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新闻调查|菲律宾如何破坏南海生态环境

新闻调查|菲律宾如何破坏南海生态环境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7-14 12:59:17 | 点击:9603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新闻调查|菲律宾如何破坏南海生态环境

  新华社记者

  蔚蓝的海水涌向珊瑚礁浅滩,富有层次地变为浅蓝或青绿色,最后却撞到一片与海天风光极不和谐的铁锈上。新华社记者日前在中国南海仁爱礁目击的这一幕大煞风景:一艘建于二战时期的菲律宾军舰已在这里非法“坐滩”25年,船身锈迹斑斑,铁壳多处剥落。

  “菲律宾‘坐滩’舰是这里的一个环保‘毒瘤’。”中国三沙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国林说。而这只是菲方破坏南海环境的一端,还有氰化钠毒鱼、炸鱼等行为,持续荼毒这片海域。

  锈蚀舰“坐滩” 环保“毒瘤”

  仁爱礁本是一片美丽的珊瑚礁,但是在1999年,菲“马德雷山”号军舰毫不顾忌对环境的破坏,冲上水深较浅的仁爱礁西北侧潟湖坡,非法“坐滩”直到现在。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南海生态中心、自然资源部南海发展研究院8日联合发布的《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报告》,军舰“坐滩”过程中对礁盘剧烈撞击、切割和摩擦,致使船舶搁浅轨迹区内珊瑚礁和大型底栖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这艘二战时期的旧舰早已锈蚀严重、破败不堪,菲方还派人在舰上长期驻守。记者在现场看到,其甲板上如棚户区般搭建着一些生活设施。

  “锈、漆、舰上人员排放废油废水、焚烧和弃置垃圾等,持续破坏仁爱礁生态环境。”胡国林说。废旧船舶本应拖回船舶拆解厂处理,但该舰一直“赖”在仁爱礁排放多种污染,对这片珊瑚礁海域的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破坏。

  上述调查报告显示,仁爱礁礁区海水中重金属、活性磷酸盐和油类含量异常升高,最近检测结果显著高于菲军舰非法“坐滩”前的相关历史文献记录。

  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较2011年,仁爱礁礁盘的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总体减少了约38.2%,“坐滩”军舰周边半径400米范围内礁盘的造礁石珊瑚覆盖面积则减少了约87.3%。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杨霄介绍说,老旧舰船对环境的污染在全球多地都引起重视,比如2007年,美国几个环保组织就旧金山湾附近已过了拆除最后期限的军舰群造成的有毒污染起诉联邦政府,美国海事管理局也承认,这些舰船附近水域有毒物质浓度很高。

  “在仁爱礁‘坐滩’军舰的船龄已有80年,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25年,船上还一直有人产生垃圾,这在全球类似舰船污染中是几乎集齐所有元素的典型案例,可以说是极端恶劣的‘毒瘤’。” 杨霄说。

  氰化钠毒鱼 伤十获一

  剧毒的氰化钠,不到一克就能致人死亡。但很少有人想到,菲方渔民居然会用包括氰化钠在内的氰化物毒鱼,对南海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菲《马尼拉公报》去年就此刊发的一篇深度报道说,这项“技术”从美国传来,195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州有人用氰化钠将鱼毒晕并捕捞,一个菲律宾人学会后回国如法炮制,这个方法很快就在菲律宾渔民中传开了。

  “从开始使用算起,超过100万公斤有毒的氰化钠被使用……”菲律宾棉兰老岛国立大学塔威塔威技术和海洋学学院的阿尔巴里斯·塔希勒丁等人2022年在土耳其学术期刊《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指出其骇人规模。

  这篇题为《菲律宾破坏性捕鱼综述》的论文说,有些鱼类因藏身珊瑚等处而难以捕捉,向其喷射氰化钠溶液,可以让一些鱼晕厥后容易被捕捞。但这种方法对鱼群的伤害性极大,暴露于毒液的鱼约有50%会死于急性中毒。

  论文指出,一些菲渔民用氰化钠毒鱼后,最终捕捞的只占暴露于毒液鱼群的约10%,因为他们看中的只是那些色彩鲜艳且能从晕厥中醒来的鱼,能卖给水族馆。

  根据《马尼拉公报》的报道,这些观赏鱼的去向是美国等地的水族馆,但它们通常在几个星期至几个月后也会死亡,因为内脏器官已经受损。要补充这些死亡的鱼,又会开始新一轮“伤十获一”的毒鱼行动。

