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文明探源|在双墩,凝视千年刻痕里的惊鸿一瞥

文明探源|在双墩,凝视千年刻痕里的惊鸿一瞥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9-30 20:50:31 | 点击:613

  晨光漫过淮水之畔,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内,一群白鹭掠过水面,翅尖划破薄雾,落在不远处一片岗地的草丛间。

  这处岗地是安徽蚌埠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核心区。历时8年筹建,2025年6月,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向公众揭示了深埋数千年之久的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曙光。

  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航拍。高大伟 摄

  文启双墩

  走进公园内的双墩遗址博物馆史前聚落展区,一幅“饭稻羹鱼”的远古生活图景跃然眼前:先民们依水而居,用蚌壳、石头、骨角磨制工具,将陶土烧制成碗、钵、罐,搭建起干栏式建筑,在岗地上晾晒渔获、追逐鹿群……这是考古人员通过出土遗迹和环境考古复原出的日常生活场景。

  “双墩遗址最有价值的发现之一,是它完整呈现了一个早期定居聚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负责人张东说。

  双墩遗址于1985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被发现,出土了大量具有鲜明特征的陶器、石器、骨角蚌器等。这里还发现了储藏坑与露天火灶,储藏坑内壁有明显的夯打痕迹,里面还残留着稻壳和菱角的遗存。考古分析发现,双墩文化时期已经形成“稻黍混作”的农业模式。

  外红里黑的夹蚌陶在双墩最为常见。“这是双墩人创造性的发明,闪耀着史前科技之光。”张东介绍,先民就地取材,在陶土中掺入蚌壳碎屑,具有良好的高温导热性,内壁采用渗碳技术,起到良好的防渗作用。

  双墩人还根据器物用途调配陶土用料,比如炊食器普遍采用夹蚌陶,盛储器用夹云母陶提升美观度、盛食器用夹炭陶轻盈便携。这些“复合工艺”和功能化设计理念,在同时期其他文化中不多见。

  刻画美好

  在双墩遗址博物馆核心展区,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静静陈列于聚光灯下。这尊高仅6.3厘米、宽6.5厘米的陶塑人像,通体泛着点点光泽。这类富含多种云母和石英颗粒的夹云母陶,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中非常罕见。

  1986年发掘时,陶塑雕题纹面人头像从红烧土堆积中出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陶塑人像之一。人像头部椭圆,五官清晰,眉骨突出,双眼圆睁,鼻微翘,人头像嘴角那抹若有若无的弧度,被誉为“七千年前的微笑”。

  双墩遗址出土的陶塑雕纹面人头像。(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供图)

  “每次与它对视,都能感受到先民们的温度。”张东凝视着这件镇馆之宝,“它的表情不是程式化的,眼角微扬的细节里藏着微妙的情绪。”与同时期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等相比,双墩的陶塑人像更注重眉目刻画。

  双墩人刻画自我,也刻画生活。遗址出土的600余件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引人驻足。一枚符号形似正在行走的猪,可分辨出尖嘴和脊背上竖立的鬃毛;另一枚符号用简单线条勾画出鱼的形状,周围有渔网。“双墩人在器物底部留下或单独、或组合的符号,涵盖动物、植物、自然景观与生产生活场景,构成双墩遗址特有的文化内涵。”张东说。

  在互动展区,游客们正在用手指在电子屏上临摹符号、猜测含义。“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对符号的解读,每一次触碰都好像尝试与先民对话。”游客何女士说。

  “根据目前考古发现,双墩的刻画符号是继贾湖刻画符号之后,淮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刻画符号,两者共同构成了淮河流域史前刻画符号的系统,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说。

  这是双墩博物馆内展出的一件三叶花瓣形刻划符号。(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供图)

  古国余韵

  遗址公园内,两座9米多高的封土堆格外醒目,“双墩”也是由此得名。“一处遗址公园拥有两处国保单位,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张东介绍,2006年至2008年的考古发掘证实,这里是春秋钟离国国君柏的墓葬所在地,出土青铜器上的“童麗”铭文,不仅印证了史籍中钟离国的存在,更揭开了这个记载寥寥的古国面纱。

