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要闻快讯 > “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点茶之美”

“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点茶之美”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8-14 07:38:25 | 点击:3489

五月二十七日,黄巧玲在奥克兰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中展示宋代点茶。受访者供图

“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澹月。”宋代点茶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列,流传千年,是中国茶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在新西兰,黄巧玲加入宋代点茶的传承队伍,建立点茶驿站、传播点茶文化,将中国点茶之美传扬海外。

结缘茶道,传承文化

黄巧玲祖籍广东,饮茶是她日常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移居新西兰后,她偶然了解到宋代点茶网络课招生信息,马上报了名,加入宋代点茶传承班的线上学习。

在新西兰,不容易找到点茶工具。黄巧玲说:“为了不耽误课程进度,我只能先用抹茶茶粉和茶具作为替代。”

初学时,沿袭古法的点茶练习让黄巧玲头疼不已。炙茶、碎茶、碾茶、罗茶、入盏……每一道工序都是对耐力的极大考验。茶粉调膏、击拂技巧、注水手法的练习,对气息控制、感悟能力和个人毅力等方面有极高要求。

为掌握点茶技艺,做到茶汤纯白、沫饽“咬盏经久不散”,黄巧玲勤学苦练。她说:“学习点茶是一个复杂又枯燥的过程。茶粉要精确到零点几克,每个动作都需要重复练习数月,每次练习完都感到手酸无力。是对中国茶文化的热爱,支撑着我坚持了下来。”

3年后,她的点茶技艺和实践达到非遗传承人宋联可撰写的《宋代点茶传承体系》标准。黄巧玲成为宋联可的入门弟子,加入了江苏省镇江市宋代点茶传承团队,成为一名宋代点茶技艺海外传承者。

“师父希望我将点茶文化带到海外。”黄巧玲说。宋代点茶传承团队的使命是“让点茶成为令世界尊敬的中华茶道”,这启发她探索在海外传承中华文化的更多可能。“我计划将来到加拿大生活。如今身在新西兰,我希望将自身所学传递给年轻侨胞,让宋代点茶文化在新西兰得到传承。”

参加新西兰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体验中心的交流活动时,黄巧玲遇到了自己的学生——痴迷于传统文化的胡若鋆。

“老师展示了宋代点茶的工具和步骤,我立即被这种特别的茶文化吸引了。”胡若鋆回忆,宋代点茶激发了她的学习热情。刻苦练习后,胡若鋆正式拜黄巧玲为师,也加入了传承者的队伍。

展示茶道,受到喜爱

2020年,黄巧玲在新西兰筹建了宋代点茶奥克兰驿站,胡若鋆协助管理。她们深入新西兰各个社区、学校展示点茶。精致的茶台、独特的茶艺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侨胞和外国友人。

“这个茶具叫什么名字?”“茶具很漂亮,在哪里可以买到?”每当点茶结束,观众都会饶有兴趣地围着点茶台提出各种问题。胡若鋆说:“遇到特别感兴趣的观众,我们会邀请对方亲身体验点茶。我总会听到‘原来点茶这么难’的感叹,但他们那股认真劲让我感受到大家的由衷喜爱。”

一次活动中,一位新西兰老先生在点茶环节结束时才风尘仆仆地赶到。黄巧玲回忆:“老先生听闻有中国宋代点茶展示活动,特意远道而来,希望能观赏、品鉴。于是,我重新布置茶座,为他点了一盏茶。他品尝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表示不枉来这一趟。”

今年,胡若鋆接到了中国驻新西兰使馆举办的“茶和天下·雅集”活动任务——表演宋代点茶。时间紧迫、演出经验不足让她压力不小。她说:“担心在台上出错,我找老师补了课,又熬夜整理出点茶的文言文资料,翻译为白话文后,再译为英文,希望能从容应对现场观众的提问。”

当天表演结束后,嘉宾上前品茶,纷纷称赞胡若鋆展现的风雅与茶艺。“直到那时,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了。”深感荣幸与自豪的胡若鋆更加坚定了传播点茶文化的决心。

每逢当地学校假期,黄巧玲与胡若鋆都会前往各个学校,开办点茶体验课。“有些外国学生对点茶很感兴趣。每次体验课后,总有不少学生表示想要深入学习点茶技艺。看到点茶那么受欢迎,我打心眼里高兴。”黄巧玲说。