  还有一些被毒的鱼甚至流向餐桌,成为菲律宾出口的海鲜。上述报道援引海洋保护人士文斯·辛切斯的话说,与水族馆和食品贸易有联系的毒鱼行为在菲律宾多地“仍然在发生”。报道说,如果你喜欢吃某些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鱼,“那你最好小心”。

  毁灭性捕捞 殃及珊瑚

  菲律宾渔民在海中使用氰化物伤害的不止是鱼。“氰化物毒鱼会伤害目标物种和非目标物种,它会破坏为珊瑚提供营养的虫黄藻,引发珊瑚白化。”环保公益组织马来西亚地球之友名誉秘书长玛吉斯瓦里·桑加拉林加姆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珊瑚礁的物理结构仍然完整,但实际上珊瑚虫已经被杀死。”

  桑加拉林加姆提到因拥有丰富珊瑚资源而全球闻名的“珊瑚三角区”,这是一片涉及菲律宾等多国的海域。她说:“我们需要查明氰化物毒鱼在‘珊瑚三角区’的普遍程度,终止这种非法行为。”

  其实,塔希勒丁等人在论文《菲律宾破坏性捕鱼综述》中列出菲渔民广泛使用的三种毁灭性捕捞方式都会损害珊瑚。在毒鱼之外还有炸鱼,曾有海洋保护项目研究估计,大约有7万名菲律宾渔民涉嫌从事爆破捕鱼。菲律宾通讯社2022年报道,一名菲律宾渔民在西萨马省使用炸药捕鱼时当场死亡,另有两人受伤。水下使用炸药爆破对珊瑚礁的破坏性自不用说。

  还有一种方式是“敲珊震鱼”,即用重物敲击珊瑚礁,把鱼赶进渔网,这常常会直接导致大量珊瑚礁碎裂。

  “世界上没有其他哪个地方的珊瑚礁受到如此严重的损害。”由于菲律宾从各个方面对珊瑚礁的伤害行为,公益组织“珊瑚礁检查”曾在一篇报道中援引海洋研究人员唐·麦卡利斯特的感慨。

  杨霄表示,菲律宾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又处于“珊瑚三角区”的关键位置,其种种不良行为严重损害海洋生态。(执笔记者:黄堃;参与记者:刘锴、王晓薇、汪艺;报道员:乔纳森·爱德华)

(责编:王禹蘅、刘洁妍)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防“熊害” 日本将派自卫队协助捕熊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鉴于熊袭击人的事件增多,日本秋田县政府近日已提出派遣自卫队协助捕熊的请求。消息人士说,秋田县定于5日与陆上自卫队签署协议,后者最快可于当天派人支援。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支援行动包括运送并安装...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5日14时40分在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77度,东经100.48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刘亮

四十余年风雪 一代代人追梦

11月1日  “雪龙兄弟”从上海启程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  直奔冰原大陆  一个多月前  “雪龙2”号完成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  四十余年风雪 一代代人追梦  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地球之极留下传奇  策...

宁夏固原“体育大餐”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9月23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

主要产油国宣布12月保持增产节奏 明年初暂停增产

新华社维也纳11月3日电(记者孟凡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12月保持增产节奏,日均增产13.7万桶原油,但2026年前三个月将暂停增产计划。  沙特阿拉伯、...

批准公开虐囚视频的以军检察官被捕

  以色列警方当地时间11月2日晚逮捕了以军前首席军事检察官伊法特·托默-耶鲁沙尔米和马坦·索洛莫什。有报道称,这两人涉嫌在以军虐囚视频泄露事件中妨碍司法公正,并涉嫌提供虚假报告来阻挠内部调查。警方称,这两人涉嫌 “泄密...

哈马斯向土耳其递交备忘录 内容涉及以方违反停火协议

△土耳其外长会见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图片来源:土耳其外交部)  当地时间11月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在当天哈马斯代表团与土耳其外交部长的会晤中,哈马斯向土方递交了一份详细的备忘录,内容涉及停火协...

比太阳亮万亿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于10月29日通过工艺验收。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航拍图  验收专家组由10位院士、8位研究员及教授组成。专家组...

坦桑尼亚爆发游行示威 全境网络中断

总台记者获悉,从当地时间10月29日中午开始,坦桑尼亚全境出现了网络中断的情况。  29日,坦桑尼亚举行大选。部分地区当天爆发游行示威活动,后演变为暴力冲突。坦桑尼亚外交部已向外交使团通报相关情况,称目前形势可控 。(总...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窗口确定 航天员乘组亮相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介绍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  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

2024
07/14
12:59
浏览量: 960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