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要闻快讯 > 鉴往知来 | 千年古都,文韵悠远迎盛会

鉴往知来 | 千年古都,文韵悠远迎盛会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5-17 15:46:52 | 点击:1080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西安,这座文韵悠远的千年古都再次成为世界焦点。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

西安,古称长安。赫赫宗周、巍巍秦汉、泱泱盛唐……中华文明悠远厚重的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化遗产。

在秦始皇帝陵领略秦统一六国的龙威虎势,在汉长安城遗址感受“红尘四合,烟云相连”盛景,在唐大明宫体味恢弘磅礴盛世之风,在西安城墙体验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博物院考察。

  2022年4月13日,观众在西安博物院参观唐代女立俑。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和古丝绸之路起点之一,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博物馆之城”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西安拥有各类博物馆159座,涵盖历史综合、红色革命、自然科学、民俗文化等40余个类型,每年博物馆参观人数超过3000万人次。到博物馆去,正成为古城新的时尚。

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

大雁塔下,大唐不夜城景区,大唐盛景和现代景观在这里交相辉映。“不倒翁小姐姐”“李白对诗”“盛唐密盒”……唐风元素融合创意与沉浸,大唐不夜城实现了“夜经济”文旅消费聚集发展,今年以来这里游客接待量已超过了2000万人次。

undefined

  西安大唐不夜城(2023年1月2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考察时指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如今的西安,正不断挖掘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探索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汉长安城、唐大明宫等大遗址保护与百姓生活相融共生,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全景式展示唐文化,“唐小妃”“李小白”等文化IP走红……古老的文化遗产与全新的时代元素碰撞出夺目的火花。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这里得到生动实践。

“金色名片”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历史文化遗产,是促进民心相通的使者,是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

2015年5月,古城西安用一场盛唐气派的入城仪式迎接印度贵宾莫迪。随后,习近平主席同莫迪总理共同观看体现中印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的文艺演出《梦长安》。

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以千年“鎏金铜蚕”为佐证,讲述先辈2000多年前开辟古丝绸之路、打开中外友好交往新窗口的壮举。

这条“鎏金铜蚕”1984年出土于陕西石泉县,首尾共计9个腹节,制作精致,造型逼真。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汉代鎏金铜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丰盈润物、执着奉献,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千丝万缕”的联系。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2000多年前,悠悠驼铃在古丝绸之路回响。今天,浩荡壮阔的历史长河为古城西安源源不断注入文化自信,千年丝路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即将举行的中国-中亚峰会将擘画中国-中亚关系新蓝图,让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主笔:孙波、储国强、刘书云、杨一苗

视觉 | 编辑:张爱芳、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陕西分社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董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打好保供“组合拳” 多措并举保障“迎峰度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国将采取多项举措确保今年冬天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在煤炭生产方面,加快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建设,持续做好煤炭供需及价格动态监测分析。10月以来,全国煤炭日均调度产量持续处于1200万吨以上的...

瓜果飘香好“丰”景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繁荣图”

央视网消息:瓜果飘香季,秋粮丰收时。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 冬小麦播种过四成眼下,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四成。其中,东北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期。在黑龙江双鸭山的收粮现...

历届之最!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扩大到120万平方米

11月4日,2025—2026年黑龙江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向公众介绍了今冬哈尔滨的冰雪游玩亮点。  冰雪景区量质齐升  哈尔滨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  哈尔滨冰雪大...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 追平史上最长纪录

  △资料图  随着美国东部时间进入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追平美国史上最长“停摆”纪录。在过去的30多天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僵持不下,在国会参议院的13次投票中均未能通过共和党提出的一项临时拨款...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宪平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宪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徐宪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纪法意识淡薄,对抗组织审...

最高法发布6个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

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为引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强化质量观念,增强底线意识,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最高人民法院11月3日发布6件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马尔代夫卫生部11月1日宣布,当天起对出生于2007年1月1日及以后的人员实施“世代禁烟令”,禁令适用范围包括外国游客。  法新社报道,马尔代夫由此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实施“世代禁烟令”的国家。按英国...

美法院下令政府限期提交食品援助金支付计划

资料图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罗德岛州一联邦法院下令,政府必须在11月3日之前提交一份计划,确保全额支付食品援助福利金,或至少在11月5日之前支付部分福利金。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习近平指出,制定...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12下一页【责任编辑:焦鹏】

2023
05/17
15:46
浏览量: 1080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