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这份自查清单,帮你扫除家里“风险点”

这份自查清单,帮你扫除家里“风险点”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 | 时间:2025-10-13 20:02:14 | 点击:282

今天(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韧性建设”听起来很大,但最坚实的基石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



  这里是一份 “家庭安全隐患自查清单”,看看家里这些常见的“隐患点”你有没有中招,如何为家多上几道安全“保险”。



电器刺客,你家有几个?

  隐患一:插线板变成“盘丝洞”

  在同一个插线板上同时插入多台大功率电器,若超过其承载能力,极易导致电流过载、插线板过热,甚至引发火灾。



  正确做法:大功率电器应使用独立插座,避免多个大功率电器共用一个插线板。不要使用老化的插线板,更要淘汰早已被明令禁止的万能插线板,其引发火灾的风险是普通插线板的数倍。



  隐患二:老旧电器“带病运行”

  家电也会“过期”,别让它“超期服役”!当出现电线外皮破损、插头松动、工作时发出异响或异常发热等现象,若继续使用,极易引发漏电或短路火灾。

  正确做法:常见电器的安全使用年限,通常在电器本体明显位置或产品铭牌处进行标注。应定期检查家中电器及电线状态,发现问题立即停用。

  隐患三:电器插头“24小时待命”

  手机、充电器和家用电器长时间不断电易发热,若散热不良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正确做法:给手机、充电宝充电,请使用原装充电器,并远离床铺、沙发等易燃物,充满即拔。电熨斗、电热毯、吹风机等电器使用后及时拔掉插头,谨防线路老化蓄热引发火灾。出远门前或家中长期无人时,请记得切断总闸。



电器起火能用水灭吗?

  千万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有触电风险。先关闭电闸、电源,可用干粉灭火器或沙土覆盖灭火。

  一旦火势无法控制,迅速撤离,拨打119报警。





家中导“火”索,你排除了吗?

  定期检修燃气设备 安装燃气报警器

  燃气灶具和热水器的使用年限是八年,超过使用期限要尽快更换,避免内部结构老化、松动,造成漏气。

  应定期将肥皂水涂抹在管道接口处查漏。切记不可用明火检查泄漏。



  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易燃易爆,家中最好安装燃气报警器,能及时发现和处置燃气泄漏。



  应从正规渠道购买合格产品,并选择与使用气源相匹配的报警器。

  燃气报警器应该安装在靠近燃气表或燃气管道连接点的位置。禁止将燃气报警器安装在灶具上方以及橱柜等封闭空间。





应对家庭火灾常备“三件宝”

  1. 灭火毯:火灾初期将灭火毯直接盖在火源上,可在短时间内灭火。

  2. 灭火器:家庭常备灭火器宜选用手提式ABC类干粉灭火器,使用时牢记“提、拔、握、压”。

  3. 防烟面具:可用于火场浓烟环境下逃生自救,是防止有毒气体侵入呼吸道的救命“法宝”。



你的家,经得起一次“模拟考”吗?

  当突发事件来临,留给应急逃生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提前做好以下这些准备,防患于未然。

  准备家庭应急包

  包括手电筒、口哨、饮用水、应急食品、常用急救药品等,放在入户门附近方便拿起就走。



  固定好大型家具、家电

  若发生地震,家中的柜子、电器容易出现晃动倒塌,造成人员伤亡,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室内伤害之一。

  可选择使用家具自带的墙面固定配件或借助L型金属架将家具与墙壁固定,此外,固定家具还可以防止幼儿在攀爬家具时发生倾倒伤害。



  防盗窗预留逃生门

  若发生火灾,封闭的防盗窗会阻碍逃生,因此,应提前在防盗窗上预留一扇“逃生门”。已经安装全封闭防盗窗的,也可以改装一个逃生出口。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

防灾减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定期排查家中老旧设施

注意用电、用气安全

提前准备家庭应急包

防患于未然



 编辑:钱景童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晨起后的黄金时间别浪费!养成这4个习惯 让心血管受益

气温骤降心血管易“闹事”此时应注意保养心血管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起居有律、饮食有节运动有度、舒畅情志不仅能让心血管更健康也有利于健康长寿气温骤降心血管易“闹事”  中医认为,气温下降是心血管疾病重要诱因之一。现代医学研究也发...

“最疼皮肤病”进入高发期 出现这些疼痛信号别大意

近日,伴随着季节交替、气温下降,一些人的身上突然冒出“一串红疹”,感觉隐痛、刺痛、电击痛。别不当回事儿,以为忍忍就过去了,这很可能是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等)在“作祟”!什么是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

“酸汤子”再夺命!警惕餐桌上的致命毒素

 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医院开具的证明显示,系食物中毒死亡,另一名男子仍在抢救中。2020年10月,在黑龙江鸡西,也发生过9人共同食用了自制“酸汤子”后,引发食...

频繁染发有什么危害?重要提醒→

 不管是为了追逐潮流发色,还是遮盖白发,“染发”是很多人每隔几个月就要进行的项目。同时,也有很多人关心,染发剂里到底有什么?频繁染发存在哪些健康风险?  染发时,身体在经历什么?  郑州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沈蓓莉表示,大多...

“一触了然”!我国视障人士无障碍环境改善 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更便利

央视网消息:2025年10月15日是第42个国际盲人节。日前,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无障碍世界地图》《触摸故宫珍宝》等系列出版物在北京发布。  盲文版《无障碍中国地图》和《无障碍世界地图》采用3D滴胶技术批量印刷,加...

啥都不干就是休息?高质量休息有这3个关键特征

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我们关于“什么是休息”的观念正在悄悄发生转变。  以前我们用时间的长短衡量休息日,现在,用休息的节律。以前我们更关心什么时候休息,现在,我们会关心应该怎么休息。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休息才是高质量的休...

食物磨成粉 营养会打折吗?这些人群要慎食

为了营养均衡,每天要吃一些蔬菜水果,这已经是健康常识了。但是在现代生活节奏下,有人会觉得自己可能吃不够那么多新鲜的蔬菜水果,或者觉得不爱吃,但又想要获得这些营养成分。针对这些需求,社交媒体和网购平台有商家开始推荐“果蔬粉...

这份自查清单,帮你扫除家里“风险点”

今天(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韧性建设”听起来很大,但最坚实的基石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家里。  这里是一份 “家庭安全隐患自查清单”,看看家里这些常见的“隐患点”你...

世界血栓日 | 什么是血栓?血栓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是世界血栓日。什么是血栓?它又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危害?一起来看!专家介绍,血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状态下,凝聚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的血块。 血栓性疾病涉及多个器官系统,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按照生成部位...

游乐场里易发意外 安全细节不可忽视

“孩子在儿童乐园玩耍时意外受伤,责任由谁承担?”“小孩在游乐场受伤怎么索赔?”“孩子在游乐场摔伤了怎么办?”……近年来,未成年人在游乐场受伤事件屡见不鲜。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人民法院的重要...

2025
10/13
20:02
浏览量: 28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