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讯(百度) 投资1.2万亿,西藏雅江水电站的开工,就像在中国西南边陲扔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这个庞然大物一年能发3000亿度电,顶仨三峡,足以供3亿人用电,还是彻头彻尾的清洁能源。
工程一共5座梯级电站,跨度20年,直到2045年才全线完工。
很少有工程能用“史无前例”来形容,但“史上最大水电站”这个名号,还真被它拿稳了。
别忘了,新央企雅江集团也为此新成立。
砸了1.2万亿下去,不是烧钱游戏,这背后有的是算盘和盘算。
雅江水电站其实早就包含在中国能源战略的顶层设计里,只不过,迟迟没开工。
为啥?不是没想过搞,而是技术难啃,资金没着落,国际局势还时不时添乱。
雅鲁藏布江,可不是普通的“江”。
它处在西藏高原的天山之巅,又赶上喜马拉雅地震带,修电站,说一句玩命不算夸张。
冻土、冰雪、高原反应,地质灾害,每一项都能让全世界的大型建筑公司望而却步。
以前想修,却没人敢动真格。
说白了,那时候不是情怀不够,是技术被现实摁在地上摩擦。
这些年中国修桥、建坝、上高原,等的就是技术逐渐攻关,今天终于技术、设备、管理全面成熟,能把这么个庞然大物安然立起来。
一个国家底气有多强,有时候真不能只看GDP。
不信看看钱袋子。
以前,1.2万亿是什么概念?不是天方夜谭,而是镜花水月。
连航母都是刚需都买不起的事,还谈什么超级水电站?中国军费一年1.8万亿都突破了,国产航母都“下饺子”一样冒,预算再怎么长,1.2万亿的水电站资金也凑得齐。
钱是“最大技术”,没钱啥都别谈。
中国这轮清洁能源之战,其实是在抢时间,不是讲情怀。
AI时代来了,发的是电、烧的是煤还是水,决定了国家的科技能不能稳住。
别的不说,一个ChatGPT一天就要嗑掉50万度电,相当于一个美国家庭能用上40多年的电。
这意味着,AI越猛,耗电越癫,中国的电网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火电走老路不现实,全世界的煤都不够烧。
核电中国也没闲着,年初刚一口气批建5座。
现在中国核电机组,102座在建或运营。
目的也直白:增加稳定电源,为转型清洁能源铺路。雅江水电站不是个独立工程,而是这盘大棋的一步子。
新能源汽车已突破3100万辆,照这个速度,2030年破亿辆。
每天靠电力养活,背后的能源消耗就像黑洞。
传统火电,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天然气又指望不得别人。
中国盯上的是自己能稳控制的水电。
雅鲁藏布江偏偏是水电富矿:全球40%的水电潜力在这儿躺着,窝着不用,看着都心痒。
拖到现在才上马,不是舍不得,而是以前没这个底气动。
这下万事俱备,是动手的最佳时刻。
而且,国际环境也巧到极点。
水电站一动工,南面就是印度。
但偏偏这个时候,巴基斯坦和印度刚干了一架,印度不得不抽出重兵死守北线。
实际效果:印度有点有心无力,不可能在边境和中国较真,把更多注意力花在外边也力不从心。
这意味着中印边境线稳定,对超级工程的顺利推进百利而无一害。
有人问,这么大手笔,到底图的什么?
其实,道理就三条:拉动西藏经济、保证财政收入、直接带动就业。
先说投资,1.2万亿全砸西藏,等同在本地搞了一个大号的“超级印钞机”。
光是产业链、基建、上下游,至少能让西藏二十年不用担心经济天花板。
再说发电。
一年发3000亿度电,电费都能上千亿,这可是可以持续流入的“硬核真金白银”。
最后还有就业。
想当初,很多学生毕业后嫌土木工程难混,以后这专业直接躺赢。
将来谁的职业梦想是“参与世界最大水电站”,西藏直接能满足你。
修那么些年,岗位持续不断,谁不心动。
雅江水电站不是单纯发电的“铁疙瘩”,它撬动的,是西藏现代化的“加速键”。
也是中国能源结构的硬实力“升级箱”。
横着对比全球,这一级体量的基础设施投资,没人能跟中国杠。
关键是,这块“水电处女地”,终于走上了开发正轨。
中国清洁能源的大步快跑,AI数据中心、电动汽车、智慧城市,这些庞然用电怪兽都能吃饱喝足。
西藏,不只是雪山和圣湖,更是中国突破能源和高原工程的尖刀阵地。
雅江之水,一边流着电力的澎湃,一边也流着中国下一个二十年腾飞的勇气和想象力。
这一步棋落下,棋盘的局势,注定又要变得不同了。
#致伟大胜利#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