的人学了回去不能成立一个科,但至少他们知道了风湿病人应该怎么处理。做一个好医生,就要一切为病人着想,病人病情有变化,你就得待在那儿。医生确实辛苦,但我无怨无悔。有人问我“下辈子再做医生好不好”,我说好,我愿意!(本报记者崔兴毅整理)

(责编:乔业琼、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营养价值超高!这种“长寿菜”,建议你多吃!

红薯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主食,可是它的叶子却常常被忽略,甚至被当作废弃物或动物饲料。殊不知,红薯叶的营养完全不输红薯,它被誉为“蔬菜皇后”“长寿菜”,其营养价值远超许多常见蔬菜。  01 红薯叶的营养价值远比大家想象的优秀...

过量摄入高草酸食物会致病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过量食用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易引发继发性草酸盐沉积肾病,其诱因还包含代谢异常、肠道疾病等。预防该病需做好饮食“加减法”,高危人群要治原发病、控饮食、早排查。  菠菜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深受大...

湖北洪湖构建“1+3+N”智慧监管体系 全力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特约记者:李明湘,通讯员:刘友权、李军:)11月3日,从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6月以来,荆州辖区洪湖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1+3+N”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了药品监管提质增效与企业减负得我“双赢”,为守...

有患“癌王”风险!这2个饮食习惯赶紧改→

 腹部出现隐痛  吃一些油腻食物后就恶心反胃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不适  很多人会觉得这只不过是消化不良  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  但是您可能不知道  这些反复出现的症状背后  或许正潜藏着胆囊结石的隐患  长期高油高...

明确“黑救护”打击范围 六部门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11月3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为规范救护车管理,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迎来“曙光” 我国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央视网消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我国多家医疗机构11月1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报告2024》。报告涵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15类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在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渐冻症、脊髓损伤等方面的...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注意日常防控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

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0月30日发布6个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

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央视网消息:国家疾控局等七部门30日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意味着全国符合条件的女孩都将可以免费接种HPV疫苗。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可免费接种HPV疫苗

央视网消息:日前,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有关要...

2023
05/06
17:22
浏览量: 154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