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94岁老战士获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太震撼

94岁老战士获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太震撼

来源:中青网 | 时间:2023-06-24 07:27:07 | 点击:8169

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

  在河南三门峡举办

  19位摄影人

  获第十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

  张崇岫、蒋铎获得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

△张崇岫(左二)

  94岁高龄的张崇岫

  曾是新四军战士

  抗美援朝战地记者

  他将镜头对准了炮火硝烟的战场

  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一段视频看

  张崇岫回忆抗美援朝战场经历↓↓


  胶卷像子弹挂身上

  拿照相机也是战士

  1942年

  13岁的张崇岫参加新四军

  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1948年

  部队又交给他一个新任务

  学摄影

  起先张崇岫不愿做摄影记者

  想直接端枪跟敌人打仗

  后来他发现在战场上端相机

  其实就跟端枪一样

  于是就干起了摄影记者

△志愿军战士跨过鸭绿江

  1950年10月

  张崇岫带着两台相机

  跨过了鸭绿江

  他把装胶卷的袋子

  像子弹袋一样系在身上

△张崇岫在抗美援朝战场

  有人问他

  腰里装着什么武器

  他的回答是:

  “我这个是非常大的手枪”

  志愿军第27军跨过冰天雪地的北部山区,向长津湖战役现场前进,迎战向北推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

  当时胶卷非常珍贵

  张崇岫要求自己每拍一张

  就必须成功一张

  1950年的长津湖战役

  他一共用了3卷胶卷

△1950年12月,志愿军第27军80师向长津湖地区运动。

  △1950年12月,-30℃的条件下,志愿军穿过齐腰深的大雪,向长津湖地区集结。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27军战士们在炮火和风雪中追击敌人。

  △在严寒的长津湖夜战中,志愿军第27军连队机枪手向美军阵地射击。

  △1950年12月,长津湖北部地区外围战斗中,志愿军第27军某部8连战士们拔除敌人最后一个据点,从四面八方攻入新兴里。

  △1950年冬,志愿军第27军80师240团2营4连,在争夺长津湖新兴里大桥战斗中,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连”英雄称号。

  △夺下死鹰岭一个阵地,战士们顺着雪坡直追下去。死鹰岭位于长津湖西南,是一座海拔1500多米的高峰。

  “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

  张崇岫说:

  “搞摄影,胆子要大

  我的胆子就很大

  从不知道怕……哪里枪响,我就往哪凑”

  这张美军士兵向志愿军投降的照片

  是张崇岫在美军混乱撤退时拍下的

  “子弹、炮弹都没停

  我不下去拍

  就抓不到这个场景了”

  △1951年5月,朝鲜江口洞,美国陆军第24步兵师坦克队士兵向志愿军第20军59师战士举手投降。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张崇岫总是冒着枪林弹雨

  冲在最前线

  △1951年5月,志愿军第20军59师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沿华川至汉城公路英勇前进。

  △1951年,志愿军战士们涉水强渡在敌人重炮封锁和重兵把守下的昭阳江。

△1951年5月,志愿军在炮火掩护下,突入敌人阵地。

  △1951年,志愿军第20军战士们在昭阳江北岸顽强阻击敌人的进攻。

  △1951年夏,志愿军第20军战士冒着炮火,向敌人发起冲锋。

  一套4张纪念邮票

  两张都是他的摄影作品

  这是1952年发行的一套邮票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

  在一套4枚邮票中

  有两张邮票的画面

  都选自张崇岫的摄影作品

  《涉江追击敌人》

  原图记录的是1951年7月

  志愿军第20军的将士们

  冒着炮火涉水强渡昭阳江

  《胜利会师》

  原图记录的是1950年12月

  长津湖战役胜利后

  志愿军第20军59师侦察队

  与朝鲜人民军在咸兴港会师

  在硝烟弥漫的抗美援朝战场

  张崇岫拍摄了

  上千张战地照片

  他以无畏的勇气

  超常的胆识

  娴熟的摄影技术

  拍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

  英勇作战的英雄群像

  记录了抗美援朝战争

  十分珍贵的历史瞬间

  留下了永久的影像见证

  他是一名战地记者

  更是一名老兵

  70多年过去了

  照片里的故事永存、精神不灭

  来源:央视军事综合CCTV-7《戎装》、中国摄影家协会网

原标题:94岁老战士获终身成就奖!他的作品太震撼

责任编辑:白珂嘉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每日新闻网深圳讯(徐小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技术革命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的竞争与合作模式正迅速失灵,河北慧林智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德龙董事长一行与深圳市黄总、田总、曾总就精细化高端合作进行洽谈,两家企业已不再是简...

执楫破浪济苍生 岁月为证筑丰碑——追忆民营企业家马九虎的传奇人生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张天林 张雯   2025年9月7初,西北罗山脚下,苍松含悲,秋云低垂。数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亲友、同仁、受助者齐聚于此,共同送别一位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精神与大爱的传奇人物——...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安全、健康颇受关注 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

记者11月3日了解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在线阅读量合计超4100万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万次。其中,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载量的10.9倍。  从...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工人日报讯(记者于忠宁)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措施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

养老驿站升级,家政人员暖心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推出“养老+家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区48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纳入“养老+家政”服务网络,增设“家政服务人员爱心角”,家政服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喝口水、歇个脚、充个电。  近日,奔波在城市楼宇间的家...

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10月2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面向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施策。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就业形势保持总体...

2023
06/24
07:27
浏览量: 816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