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名医·健康 > 警惕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名医讲堂)

警惕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名医讲堂)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3-06-16 12:03:26 | 点击:4115

 说起关节疼痛,人们往往会将其和“外伤”“老年病”等联系起来。其实,非创伤性的髋关节疼痛在中青年人群中并不少见。造成这类人群髋痛最主要的病因就是髋关节撞击综合征,也称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

  髋关节可以想象为一个“杵臼”的形态,由髋臼包绕着股骨头构成。正常的生理情况下,“杵”在“臼窝”里向各个方向活动时,股骨头和连接着股骨头的股骨颈仅会在最大的活动角度与髋臼产生接触。然而,在髋臼和(或)股骨头颈部的骨性结构产生增生畸形时,髋关节在日常活动范围内也会产生股骨与髋臼的异常接触,从而造成髋关节软骨、盂唇等组织结构的损伤,进而引发髋痛。这种骨性结构的异常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髋臼处的增生畸形,也称“钳夹型”,通常表现为髋臼缘的过度覆盖,呈现为局部或全部过度覆盖股骨头的异常形态;第二类是股骨头颈部的增生畸形,也称“凸轮型”,通常表现为股骨头颈处前外上区域异常增生,导致其失去原本平滑的形态,变成平直甚至外凸成“手枪柄状”;第三类则是混合型,同时具有上述“钳夹型”和“凸轮型”的特点。

  目前,国际上认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发病率为54.4/10万。研究者认为,这一疾病的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主要归因于对疾病了解的加深,能够有效做出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除先天发育因素外,有学者认为“凸轮型”畸形的发生和青春期参与高强度体育运动有关。改变青春期体育活动中髋关节负荷的强度或模式,有可能预防凸轮形态以及相关髋关节病变的出现。

  由于国际上明确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历史仅有20多年,即便是医护人员,也有不少人对其缺乏相关了解。因此,临床上,被误诊和漏诊的患者不在少数。那么,如何来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呢?

  首先从表现上来讲,其主要症状是与运动或姿势相关的髋关节疼痛。髋关节由于部位深,疼痛的表现可以多种多样,常见的疼痛部位既可能是腹股沟,也可能是臀部、大腿外侧,甚至是大腿前侧、腰部、膝关节。症状反反复复,时轻时重,不仅会限制或阻碍其参与体育活动,甚至影响生活,不能久坐,不能走远路,不能负重等。部分患者可能还有髋部的其他异常感,如关节交锁感、僵硬、活动受限或“打软腿”等。

  为明确诊断,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包括髋关节的X线、CT及核磁共振。X线和CT最能反映骨性结构异常,核磁共振还可以评估髋关节软骨及盂唇等继发的软组织病变。需要注意的是,在全体人群中,具有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学表现的人有20%;而在具有异常影像学表现的人群中,只有不到25%的人有症状。因此,该疾病应是基于病史、查体以及影像学综合考虑得出的,而不能仅靠“拍片子”来下诊断。

  患者被诊断为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后,通常可以保守治疗。包括对症消炎止痛、理疗、休息、康复锻炼、调整运动方案等。如果保守治疗持续3—6个月仍未有明显改善,可进一步手术治疗。

  若此时不进行外科干预,患者随年龄增长发生后续髋关节炎的概率将显著上升。一旦进展为髋关节炎,日常活动将极大受限且最终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目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可以通过髋关节镜这一微创的保髋手术治疗。该手术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主要目的在于矫正骨性的结构异常同时修复软组织损伤,可以取得长达10年以上的满意疗效。但手术仅仅是解决了解剖层面的问题,后续患者髋关节功能及运动能力的恢复,仍需在专业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持之以恒的康复锻炼。

  需要提示的是,一旦出现反复的髋关节痛且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切莫贻误病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运动医学科或骨科就诊,在专业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应诊治。

  (作者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16日 19 版)

(责编:岳弘彬、赵欣悦)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营养价值超高!这种“长寿菜”,建议你多吃!

红薯是大家心目中的健康主食,可是它的叶子却常常被忽略,甚至被当作废弃物或动物饲料。殊不知,红薯叶的营养完全不输红薯,它被誉为“蔬菜皇后”“长寿菜”,其营养价值远超许多常见蔬菜。  01 红薯叶的营养价值远比大家想象的优秀...

过量摄入高草酸食物会致病

◎科技日报记者 王姗姗  过量食用菠菜等高草酸食物,易引发继发性草酸盐沉积肾病,其诱因还包含代谢异常、肠道疾病等。预防该病需做好饮食“加减法”,高危人群要治原发病、控饮食、早排查。  菠菜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深受大...

湖北洪湖构建“1+3+N”智慧监管体系 全力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每日新闻网讯(特约记者:李明湘,通讯员:刘友权、李军:)11月3日,从湖北省荆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今年6月以来,荆州辖区洪湖市市场监管局通过构建“1+3+N”智慧监管体系实现了药品监管提质增效与企业减负得我“双赢”,为守...

有患“癌王”风险!这2个饮食习惯赶紧改→

 腹部出现隐痛  吃一些油腻食物后就恶心反胃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不适  很多人会觉得这只不过是消化不良  忍一忍,扛一扛就过去了  但是您可能不知道  这些反复出现的症状背后  或许正潜藏着胆囊结石的隐患  长期高油高...

明确“黑救护”打击范围 六部门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和国家疾控局11月3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非法救护车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为规范救护车管理,严厉打击“黑救护”等违法违规行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权益...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迎来“曙光” 我国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央视网消息:在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下,我国多家医疗机构11月1日联合发布了《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报告2024》。报告涵盖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15类神经系统疾病。目前,我国科研机构在难治性癫痫、帕金森病、渐冻症、脊髓损伤等方面的...

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 学校和托幼机构应注意日常防控

诺如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属于丙类传染病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季节,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是诺如病毒感染疫情高发场所。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为12~72小时,通常为2...

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明确“开门杀”“好意同乘”责任划分、引导电动自行车强化规则意识……这些案例值得关注  新华社记者冯家顺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0月30日发布6个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典...

HPV疫苗正式纳入国家免疫规划

央视网消息:国家疾控局等七部门30日发出通知,经国务院同意,将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就是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意味着全国符合条件的女孩都将可以免费接种HPV疫苗。 编辑:常悦 责任编辑:刘亮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可免费接种HPV疫苗

央视网消息:日前,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药监局、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等有关要...

2023
06/16
12:03
浏览量: 411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德厚医精 守护生命之花 精诚昭彰 诠释生命尊严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古埃及文物展北京开展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河南洛阳:幼童不慎异物入体 妇幼专家巧手排除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党建引领医卫聚合力,健康生活科普进万家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候鸟”心梗脱危险,患者感激寄锦旗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