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快闪中国 > 史上最大,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它对中国价值多大?

史上最大,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它对中国价值多大?

来源:百度 | 时间:2025-10-16 22:48:29 | 点击:20033

       每日新闻网讯(百度) 投资1.2万亿,西藏雅江水电站的开工,就像在中国西南边陲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个庞然大物一年能发3000亿度电,顶仨三峡,足以供3亿人用电,还是彻头彻尾的清洁能源。

工程一共5座梯级电站,跨度20年,直到2045年才全线完工。

很少有工程能用“史无前例”来形容,但“史上最大水电站”这个名号,还真被它拿稳了。

别忘了,新央企雅江集团也为此新成立。

砸了1.2万亿下去,不是烧钱游戏,这背后有的是算盘和盘算。

       雅江水电站其实早就包含在中国能源战略的顶层设计里,只不过,迟迟没开工。

为啥?不是没想过搞,而是技术难啃,资金没着落,国际局势还时不时添乱。

雅鲁藏布江,可不是普通的“江”。

它处在西藏高原的天山之巅,又赶上喜马拉雅地震带,修电站,说一句玩命不算夸张。

冻土、冰雪、高原反应,地质灾害,每一项都能让全世界的大型建筑公司望而却步。

以前想修,却没人敢动真格。

说白了,那时候不是情怀不够,是技术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

这些年中国修桥、建坝、上高原,等的就是技术逐渐攻关,今天终于技术、设备、管理全面成熟,能把这么个庞然大物安然立起来。

一个国家底气有多强,有时候真不能只看GDP。

不信看看钱袋子。

       以前,1.2万亿是什么概念?不是天方夜谭,而是镜花水月。

连航母都是刚需都买不起的事,还谈什么超级水电站?中国军费一年1.8万亿都突破了,国产航母都“下饺子”一样冒,预算再怎么长,1.2万亿的水电站资金也凑得齐。

钱是“最大技术”,没钱啥都别谈。

水电站.png

       中国这轮清洁能源之战,其实是在抢时间,不是讲情怀。

AI时代来了,发的是电、烧的是煤还是水,决定了国家的科技能不能稳住。

别的不说,一个ChatGPT一天就要嗑掉50万度电,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能用上40多年的电。

这意味着,AI越猛,耗电越癫,中国的电网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火电走老路不现实,全世界的煤都不够烧。

核电中国也没闲着,年初刚一口气批建5座。

现在中国核电机组,102座在建或运营。

       目的也直白:增加稳定电源,为转型清洁能源铺路。雅江水电站不是个独立工程,而是这盘大棋的一步子。

新能源汽车已突破3100万辆,照这个速度,2030年破亿辆。

每天靠电力养活,背后的能源消耗就像黑洞。

传统火电,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天然气又指望不得别人。

中国盯上的是自己能稳控制的水电。

       雅鲁藏布江偏偏是水电富矿:全球40%的水电潜力在这儿躺着,窝着不用,看着都心痒。

拖到现在才上马,不是舍不得,而是以前没这个底气动。

这下万事俱备,是动手的最佳时刻。

而且,国际环境也巧到极点。

水电站一动工,南面就是印度。

       但偏偏这个时候,巴基斯坦和印度刚干了一架,印度不得不抽出重兵死守北线。

实际效果:印度有点有心无力,不可能在边境和中国较真,把更多注意力花在外边也力不从心。

这意味着中印边境线稳定,对超级工程的顺利推进百利而无一害。

有人问,这么大手笔,到底图的什么?

