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半夜口干舌燥 可能不是缺水!这6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半夜口干舌燥 可能不是缺水!这6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5-10-29 16:20:48 | 点击:240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先说结论:很多时候,口干舌燥是由生理性原因导致的,无需过于紧张。但若是补充了水分仍无法有效缓解,那就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了,需要警惕。

  

  口干舌燥其实很常见

  想知道“口干舌燥”是不是身体生病发出的信号,就要先明白“口渴”的感觉是怎么来的。

  2015年,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登载的一篇论文,解释了口渴这一日常行为的触发过程。研究认为,哺乳动物的“渴觉”(顾名思义,就是口渴的感觉)主要由“体液体积减小”和“体液渗透压升高”这两种因素引起。

  前者很好理解:运动久了、出汗过多或者平时环境干燥、喝水太少而导致身体缺水。后者指向的,其实是人的体液中各物质含量占比的变化。

  当血液中盐类或糖类的浓度过高,体液的渗透压就会连带着增高。位于头部的下丘脑察觉到这种变化后,就会对大脑做出指示:该喝水啦。

  在“饮食口味重,喝水少”和“剧烈运动后没有及时补水”这两个常见因素之外,随着年龄增大、身体机能退化而导致的唾液腺萎缩、唾液分泌减少,同样是让你觉得口干舌燥的重要原因。

  但假如你已经补充了充足的水分,口干的感觉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就可以考虑是不是近期出现了如下几类情况:

  感冒、发热、腹泻:此时,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出汗多或排泄物中水分过多,人体会处于相对缺水的状态,难免会口干舌燥。

  缺乏维生素:比如维生素B2,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它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有着重要作用,B族维生素的缺乏会引起口腔黏膜干燥,不但会让人觉得口干,甚至还会出现口角溃疡、眼睛干燥等症状。

  服用药物:可乐定等降压药与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会影响唾液腺的分泌,导致口干。

  患有口腔疾病:如腮腺炎或口腔腺体结石。

  如上问题,大多数时候,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口干。但若长时间感到口干,并且很难缓解,就需要多注意,是不是患有长期性的疾病了。

  6种情况值得警惕

  1干燥综合征

  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体内的分泌腺体,令腺体萎缩、功能下降,身体也就会因此出现各类干燥症状。

  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这不只会让人觉得口干,甚至还会引起眼睛干涩,甚至呼吸道、消化道干涩。

  随着干涩的症状一起到来的,还有各类危害健康的并发症。

  比如,干燥综合征患者的唾液分泌往往受到影响,这样一来,牙齿面对细菌时就会少了一层屏障,很容易出现龋齿。此外,长期眼睛干涩缺水,还可能会导致对光敏感、视力模糊、角膜受损。

  若每天都觉得口干、想喝水,且眼睛干涩,好像有沙子在里面摩擦,同时有龋齿,就要注意是否患有这个病了。

  2自身免疫性肝脏类疾病

  这是由于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紊乱,导致其攻击自身肝脏细胞而引起的肝脏类疾病。部分患者会合并干燥综合征,因此会出现口干、眼干的症状。

  3糖尿病

  若在长期口渴的同时,还有多尿、易饿且在未刻意瘦身的情况下体重无缘无故减轻的症状,最好去测量一下餐前餐后的血糖。

  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如平常人灵敏,体内的糖分无法完全分解,就会寄居在血液中,令体内渗透压升高,形成渗透性利尿。

  此时,水分重吸收减少,多余的糖会进入尿液,并带走身体组织的水分。身体察觉到缺水,又会发出口渴的信号,循环往复。

  4尿崩症

  这是一种会让人体液失衡的罕见病症,患者也会有口渴、多饮等症状。

  大部分液体在经由肾脏过滤后会返回血液中,而被过滤出的废物与少量液体则会以尿液的形式暂时储存在膀胱中,随后排出。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经过肾脏过滤的液体在回到血液时会受到抗利尿激素的调控,而尿崩症患者的抗利尿素分泌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排出大量低比重尿(清白尿液)。

  正常情况下,人一天排尿量在1到3升之间,若连续半个月超过4升,就值得注意了。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有人口干,可能不是某些病症直接导致的,而是因为睡觉时经常打鼾,但这同样值得警惕。

  打鼾指向的也许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它包括阻塞性、中枢性以及治疗相关中枢性三类。它不但会影响人的睡眠与生活质量,还可能会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的风险。

  若长时间失眠、打鼾声大、日间嗜睡严重、睡眠时呼吸暂停,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6甲亢

  它会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甲亢患者的常见症状有体温升高、出汗异常,也就会频繁感到口干,需要喝水了。

  

  怎样能有效补水缓解口干?

  若确认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口干,需要对症下药,随着病症的痊愈,口干的情况也会缓解。在平时补水时,也有许多值得注意的细节。

  1.每天的饮水量要达标,同时少量多次。

  成年人每日平均饮水量建议在2500毫升左右,这包括身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水、摄入食物中的水以及直接摄入的水,换算下来,每天直接喝水量要在1500毫升以上(三瓶小瓶装矿泉水,或者八杯一次性纸杯)。

  要注意,不要等口渴了再喝,因为此时身体可能已经极度缺水了,最好在不渴的时候也少量多次饮用。

  2.多喝白开水,不要用饮料代替水。

  3.运动后不要立刻大量喝水,要小口多次饮用。

  4.有高血压合并肾功能障碍、高血压合并心衰并发症的患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饮水。

  (来源:科普中国)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迎来“曙光” 我国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央视网消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我国多家医疗机构11月1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报告2024》。报告涵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15类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在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渐冻症、脊髓损伤等方面的...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注意日常防控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

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0月30日发布6个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

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央视网消息:国家疾控局等七部门30日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意味着全国符合条件的女孩都将可以免费接种HPV疫苗。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可免费接种HPV疫苗

央视网消息:日前,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有关要...

《关于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有关工作事宜的通知》政策解读

央视网消息:国家疾控局消息,10月30日,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有关工作事宜的通知》政策解读。一、出台背景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接种人乳头...

半夜口干舌燥 可能不是缺水!这6种情况一定要警惕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先说结论:很多时候,口干舌燥是由生理性原因导致的,无需过于紧张。但若是...

老人的这些养生“小妙招”做对了吗?如何预防跌倒?这份健康提示请收好

央视网消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这个专属于长辈的节日里,不少老人会更用心琢磨养生,但很多常见做法其实是误区。这些误区不仅没帮上忙,反而可能给身体增加负担。《朝问健康》今天就来带您看一看,家里老人的所谓养生“小妙招”究竟做...

这些“男”题并不难解|中国男性健康日

随着气温骤降,不少男性朋友出现了一系列泌尿系统问题。今天是“中国男性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男性健康主动管理,幸福生活共同守护”。本期,我们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姜辉教授结合此时的气候特点...

减肥真的没那么难!国家背书的“健康体重管理百科”刷3遍,我终于瘦了! | 科学减重一起来

朋友们是不是减肥总在“办卡→吃草→体重反弹”循环  别慌!国家+科学双背书的“健康体重管理百科”,它!来!了!  从怎么吃、怎么动,到如何避开那些年踩过的“坑”……看完直呼:原来减肥能这么简单!  科学“画像”  《BM...

2025
10/29
16:20
浏览量: 24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