守住根脉,改良创新

“曾有观众好奇地问我,点茶是不是日本的。我解释说,这是中国宋代点茶,并向他介绍了中国点茶与日本抹茶的关系和区别。”黄巧玲说,“近年来,随着多部中国古装电视剧热播,宋代点茶被更多中国观众所熟知。但在海外,宋代点茶的知名度还不高。宋代点茶文化底蕴深厚,我们有责任在海外将其发扬光大。”

每次展示点茶,从服饰妆发、茶座布置到点茶步骤,黄巧玲与胡若鋆都会努力仿古,并穿插讲解宋代点茶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希望现场观众能多感受点茶的魅力。

对于胡若鋆而言,点茶带来的文化归属感,是她坚持学习和传播点茶文化的重要动力。“在海外生活,我常常怀念家乡的文化氛围。老师带我进入了宋代点茶的世界。茶台前几小时的静坐,能让我在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归属感。”她说。

如何拉近海外民众与宋代点茶的距离,是黄巧玲与胡若鋆格外关注的问题。“谈到咖啡拉花,很多人都熟悉。但鲜有人知的是,千年前的中国宋代,点茶中的茶百戏就已将在饮品上作画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黄巧玲说。

“注汤幻茶成诗成画。”仅用茶、水二物便能在茶汤中显示文字和图像,外国观众总忍不住称奇,师徒二人也不断创新。除了写汉字、画山水的传统茶百戏外,她们将毛利文、英文、当地符号等新西兰元素融入茶百戏,拉近与外国观众的距离。

考虑到茶汤口感并不适合所有人,黄巧玲与胡若鋆便努力创新口味。黄巧玲介绍:“击拂打出的茶沫类似于当今茶饮中流行的‘奶盖’。我们正尝试与咖啡师合作,将点茶‘奶盖’与咖啡结合起来,让大众更易接受。”

为进一步提升点茶文化知名度,她们还加入新媒体赛道,开通了小红书账号,上传点茶活动的图片和视频。胡若鋆说:“我们希望通过社交平台,传播点茶文化,让更多人看到中国点茶之美。”(记者 杨宁)


【责任编辑:申罡】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打好保供“组合拳” 多措并举保障“迎峰度冬”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我国将采取多项举措确保今年冬天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在煤炭生产方面,加快产能储备煤矿项目建设,持续做好煤炭供需及价格动态监测分析。10月以来,全国煤炭日均调度产量持续处于1200万吨以上的...

瓜果飘香好“丰”景 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繁荣图”

央视网消息:瓜果飘香季,秋粮丰收时。各地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 冬小麦播种过四成眼下,全国秋粮收获过九成,冬小麦播种过四成。其中,东北秋粮收购进入高峰期。在黑龙江双鸭山的收粮现...

历届之最!今冬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扩大到120万平方米

11月4日,2025—2026年黑龙江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召开,会上相关负责人向公众介绍了今冬哈尔滨的冰雪游玩亮点。  冰雪景区量质齐升  哈尔滨将打造三个面积超百万的冰雪旅游旗舰景区。  哈尔滨冰雪大...

美国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 追平史上最长纪录

  △资料图  随着美国东部时间进入11月4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35天,追平美国史上最长“停摆”纪录。在过去的30多天里,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僵持不下,在国会参议院的13次投票中均未能通过共和党提出的一项临时拨款...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宪平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宪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徐宪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纪法意识淡薄,对抗组织审...

最高法发布6个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

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为引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强化质量观念,增强底线意识,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最高人民法院11月3日发布6件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马尔代夫卫生部11月1日宣布,当天起对出生于2007年1月1日及以后的人员实施“世代禁烟令”,禁令适用范围包括外国游客。  法新社报道,马尔代夫由此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实施“世代禁烟令”的国家。按英国...

美法院下令政府限期提交食品援助金支付计划

资料图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罗德岛州一联邦法院下令,政府必须在11月3日之前提交一份计划,确保全额支付食品援助福利金,或至少在11月5日之前支付部分福利金。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习近平指出,制定...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12下一页【责任编辑:焦鹏】

2023
08/14
07:38
浏览量: 348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