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史昆:能吃苦、敢吃苦的“油井神医”

史昆:能吃苦、敢吃苦的“油井神医”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06-19 10:09:19 | 点击:9697

尽管已过去28年,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史昆仍清楚地记得那一幕:1995年,18岁的他第一次来到昆仑山脚下的青海油田报到,就被沙尘暴来了个下马威。

当时,史昆从青海油田技工学校采油专业毕业,被分配到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做采油工人。他跟着师傅齐宪维一起走在采油作业区,突然,一堵土黄色的墙从天边翻滚而来,“瞬间,黄沙包围了我们,白天变成了黑夜,鼻子、嘴巴、耳朵里到处都是沙子,打在脸上生疼”。

更让史昆崩溃的是,当年他第一次巡查油井,就遭遇了井喷。

当天,一口油井采油树的一个闸门出现故障,黑色的石油不断地从井口喷出,想要排除故障,就要有人冲进井场,把井口控制闸门关上。史昆虽然有些害怕,却没有丝毫犹豫,径直冲了进去。

史昆拼尽全力,把闸门关上了一半。齐宪维看着被油弄花了脸的史昆,有些心疼,想要替换他。“就要关上了,我再拼一把!”史昆又冲进井场,闸门终于被关上。走出井场,史昆身上满是黑黑的石油,嘴巴里、鼻子里、耳朵里也是石油,他用棉花沾着汽油抹拭半天才干净。

“当时算‘初生牛犊不怕虎’吧!”史昆笑言。然而挑战接二连三迎面而来,让他不免有些泄气,“这鬼地方怎么待啊!”齐宪维是名女同志,瘦小干练,充满热情和干劲。她鼓励史昆说:“我们胜利油田有位采油工王为民,获得了全国首届中华技能大奖,特别了不起,咱们既然选择来到这儿,就要能吃苦、敢吃苦!”

史昆是山东人,上世纪70年代,他的父亲从一名修青藏铁路的铁道兵转业到青海省工作。史昆说:“柴达木盆地背靠昆仑山,我跟我弟的名字一个叫史昆,一个叫史仑。父亲为我们兄弟两人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我们能在此扎根,向上生长。”

家人的嘱托、师傅的激励,给了史昆动力,让他恢复了信心。

齐宪维是采油一厂有名的采油专家,对油井的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白天上井工作时,史昆就跟着师傅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下班了,史昆就骑着自行车,去井站当面请教作业区的老师傅。读书、绘图、记录数据……日复一日,采油一厂的每个作业区、每个站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渐渐地,“初生牛犊”史昆脱胎换骨般成长起来,特别是练就了“一摸工具就能知道规格型号、一看电流就能判断井下状况、一听声音就能辨别机械故障”的绝活儿。

2003年年初,史昆接手了几口含蜡高、出砂严重的“病井”。他迎难而上,对每口井都做到“看听摸查嗅”,每天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6个多月后,他建立了翔实的油井动态资料库,为每口井都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使“病井”枯木逢春,几年间累计增油800多吨。而后,他的“一井一法、一井一策”在全油田得到推广,同事们佩服地称他为“油井神医”。

“以前采油工维护保养设备操作多,但现在油田生产管理越来越精细化,必须要有对油井进行生产动态管理的能力。”近年来,这名年轻的“油井神医”不断精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

青海柴达木盆地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取样口经常冻堵。他带头设计了防冻取样放空阀,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他还首创“抽油机井生产不正常判断处理法”,在青海油田近2000口井上广泛应用,诊断生产故障准确率达95%。

回想起当初师傅们手把手“传帮带”培养他的经历,史昆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穷的。2014年4月,“史昆职工技术创新工作室”授牌成立,他组建了创新团队,针对油气井生产的关键难题进行技术攻关。他学习团队管理、创新方法等创新技术,争取资金支持、校企合作;同时征集一线生产难题,组织学习培训,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鼓励成员在技能竞赛、生产创新大赛、论文写作中检验和巩固工作成果。

青海油田天然气产区1300余口生产井中,积液井占40%,年影响产气量11亿方。在将近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天气中,史昆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开展了“低气压井智能泡排工艺技术优化及现场应用”项目攻关。如今,平均单井增产50万方,累计节电50余万度,降本增效达到780万元。

2017年至今,史昆团队先后攻克生产难题700余项,取得获奖成果127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16项、国家专利21项,推广成果70余项,创造经济效益1亿多元,包括“低压气井智能泡排工艺技术优化及现场应用”在内的一批成果,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

“只要能吃苦、肯钻研,起步再低也能成功。”一线女采油工黄群是工作室的日常负责人,在师傅的督促和指导下,她多次在生产创新大赛中获奖,创新成果成功申报国家专利,还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成为油田的骨干力量,30多岁就被破格晋升高级技师。

“以前评上高级技师就到头了,现在国家推行‘新八级工’制度,中国石油也推行了九级工技能等级制度,让我成为油田的首席技师和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待遇比以前高了很多,年轻技工更有盼头了。”史昆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他的12个徒弟,目前已有两人获聘两级技能专家,两人获聘为企业首席技师,还有的走上技术管理岗位,成长为生产管理干部。

5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上,史昆获得了中华技能大奖,他感慨地说:“我的成长离不开昆仑山下高原油田这片沃土的滋养,我今后将继续发扬能吃苦、肯吃苦、执着钻研的拼劲,为祖国石油事业贡献一分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记者 李桂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孙晓彤】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每日新闻网深圳讯(徐小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技术革命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的竞争与合作模式正迅速失灵,河北慧林智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德龙董事长一行与深圳市黄总、田总、曾总就精细化高端合作进行洽谈,两家企业已不再是简...

执楫破浪济苍生 岁月为证筑丰碑——追忆民营企业家马九虎的传奇人生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张天林 张雯   2025年9月7初,西北罗山脚下,苍松含悲,秋云低垂。数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亲友、同仁、受助者齐聚于此,共同送别一位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精神与大爱的传奇人物——...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安全、健康颇受关注 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

记者11月3日了解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在线阅读量合计超4100万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万次。其中,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载量的10.9倍。  从...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工人日报讯(记者于忠宁)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措施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

养老驿站升级,家政人员暖心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推出“养老+家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区48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纳入“养老+家政”服务网络,增设“家政服务人员爱心角”,家政服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喝口水、歇个脚、充个电。  近日,奔波在城市楼宇间的家...

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10月2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面向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施策。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就业形势保持总体...

2023
06/19
10:09
浏览量: 9697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