  双墩遗址博物馆内展示的春秋钟离国国君墓出土陶器。陈昂 摄

  墓坑内18座象征山川的土丘、20条辐射状五色土带与千余陶土偶,构成“象天法地”的墓葬结构,彰显出先秦时期淮河中游独特的葬俗与宇宙观。

  “墓顶放射线与双墩陶器符号惊人相似,可见淮夷族群的宇宙观从史前到春秋一脉相承。”双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副主任陈卓说,钟离国葬仪融合周礼与淮俗,成为研究淮河文明演进的关键节点。

  如今,多媒体展厅里的VR技术,让观众得以“走进”天宇般的葬仪场景。“我们要构建完整的文明叙事,而非单纯展示文物,用多元展陈唤醒古老文明。” 陈卓说。

  “从前只当是‘二郎神担山’的传说,哪想脚下藏着我们双墩人的‘家底’。”双墩村村民姚运标说。姚运标如今是遗址公园的工作人员,负责园内基础设施维护巡检。村里不少村民也和他一样参与到遗址公园建设中。

  据蚌埠市副市长吴永彬介绍,目前已建成双墩遗址发掘区8500平方米保护大棚,完成墓葬保护展示修缮及21800平方米保护展示工程,实现了对遗址自然与历史环境风貌的协同保护,重现原生环境风貌。

  当白鹭再次掠过岗地,正在巡检的姚运标驻足凝望,“水鸟落在先民住过的地方停留,就像在替老祖宗守着这片岗地。”这也是他心中最美的景致。

  策划:孙闻、李欢

  记者:刘美子

  海报制作:李欢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一起见证!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

今天上午9点,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在深圳市莲花山公园举行。  本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4个城市同步举行,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50~100米。  火炬传递活动结束...

新线、新车、新优惠 这份旅游列车打卡攻略请收好!

央视网消息:人们常说,最美的风景总在路上,而火车就是最浪漫的旅行家。眼下到了秋冬,也进入了传统的旅行淡季,不过,今年各地铁路与文旅部门融合,不断推出更具特色的主题旅游列车和精品线路,来激活淡季旅游消费市场。接下来我们就跟...

亚太同行·中国担当

央视网消息: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即将举行。当前,亚太地区经济在全球占比超六成,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七成。中国顺应全球化大势,坚持互利共赢和相互成就,成为促进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和维护经济全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情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0月30日介绍了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情况。  新闻发言人表示:中美两国元首10月30日在韩国釜山举行会晤,深入讨论了中美经贸关系等议题,同意加强经贸等领域合作。中方愿与美方一道,共...

秋粮收获接近尾声 各地抢抓时机保丰收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全国秋粮收获已过八成半,各地抢抓时机、科学调度,确保秋粮丰收。  东北地区秋粮收获接近尾声。黑龙江农作物已收获2.3亿亩以上,水稻、大豆收获基本完成,玉米完成大面积收获。辽宁全省粮食收获52...

神舟二十一号整装待发 中国空间站再迎“太空会师”

央视网消息:10月29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目前,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8时30分许,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

金秋好“丰”景有“智”又有“质” 特色产业“链”出乡村振兴新图景

央视网消息: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区之一,近期,辽宁已进入秋粮收获的最后冲刺阶段,截至27日,全省粮食收获5103.8万亩,收获进度为94.8%。金秋时节,沈阳新民市兴隆镇铺金叠翠,一幅热闹的丰收图景在广袤的田野间徐徐展开。...

成效显著 我国鸟类濒危物种种群数量稳增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了稳定增长。我国始终重视加强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十四五”期间...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接续奋斗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主要目标,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连日来,中央和国...

175米,第14次实现蓄满目标!三峡水库为今冬明春“水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水利部了解到,24日,三峡水库完成2025年175米蓄水目标,有效蓄水量可达221.5亿立方米,这是三峡水库自2010年首次蓄至175米后第14次实现蓄满目标,为今冬明春充分发挥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

2025
09/30
20:50
浏览量: 61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