其实,道理就三条:拉动西藏经济、保证财政收入、直接带动就业。

先说投资,1.2万亿全砸西藏,等同在本地搞了一个大号的“超级印钞机”。

       光是产业链、基建、上下游,至少能让西藏二十年不用担心经济天花板。

再说发电。

一年发3000亿度电,电费都能上千亿,这可是可以持续流入的“硬核真金白银”。

最后还有就业。

想当初,很多学生毕业后嫌土木工程难混,以后这专业直接躺赢。

将来谁的职业梦想是“参与世界最大水电站”,西藏直接能满足你。

修那么些年,岗位持续不断,谁不心动。

       雅江水电站不是单纯发电的“铁疙瘩”,它撬动的,是西藏现代化的“加速键”。

也是中国能源结构的硬实力“升级箱”。

横着对比全球,这一级体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没人能跟中国杠。

关键是,这块“水电处女地”,终于走上了开发正轨。

中国清洁能源的大步快跑,AI数据中心、电动汽车、智慧城市,这些庞然用电怪兽都能吃饱喝足。

西藏,不只是雪山和圣湖,更是中国突破能源和高原工程的尖刀阵地。

       雅江之水,一边流着电力的澎湃,一边也流着中国下一个二十年腾飞的勇气和想象力。

这一步棋落下,棋盘的局势,注定又要变得不同了。

#致伟大胜利#

举报/反馈

【作者:百度】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各地“抢收抢烘”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全力以赴打好夺丰收硬仗

央视网消息:针对黄淮海地区持续连阴雨天气对“三秋”生产带来的影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16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组织动员供销合作社,积极帮助农民抢收抢烘,促进秋粮应收尽收。并指导农资企业立足不同作物、不同需求精准备货,配齐...

坚守大学使命,摆脱“AI依赖”困境

DeepSeek等人工智能应用的相继推出,重塑了网络信息的传输和接收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想象、拓展知识边界。不过,部分学生则因为惰性驱使而陷入了AI依赖的困境,从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和...

史上最大,雅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它对中国价值多大?

       每日新闻网讯(百度) 投资1.2万亿,西藏雅江水电站的开工,就像在中国西南边陲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这个庞然大物一年能发3000亿度电,顶仨三峡,足以供3亿人用电,还是...

国家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16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扩面提质的通知。具体如下: 编辑:邢斯馨 责任编辑:刘亮

“白胖子”储粮、“AI全自动”入库 大国粮仓科技范儿十足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时期,我国深入推进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建设,高标准粮仓仓容逐年增加,具备低温准低温储藏能力仓容达到2.2亿吨,比“十三五”期末增加7000万吨。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

多部门协同护好“粮袋子” “共享晒粮图”上线引导农户就近科学晾晒

央视网消息:近日,山西河津市降雨停歇,当地针对沿黄滩地及低洼地带易受降水、低温影响的特点,统筹农机具向重点区域倾斜,重点对滩地、低洼地带粮食进行抢收,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山西省河津市连伯村的玉米地是河津市地势最低的地方...

广西大新县通报一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地面塌陷:已制定治理方案

央视网消息:据“今日大新”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9月3日,大新县全茗镇配偶村弄屯铅锌矿项目区域发生地面塌陷,形成一直径约10米、深约7米的塌陷坑,未造成人员伤亡。  事发后,大新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应急管理、自然资源...

底气、朝气、锐气!多视角读懂货物贸易顶压增长 企业信心指数持续回升

央视网消息:10月13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  其中,我国对东盟进出口5.5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我国外...

“智慧大脑”“含新量”“铁杆粉丝”……透视关键词看外贸做大体量、做强结构、锻造韧性

央视网消息:“十四五”期间,我国外贸在全球变局中逆势上扬,顶住压力、稳中提质。五年来,我们不仅“做大了体量”“做强了结构”,更是“锻造了韧性”,让贸易强国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协同推进强大国内...

从“十年磨一剑”到“一年磨十剑” 中国LNG船建造效率大幅度提升

大型LNG船,它被称作“海上超级冷冻车”,是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主力运输船,而殷瓦钢是建造LNG船的核心材料。“十四五”期间,我国实现了殷瓦钢从依赖进口到国产化突破的转变,技术突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中船集团沪东...

2025
10/16
22:48
百度
浏览量: 200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莱州元亨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马规模化养殖基地落户烟台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刘家铭的钢琴曲与表演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2024年元旦第一视频篇:欢迎你来接受访谈吧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广交会观察:中国“科技感”服装新品抢滩出海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2024请求添加你为好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