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成为会员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鲜”风拂绿洲 “甜”果出天山——感受南疆特色农业新脉动

“鲜”风拂绿洲 “甜”果出天山——感受南疆特色农业新脉动

来源:新华社 | 时间:2025-09-15 15:54:54 | 点击:241

在帕米尔高原东麓的辽阔绿洲,一场静悄悄却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持续发生。昔日以耐旱传统作物为主的土地上,如今是一排排整齐的芦笋田,工作人员正弯腰穿梭其间,细心查看植株长势、进行田间管理;而在这片阳光充沛的土地上种植了千年的无花果,也正走向全国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8月14日,在新疆阿克陶县芦笋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采摘芦笋。新华社记者 檀易晓 摄

  2024年春天,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如今已是当地芦笋基地技术人员的努尔比耶·艾则孜,第一次见到这种“长得像绿色小树苗”的蔬菜。她好奇地掰下一根,清甜脆嫩的口感瞬间征服了她,“半辈子都没尝过这么鲜的滋味”。

  “后来我把芦笋和羊肉一起炒,又嫩又香,全家都抢着吃。”她笑着说。这种陌生的蔬菜,正悄然成为她与村庄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崭新起点。

  改变,源自江西援疆力量的持续赋能。去年4月,江西援疆团队在当地建立起120亩芦笋试验示范基地。一年多时间,芦笋苗已在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如今基地迎来首个采收季,每天有约1000公斤新鲜芦笋发往香港,亩产值突破7000元,远高于传统作物。

  目前,阿克陶县的芦笋种植面积已扩大至3000余亩。按照发展规划,到2027年,这里将建成全国规模较大的有机芦笋产业基地,让万亩“绿金”在这片边陲沃土上扎根生长。

  产业落地,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当地村民。数据显示,在今年的采收季,基地共吸纳220名村民务工,人均月工资接近3500元。农闲时期,还提供50多个长期岗位,平均月工资3000元,稳稳托起了村民的“幸福账单”。

  玉素普艾买提·玉素因曾经是一名月收入仅1000多元的护林员。如今,他转型为芦笋基地的长期工,月薪达到3500元。“房子新刷了彩漆,家里也收拾得亮堂多了。”他指着焕然一新的安居房,语气里洋溢着满足。

  阿克陶县境内平原绿洲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雨适中,正是露天芦笋种植的理想之地。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徐宏表示:“这里几乎无需应对病虫害,种植成本低。未来我们还计划开发芦笋茶、芦笋饮料,甚至芦笋提取物化妆品,不断提升产业链价值。”

  如果说芦笋是这片土地的“新客人”,那么约百公里外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无花果,则是名副其实的“老住民”。

  村内现存70余棵树龄超过450岁的无花果树,至今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古再丽努尔 吐尔洪家两亩果园中的古树,便是由祖辈亲手栽种。“从我记事起它们就在这里,据说是我爷爷小时候种下的。”她说道。

  然而,这份“甜蜜”的事业曾经充满艰辛。无花果皮薄易烂、极难保存。在没有冷链物流、没有稳定销路的年代,她常常凌晨三点打着手电摘果,再匆匆赶早市卖出,“去晚了,果子就只能烂在手里”。

  转机发生在2020年。江苏援疆团队累计投入1.01亿元,为阿孜汗村量身打造“焕新计划”:修缮基础设施、打通冷链物流、推动农文旅融合,助力无花果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这是7月拍摄于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无花果。(受访者供图)

  数字见证变迁。村党支部书记张雪辉介绍,五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1万元,而2024年已突破1.8万元。

  如今,古再丽努尔家的果园已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体验采摘园,高峰时一天接待800人。“再不用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陪着孩子长大。”她站在果实累累的树下,笑容如阳光般明亮。

  那些曾经难以远行、娇贵难贮的南疆鲜果,如今在援疆力量构建的现代化冷链物流与电商平台助力下,跨越山河、进入千家万户。

  从新引进的芦笋到走出去的无花果,帕米尔高原山麓的绿洲平原正在书写一场动人的农业蜕变。这片曾经偏远的土地,正跃动着产业振兴的强劲脉动,孕育出无限希望。(记者檀易晓、蔡国栋)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第138届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顺利通关入境

9月16日,经广州海关监管验放,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首批进境展品在广州南沙口岸顺利通关入境。这批货物是来自埃及的热水器、洗衣机和空调等家用电器,共计103件、总重6248千克,为历届广交会单批...

“十四五”以来 “三北”工程完成荒漠化综合治理面积超2亿亩

记者今天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重点治理区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历史性转变,在世界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  中国荒漠化土地有2.5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7%,主要...

“鲜”风拂绿洲 “甜”果出天山——感受南疆特色农业新脉动

在帕米尔高原东麓的辽阔绿洲,一场静悄悄却深刻的农业变革正在持续发生。昔日以耐旱传统作物为主的土地上,如今是一排排整齐的芦笋田,工作人员正弯腰穿梭其间,细心查看植株长势、进行田间管理;而在这片阳光充沛的土地上种植了千年的无...

便携式上网产品套路多

时下,能够随时随地上网,成为许多人移动办公或差旅出行的必备条件。由此,体积小、免布线、即买即用的便携式上网设备“随身WiFi”获得越来越多消费者青睐。然而,部分产品出现虚假宣传、强制预存、流量虚标等问题。  “买前客服承...

学习·知行丨总书记牵挂的“桃花源”开出“致富花”

从西藏林芝市区出发,沿318国道一路南行,错落有致的藏式民居映入眼帘,这里便是西藏“桃花第一村”——嘎拉村。  每年3、4月份,嘎拉村全村270余亩桃花竞相绽放,吸引众多游客奔赴这处“世外桃源”。  2025年8月20日...

以军空袭卡塔尔后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到访以色列

△鲁比奥(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4日上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抵达以色列进行访问。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于13日启程访问以色列。出发前,鲁比奥表示,虽然美国对以色列空袭卡塔尔感到“不高兴”,但两国之间的盟友关系不会因此改变...

寻找飘荡的忠魂(视频)

.每日新闻网田洪:《寻找飘荡的忠魂》抗战纪录片集锦  编辑:王明 审核:同期声

中国演员辛芷蕾获第82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6日晚揭晓主要奖项,中国演员辛芷蕾凭借在影片《日掛中天》中的精彩表现荣获最佳女演员奖。  《日掛中天》由蔡尚君执导,辛芷蕾与张颂文、冯绍峰等联袂出演。影片讲述一对昔日恋人分别多年后在南方小城重...

海外观众为啥迷上中国剧

  中国剧在海外市场正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力量。近期,有报道称“C-Drama”(Chinese Drama,中国电视剧)成为海外新热词。在海外社交平台上,“C-Drama”话题下已有数百万个帖子,在东南亚、日韩等地的多个...

美财政部宣布对胡塞武装发动“最大规模”制裁

  △美国财政部大楼(资料图)  当地时间9月11日,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发表声明,宣布将与胡塞武装相关的32名个人和实体列入制裁名单,并点名四艘相关船舶。  声明表示,这是迄今为止美国财政部对胡塞武...

2025
09/15
15:54
浏览量: 24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24集红色主旋律网剧《生死相脉》隆重开机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