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集数多少不是判断好剧的标准

集数多少不是判断好剧的标准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3-07 13:52:51 | 点击:477

记者 倪自放 济南报道

电视剧行业内近期讨论得比较热烈的一个话题,是三大知名视频平台的其中一家称,未来要将新剧集精简至12集以内,三大视频平台的另一家据传也要跟进,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

但也有消息称,相关视频平台的计划并非“一刀切”,而是将自制剧和定制剧的集数控制在8至12集,单集时长不超过一小时,对于S+级别的大剧,允许拆分为两季制作,但需在第一季立项时提交第二季的完整计划。

当下视频平台剧集集数的现实情况是,8至12集的剧集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比如爱奇艺12集的《隐秘的角落》、腾讯视频8集的《我的阿勒泰》、优酷10集的《新生》等,这些剧集对于平台来说收益不错,观众口碑也不错。但整体上说,三大视频平台目前在播的大部分仍是30至40集的作品,8至12集的所谓“短剧集”所占比例还比较少。

相关消息称,相关视频平台在多个场合宣布要将新剧集精简至12集,主要针对“注水剧”泛滥的问题。

讨论剧集的集数多少合适,首先要明白当下大多数剧集保持着30至40集的原因。

从内容上说,30多集、每集45分钟,最后形成一个20多个小时的长度,经过业界的实践,被认为是一个较为合理的长度,能够较好地展开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观众的关注度相对地能够保证。据了解,美剧不仅有十多集的有线频道播出的作品,较多的还是22集的秋季档美剧,因为美剧每集是60分钟至70分钟,所以为数众多的秋季档美剧总长度也是20多个小时。

从制作模式和产业因素看,国产剧之长,之前甚至有不少50至70集的作品,自有其必然原由。从成本核算看,目前所谓的国产大剧,成本低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已经很少见,大部分都是1亿元左右的成本。从产出模式看,目前国产剧集都是制作完成后卖给播出机构,不管是电视台还是视频平台,1亿元左右的成本不管是独播还是联合播出,买剧成本都算高昂,如果这样数千万元或者上亿元买剧成本,到手里只有十几集,单集成本肯定高得令人咂舌,所以,拉长剧集甚至不惜注水,才可以稀释掉单集的高额成本。

讨论剧集的集数多少合适,以及近几年视频平台对12集左右作品的探索,还要明白所谓“短剧集”出现的背景。

在视频平台近年热播的12集左右的“短剧集”,大部分是悬疑题材作品。应该说,有一定品牌度的爱奇艺“迷雾剧场”12集的模式,是对美剧的学习借鉴,不仅在于故事节奏等方面的借鉴,也借鉴了美剧的篇幅及体量。当然,其中也有对英剧、日剧体量借鉴的痕迹。

英剧、日剧、美剧在体量上,各有不同。英剧走精品化路线的特点最为明显,一季多为3至9集的篇幅,其中以6集的居多。造成英剧整体比较“短”,有产业、传统、创作多方面的因素。在制片模式上,英剧出品方大多是公共服务性质的平台,商业盈利动机相对美剧没有那么强烈;在创作上,英剧编剧大多是一两个人的个性化创作,团队化形式没有那么强烈,适合短剧;在传统上,英剧更偏向于或者拘泥于传统戏剧,对“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戏剧结构遵循得比较严格。

日剧除了大河剧(长篇历史电视连续剧)、特摄剧、SP剧(特别篇)之外,大部分剧集都是周播、以季度为节点,多是12集左右。

美剧较多的是22集左右的秋季档剧集,并不是“短剧集”。一些有线频道拍的美剧多在13集左右,在夏季档播出。

当下12集“短剧集”出了一些好作品,但借鉴学习“短剧集”仍然存在徒有其表的现象,即只是把剧集集数缩短了,制作模式仍没有实现“观众说了算”。

比如,美剧长短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制作模式上,美剧是边拍边播,如果收视或风评不好,就会砍掉一部分,第二季也会更短,甚至没有第二季。如果风评好,第二季可能会进入秋季档,成为20多集的剧集。国产剧学习了美剧12集体量的模式,但在制作模式上,这些剧集还是一次制作完成卖给播出方,或者播出方直接参与制作,根本上都是一次性完成制作,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周播和边拍边播。在制作上不实现“边拍边播”,就无法最快时间实现以风评决定剧集的长短。

判断一部剧是否受到观众青睐,12集或者40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观众匹配优质的内容。

在近年受到好评的“短剧集”中,《我的阿勒泰》是个特例,这部作品原著小说就非常短,做成8集很正常。悬疑题材的剧集,需要强情节支撑,做成10集或12集比较合适,能够完成单纯的一个故事的起承转合,近几年知名的“短剧集”除了《我的阿勒泰》几乎都是悬疑剧就是一个证明。

现实题材大剧、年代剧、历史题材剧,人物关系的铺陈需要较长篇幅,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以及作品的思想性、文学性也需要大量的铺陈,要求这样的作品做成短剧集就是不合适的。70集的《新世界》播出时曾被诟病过于冗长,现在仍有剧迷回头反复观看,人物塑造、细节处理被认为颇有味道。58集的《人世间》、56集的《平凡的世界》被认为是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现在来看仍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40集的《小巷人家》、38集的《六姊妹》充满人间烟火气,让观众很有代入感。剧集长短不是判断一部作品是不是好剧的标准,优质的内容才是标准,脱离作品内容硬要做“短剧集”实无必要。

责任编辑:张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聚焦广交会:不远万里 寻找“中国合伙人”

央视网消息:本届广交会有158个采购团组前来赴会,其中有15个是首次到会。其中一个来自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的新采购团,带来的不只是采购清单,更是一份寻找“中国合伙人”的邀约。 编辑:林涛 责任编辑:刘...

新闻1+1|行政执法乱象,“药到”如何“病除”?

央视网消息: 11月3日,司法部发布《行政执法人员行为准则》,聚焦目前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为执法人员的行为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如何看待这样一份《准则》的发布?突出问题还需要怎样破解?行政执法又...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

记者今天(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企业信用水平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第三季度,  ·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安徽、北京、重庆、天津、陕西。  ·信用指数...

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每日新闻网深圳讯(徐小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技术革命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的竞争与合作模式正迅速失灵,河北慧林智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德龙董事长一行与深圳市黄总、田总、曾总就精细化高端合作进行洽谈,两家企业已不再是简...

执楫破浪济苍生 岁月为证筑丰碑—追忆民营企业家马九虎的传奇人生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张天林 张雯   2025年9月7初,西北罗山脚下,苍松含悲,秋云低垂。数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亲友、同仁、受助者齐聚于此,共同送别一位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精神与大爱的传奇人物——民营企业家马九虎。八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安全、健康颇受关注 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

记者11月3日了解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在线阅读量合计超4100万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万次。其中,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载量的10.9倍。  从...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2025
03/07
13:52
浏览量: 47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