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记载
“食品以荔枝为贵,而资益则龙眼为良”
龙眼新鲜时
味道鲜甜爽滑
放上十天半个月后
它就变成了一枚不折不扣的“养生果”
但这些人要慎用
1它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养生果”
龙眼是常见热带水果,晾干后即为桂圆。
龙眼作为鲜品,入药作用较弱,更适合当水果吃,而干的龙眼肉(桂圆肉)经过炮制,有更强的药用价值。
龙眼的滋补功效
龙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及矿物质,有一定的抗衰老、补益心脾的作用,能为人体提供多样化营养支持,适合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1.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
龙眼中的烟酸含量较高,烟酸也就是维生素B3,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在人体生长发育、造血过程及代谢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
促进生长发育: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需营养素;
造血与铁吸收:参与铁的吸收和血细胞生成,对预防贫血有间接帮助;
皮肤与消化健康:有助于维持皮肤正常功能及消化腺分泌;
心血管调节:可维持胰岛素正常功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有一定调节作用。
2.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维生素C与蛋白质:水果中的“优等生”。
维生素C:含量与柑橘类相当,高于樱桃(同等重量下,龙眼维C是樱桃的2.7倍),能有效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蛋白质:在水果中表现突出,高于牛油果和椰子等常见高蛋白水果代表,可为人体补充优质植物蛋白。
食用量:
鲜龙眼一天吃10~15颗较合适,每颗龙眼约为10克,总量不超过200克为宜。

干品龙眼肉(桂圆肉)的滋补功效
作为干品的龙眼肉(桂圆肉),入药时更能补气补血、安神,还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益气养血:贫血、低血糖、面色蜡黄没有光泽,头发干枯一抓掉一大把的朋友可以适量多吃。
适合缺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气血耗伤的人服用。
注意:
面色蜡黄、头发干枯、指甲焦脆、恶寒、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等均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养心安神:适合睡不着、梦多、半夜容易醒的人群。
龙眼肉归心经,能补气血,滋养心脏,长期劳心、睡眠不好的人,可服用龙眼肉。比如有些人晚上睡眠特别“轻”,一有点动静就醒过来,醒来还很难入睡,多数原因是血虚造成的“血不养心”,需要适量补心血,可以经常吃点龙眼肉。
健脾养胃:不爱吃东西,挑食的朋友必不可少。
龙眼肉亦入脾经,可补脾健胃,通过加强脾胃功能,帮助脾胃产生充足气血。
益智:浑浑噩噩,健忘的朋友可以长期使用。
补充阳气:手脚冰凉,胃脘冰凉的朋友家中要常备。
它能够补充人体阳气,补充能量,让人由内而外的温暖起来。
食用量:
每次食用量控制在5~10颗,每天不宜超过15颗。
忌食人群:
积食、腹胀、上火、痰湿者,血糖较高者慎用。

2龙眼全身都是宝
龙眼皮:
除了健脾和胃的作用外,还有止痒止痛的作用,碾碎后抹在皮肤上可以缓解荨麻疹。
龙眼核:
有止血镇痛的功效,可用于烫伤、湿疹等。

3这样吃营养加倍
血脂健康需综合评估多项指标,以下是临床关注的核心靶标:
中医传统膏方:玉灵膏
原料:
桂圆、西洋参,比例为10∶1。
制作方法:
桂圆去壳去核,西洋参打粉,将两者拌匀,装入碗中,用丝棉布覆盖碗口,防止水汽过度稀释膏体,同时又能保证膏体柔润。
然后隔水蒸,可以在蒸锅里铺一层米,为的是在蒸的过程中能吸收大米的米谷之气,增强补脾功效。
蒸的时候只需用中小火慢慢蒸,中途记得添水,以免蒸糊,蒸到桂圆肉发黑就可以了。
频率:
每次取一小勺,用开水冲着喝,每天1~2次,早晚各一次,早上空腹喝,晚上睡前喝。特别是睡眠不好的人,临睡前喝一点玉灵膏,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注意:
如果喝完以后有上火的现象,可以适当减少用量,或者改成早上喝一次。
桂圆红枣茶:补血安神 改善气色
原料:
龙眼肉(桂圆肉)6粒,红枣3个。
制作方法:
红枣掰开,与龙眼肉(桂圆肉)一起用沸水冲泡,闷20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
西洋参桂圆菊花茶:益气养阴 补气补血
制作方法:
取6克菊花,10克西洋参,6克龙眼肉(桂圆肉),进行煎煮代替水来饮用,每天不超过2000毫升。

桂圆醪糟荷包蛋:补气血 健脾胃 安神
食材(两人份):
龙眼肉(桂圆肉)适量(需提前去核);干红枣2~3颗(切块,补中益气、养血安神);醪糟3~4勺(约50~60ml,选择无添加的原酿醪糟更佳);鸡蛋2个;清水适量。
制作方法:
预煮枣桂:将切块的干红枣与洗净的龙眼肉(桂圆肉)放入锅中,加清水没过食材,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0分钟,直至闻到明显香气。
加入醪糟:放入醪糟,保持小火慢煮约1分钟。注意火候不可过大,否则醪糟易煮浑浊,风味流失。
打入鸡蛋:提前将鸡蛋打入碗中,转最小火,轻轻将鸡蛋滑入锅中即可。根据个人口感调整煮制时间:
喜欢溏心蛋(蛋清凝固、蛋黄流动):煮至蛋清完全凝固即可(约2分钟);
偏好全熟蛋:继续煮3~4分钟。
适合人群:
这道药膳尤其适合气血不足、体虚乏力人群日常调理(如换季时易胸闷、怕冷、精神不振者)。
但需注意:
糖尿病患者慎用(桂圆与红枣含糖量较高);阴虚火旺(长期口干舌燥、易上火)者不宜过量(醪糟与桂圆性温,可能加重燥热);孕妇及哺乳期女性食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醪糟含少量酒精成分)。

4龙眼因某种营养物质会导致“上火”?
“上火”的真相:
高糖是主因,非特定营养物质。
部分人食用龙眼后出现“上火”症状(如咽喉不适、口干舌燥),常被误认为是某种特定营养物质导致。
实际上,龙眼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成分并不会引发上火,高糖才是关键因素。
预防方法:
通过多喝水冲刷口腔内残留糖分,可有效缓解或预防此类不适。
这种因高糖引起的“上火”反应通常是短暂的,调整摄入量后即可改善。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浏览量:
10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