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深度观察 > 胡乱“贴秋膘” 当心“第四高”

胡乱“贴秋膘” 当心“第四高”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4-09-09 20:41:51 | 点击:3599

“秋风到,贴秋膘。”暑去秋来,不少地方流行“贴秋膘”的习俗,要多吃点肉,把夏天掉的“膘”补回来。但专家提醒,盲目进补、大吃大喝可能会引发高尿酸血症。

近年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趋高,被称为继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三高”之后的“第四高”。什么是高尿酸血症?哪些人群易患高尿酸血症?如何预防?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容易被忽视的“第四高”

随着秋季来临,不少地方流行“吃炖肉、贴秋膘”,专家提醒,摄入过多肉类会增加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特别是很多人原本就尿酸偏高,更要注意均衡饮食,不能盲目“进补”。

高尿酸血症,是指血液中尿酸水平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从事销售工作的李先生平时应酬较多,常常在外喝啤酒、吃海鲜和烧烤。最近一段时间,他感觉自己的关节时不时会有些疼痛,尤其是大脚趾关节,偶尔还会红肿和触痛。到医院一查才发现,血液中的尿酸水平达到510微摩尔/升,超过了420微摩尔/升的正常范围,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

“尿酸是身体代谢嘌呤时产生的一种废物,嘌呤存在于许多食物中,比如红肉、海鲜等,我们的身体也会制造一些嘌呤。”山西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周晓霜说,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通过肾脏过滤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出不足时,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就会升高。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且呈年轻化趋势;2018年—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男性与女性患病率分别为24.5%和3.6%。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殷汉告诉记者,由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日益增多,医院开设了专病门诊。“过去来就诊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多数是中老年人,但现在60%以上是20-40岁的青壮年。”殷汉说。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出现在诊室里。”周晓霜说,刚刚过去的暑假就接诊了不少十几岁的孩子,十八九岁的居多,年龄最小的只有14岁。

“吃”出来的病?

周晓霜介绍说,很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一问起饮食,都是经常喝啤酒、点外卖、吃火锅,大鱼大肉;一些年纪小的患者习惯喝饮料,从小把饮料当水喝。

“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红肉、海鲜和啤酒,会增加体内尿酸的生成,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而含糖饮料不仅会让身体产生更多尿酸,还会干扰代谢,影响尿酸的排泄。”他说。

除了饮食,其他一些不健康生活方式也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原因。

殷汉举例说,他的患者中有不少是IT从业者,像这样的人群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经常久坐、熬夜,而且运动少、喝水少,也不注意控制体重,容易被高尿酸血症“找上门”。

此外,高尿酸血症的发生还与遗传、性别、年龄、肥胖状况、药物使用等多因素相关。

专家表示,一些人可能因为遗传原因而有较高的尿酸水平;男性比女性患病率更高;随着年龄增长,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肥胖会增加尿酸的生成,并且可能会减少尿酸的排泄;某些药物,如利尿剂、阿司匹林、某些降压药等,可能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

“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家族史人群,久坐、高嘌呤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肥胖人群、代谢异常疾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慢性肾脏病患者,都属于高尿酸血症的高危人群,应当予以高度关注。”周晓霜说。

危害不止“痛痛痛”

很多人将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划等号,但事实上,痛风只是高尿酸血症的“冰山一角”。

专家指出,血液中尿酸水平超过正常值时,尿酸盐会在血液中结晶析出,沉积在关节,导致痛风。尿酸盐结晶还会沉积在骨骼、肾脏、血管等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长期的高尿酸血症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病风险。

预防和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关键在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周晓霜建议,高尿酸血症患者和高危人群要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限制含糖饮料和酒精;同时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适量运动、避免熬夜、做好体重管理。

殷汉表示,高尿酸血症可以分为无症状阶段和有症状阶段,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从而疏忽了对疾病的干预,直到关节疼痛了才来就诊,就耽误了早期治疗的时机。事实上,如果体检发现尿酸水平过高,即便没有出现痛风等症状,也应当及时干预治疗。

受访专家还提到,一些患者缺乏科学治疗的意识,疼痛发作时就吃消炎药或输液止痛,疼痛缓解后就一切照常,不去规范治疗,导致病情加重;还有一些患者在服用降尿酸药过程中不遵医嘱,疼就吃、不疼就不吃,都会影响治疗效果,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当定期就诊,遵医嘱科学治疗。(记者马晓媛)

(责编:乔业琼、杨迪)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防“熊害” 日本将派自卫队协助捕熊

 新华社北京11月5日电 鉴于熊袭击人的事件增多,日本秋田县政府近日已提出派遣自卫队协助捕熊的请求。消息人士说,秋田县定于5日与陆上自卫队签署协议,后者最快可于当天派人支援。  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支援行动包括运送并安装...

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央视网消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1月05日14时40分在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77度,东经100.48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编辑:戴萌萌 责任编辑:刘亮

四十余年风雪 一代代人追梦

11月1日  “雪龙兄弟”从上海启程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  直奔冰原大陆  一个多月前  “雪龙2”号完成我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北冰洋科学考察  四十余年风雪 一代代人追梦  中国人的智慧和勇气在地球之极留下传奇  策...

宁夏固原“体育大餐”让中小学生“动起来”

“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9月23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

主要产油国宣布12月保持增产节奏 明年初暂停增产

新华社维也纳11月3日电(记者孟凡宇)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中的8个主要产油国决定12月保持增产节奏,日均增产13.7万桶原油,但2026年前三个月将暂停增产计划。  沙特阿拉伯、...

批准公开虐囚视频的以军检察官被捕

  以色列警方当地时间11月2日晚逮捕了以军前首席军事检察官伊法特·托默-耶鲁沙尔米和马坦·索洛莫什。有报道称,这两人涉嫌在以军虐囚视频泄露事件中妨碍司法公正,并涉嫌提供虚假报告来阻挠内部调查。警方称,这两人涉嫌 “泄密...

哈马斯向土耳其递交备忘录 内容涉及以方违反停火协议

△土耳其外长会见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图片来源:土耳其外交部)  当地时间11月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在当天哈马斯代表团与土耳其外交部长的会晤中,哈马斯向土方递交了一份详细的备忘录,内容涉及停火协...

比太阳亮万亿倍!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通过工艺验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悉,位于北京怀柔科学城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于10月29日通过工艺验收。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航拍图  验收专家组由10位院士、8位研究员及教授组成。专家组...

坦桑尼亚爆发游行示威 全境网络中断

总台记者获悉,从当地时间10月29日中午开始,坦桑尼亚全境出现了网络中断的情况。  29日,坦桑尼亚举行大选。部分地区当天爆发游行示威活动,后演变为暴力冲突。坦桑尼亚外交部已向外交使团通报相关情况,称目前形势可控 。(总...

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窗口确定 航天员乘组亮相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10月30日,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介绍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计划于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乘组3名航天员集体亮相。  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

2024
09/09
20:41
浏览量: 359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谁沧桑了我们的守望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两部门联合开展打击虚假认证专项整治行动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武汉菊香迷人秋意浓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记者体验上门按摩APP:额外支付2000元技师可“过夜”、尺度大得惊人……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罪犯劳荣枝被执行死刑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