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要闻快讯 > 警惕辱华病毒“大翻译运动”正悄然发生变异

警惕辱华病毒“大翻译运动”正悄然发生变异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4-28 22:02:28 | 点击:835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丛培影 丨 

丛培影 中央团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副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

自2020年以来,新型冠状病毒全球大流行。今年3月以来在网上出现的以抹黑和污蔑中国的“大翻译运动”,俨然成为更加令人厌恶的“网络病毒”,并且在传播错误信息和制造误解中,悄然发生着“变异”,对中国的对外宣传和国际形象塑造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悄然“变异”成演变新特征

在俄乌冲突发生后,国内极少数网友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调侃的言论,被一些别有用心者翻译成乌克兰当地语言,对中乌关系和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一开始,这些恶意翻译只是零散地出现在推特中。不久,核心参与者建立了名为“大翻译运动”的推特账号,每日发布多条精心挑选的、反映网民负面情绪的翻译,翻译的语言也从英文扩大到韩文、日文等。

“大翻译运动”推特账户的建立,使其从零散状态走向了有组织化,其关注人数也由开始的1.8万人增至目前的12.6万人。起初,“大翻译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恶意选取国内少数网友在自媒体上的极端言论,并把这些只言片语放大,乃至固化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在实现了自身组织化后,“大翻译运动”翻译的内容也由原来的自媒体言论逐渐转变为官方媒体、知名媒体新闻之下的网友评论。这些评论是经过蓄意选取的负面言论。这意味着,只要能反映国内网民负面情绪且点赞量高的评论,都会成为其选择的目标。

另外,民众此前对 “大翻译运动”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其主要翻译内容来自国内自媒体。如今,“大翻译运动”翻译的内容不仅来自微信、微博、抖音等自媒体,还有B站、小红书、知乎、豆瓣等年轻人喜欢浏览的互联网社区。而且,目标不再局限于网络评论,甚至扩展到视频弹幕。这可以视为明显的“病毒变异”。

险恶用心是为制造更多反华情绪

“大翻译运动”参与者具备的特征是懂中文、会翻译,却不希望中国变好,共同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制造更多反华情绪。当然,这一群体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有些参与者是单纯对所选取观点的不支持、不认同。有些参与者很早就移民国外并加入外国国籍,希望通过丑化中国的言论,为自己离开中国找借口。有些参与者是典型的“恨国党”,他们不希望中国发展,也不希望中国人生活得更好。

另外,参与者的目的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将自身打造成所谓的“政治观察家”,获取更多社会认可。有的是为了从反华政府和反华势力那里获取绿卡、资金支持及社会认可等。“大翻译运动”潜在的受众在西方,他们中一些人保持着文化上的优越感,心理上难以接受中国快速发展的事实。他们需要通过虚幻的优越感让其感觉更好,而“大翻译运动”正迎合了他们的这一需求。此外,一些对华不友好的西方媒体记者在背后声援“大翻译运动”,不仅对其大肆宣介,还将其视为重要的稿源。

多维度实施澄清与反制

翻译应该成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民众之间交流的桥梁。“大翻译运动”的所作所为却是将翻译变成煽动对立和仇恨的工具,使之成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障碍。事实上,“大翻译运动”做的是损人不利己的勾当。其恶意翻译的内容可能引发所在国的“反华”“排华”情绪,乃至歧视亚裔的现象。参与者自身的亚裔面孔,也会成为当地歧视和迫害的对象。

为遏制“大翻译运动”这种“网络反华病毒”的蔓延,中国需要采取必要的反制措施。从官方层面上,需要依法依规加强对国内网络平台的管理,规范网民行为,加强网络监管,强化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沟通,用事实和数据讲好中国故事。从民间层面上,需要发挥有家国情怀、掌握跨文化交流技巧的留学生和爱国华人华侨群体的海外传播优势,引导其正面宣传真实的中国,努力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编辑:唐玲

【作者:丛培影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宪平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徐宪平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徐宪平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纪法意识淡薄,对抗组织审...

最高法发布6个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

建筑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城市未来和传承。为引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强化质量观念,增强底线意识,充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住有所居,居有所安”,最高人民法院11月3日发布6件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

马尔代夫实施“世代禁烟令” 外国游客也需遵守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马尔代夫卫生部11月1日宣布,当天起对出生于2007年1月1日及以后的人员实施“世代禁烟令”,禁令适用范围包括外国游客。  法新社报道,马尔代夫由此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实施“世代禁烟令”的国家。按英国...

美法院下令政府限期提交食品援助金支付计划

资料图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罗德岛州一联邦法院下令,政府必须在11月3日之前提交一份计划,确保全额支付食品援助福利金,或至少在11月5日之前支付部分福利金。  当地时间11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进入...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 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  习近平指出,制定...

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当地时间10月3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12下一页【责任编辑:焦鹏】

新华时评|为中美关系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

新华社北京10月30日电 题:为中美关系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  新华社记者  国家主席习近平30日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在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之际,两国元首此次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不仅为中美关系...

“反内卷”之下快递价格回升,快递员收入状况是否改善?

阅读提示  相关部门出手整治快递行业“内卷”,快递平均价格出现回升,然而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低价竞争、“以罚代管”现象。专家呼吁企业转变运营逻辑,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转变,重视人力价值,扭转“以量取胜”逻辑。  随着邮政...

场景多、成本降,多重利好!氢能从示范走向规模化 “绿色石油”激活万亿市场

央视网消息:“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具身智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氢能的规模化应用备受关注,氢能产业正以多元场景和快速降本走进生产与生活。未来,随着绿氢成本持续下探、产业链协...

1623.9亿元、263.2万亿元、506亿人次,活跃!“数”看中国经济三季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农业农村部了解到,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夏粮稳产丰收,早稻实现增产,秋粮面积增加,大部分地区光温水条件良好。近期,各地精心组织秋粮收获,目前收获已过八成半。  脱贫攻...

2022
04/28
22:02
丛培影
浏览量: 8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秋色正浓 北京大觉寺千年银杏已至最佳观赏期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习近平会见荷兰首相吕特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铁路迎来“五一”假期客流高峰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孟宪明一行参访曹瑾纪念馆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掘金控股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梁辉先生获评“中关村创业合伙人”高级创业导师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