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守正创新抒情怀 踔厉奋发谱新篇

守正创新抒情怀 踔厉奋发谱新篇

来源:每日新闻网 | 时间:2022-10-17 00:40:45 | 点击:8143

                 《我的家在中国》

(词--姚艳秋 曲-铁源 配器--刘聪 演唱--毕成-mmm-1013.wav--yinpin70.40mb)

001.jpg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编者按: 音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共有的精神食粮,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更是民族根本属性的发扬和传承。音乐具有广泛的独特的社会教育功能,高质量的音乐作品对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倡导性;丰富多彩的精神佐餐,对于讴歌美好新生活,唱响时代最强音,有着巨大的引领性,美好的音乐用生动的音符、精彩的乐章、铿锵的字眼,可以汇聚起歌颂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动力,它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感到愉悦和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人优秀品德的重要工具。美好的音乐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美好的品行修养以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会起到起到独特的作用。音乐作为艺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是生活和心情的调节剂,也是心灵的彼岸和精神的家园。庄重肃穆的音乐使人沉稳如山,轻快活泼的音乐使人飘忽如云,舒缓悠扬的音乐使人心静如水……

002.jpg

姚艳秋,女 1974年出生,辽宁沈阳音乐学院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教26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创作诗歌、散文数十篇,出版各类著作10余部,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策划、导演、主持大型晚会20余场。

004.jpg

多年来,姚艳秋在音乐的艺术殿堂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她运用多年艺术理论积淀和丰富的教学实践探索,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用一个党员忠诚的情怀创作了《我的家在中国》这首气势磅礴的歌曲,厚重爱国,意境深远,得到了学院和业内专业人士的认可,特别得到了著名作曲家铁源老师的首肯,并欣然为之作曲,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毕成老师亲情演唱,轰动一方。不仅展现了姚艳秋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也表达了一个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母亲的家国情怀。

                   《我的家在中国》

  (姚艳秋作词 铁源作曲 刘聪配器 毕成演唱)

翻开历史厚重的扉页

百年沧桑 岁月如歌

苏醒崛起 东方雄狮

铸起丰碑一座又一座


啊!我的家在中国

一代人带领一代人

南湖红船点燃星星之火

前赴后继汇入信仰江河

谱写一曲曲惊天动地的壮歌

 

仰望宇宙浩瀚的星河

两弹一星 惊世杰作

神舟飞天 蛟龙入海

大国重器一波又一波

 

啊!我的家在中国

一辈人传承一辈人

赓续血脉传承初心底色

牢记使命担当历史嘱托

续写一曲曲伟大复兴的凯歌


编后语:音乐是用声音来表达情感与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真正的好音乐不会因为时间而流逝,甚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具价值。姚艳秋的《我的家在中国》这首歌曲通过旋律、曲式、速度、力度表现了爱国主义的艺术构想,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爱国形象,从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并影响着人们的爱国之情,培养人们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等优良品德,让聆听者通过听觉感受到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心境,从而达到一种思想上的共鸣。音乐的声音是特殊的声音,也是文化的声音,更是我们时代的特殊鼓舞者。

003.jpg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姚艳秋的《我的家在中国》这首歌曲彰显了新时代弄潮儿的爱国情怀和对党忠贞不渝、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并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逐步实现。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峥嵘岁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领导中国人民逐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胜利召开的二十大已经吹响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新的赶考之路,让我们赓续血脉,传承初心底色,牢记使命担当和历史嘱托,续写伟大复兴的凯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砥砺前进。


编辑:唐玲

【作者:李淑梅 刘万春 】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安全、健康颇受关注 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

记者11月3日了解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在线阅读量合计超4100万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万次。其中,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载量的10.9倍。  从...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工人日报讯(记者于忠宁)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措施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

养老驿站升级,家政人员暖心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推出“养老+家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区48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纳入“养老+家政”服务网络,增设“家政服务人员爱心角”,家政服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喝口水、歇个脚、充个电。  近日,奔波在城市楼宇间的家...

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10月2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面向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施策。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就业形势保持总体...

前三季度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506亿人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交通运输部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完成35.4亿人次和5.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和5.2...

民生消费添保障!市场监管总局探索推进产品质量分级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分级赋能·品质焕新”——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成果发布活动,着力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产品质量分级实践探索,推动羽绒服产业发展...

2022
10/17
00:40
李淑梅 刘万春
浏览量: 81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