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强化责任勇担当 脱贫攻坚践初心

强化责任勇担当 脱贫攻坚践初心

来源:中国报道 | 时间:2021-03-01 14:37:09 | 点击:1274

宁夏海原县盐池村驻村第一书记贺党立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1-01-27 09:32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李毅报道)贺党立,男,汉族,1972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文化程度,2020年3月22日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任命为甘盐池管委会盐池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认真梳理全村各类矛盾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抓人促事”的工作思路,凝聚合力强班子,转变作风管党员,追求实效抓工作,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盐池村为脱贫销号村,辖11个自然村,农业总人口694户2504人,全村现有党员45名。常住户436户1769人,有建档立卡户352户1373人,盐池贫困村2018年底摘帽,2019年底有未脱贫户2户11人,贫困发生率为0.23%。目前,剩余2户11人已脱贫,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初步测算,2020年底人均纯收入将达10260元。

一、落实责任,凝心聚力强组织任职伊始,贺党立同志把摸清村情当做首要任务,深入走访群众、召开党员会、村组干部会、群众代表会、帮扶责任人会,广泛征求意见,准确掌握村情,切实查找制约盐池村发展的症结,明确了“盐池富不富,关键看支部”的工作方向。抓实制度建设,规范干部行为。通过村民代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民主商议,结合盐池村发展现状和支部建设情况,详细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从制度上对村干部进行规范管理。抓好3支队伍,切实发挥功能。对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村民小组长严格管理,明确分工,按照工作内容及要求抓好任务落实,并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及时通报,真正实现了工作有分工、分工有执行、执行有效果。

二、保障民生,多措并举强实效工作中,贺党立同志常说“只说不干假把式,党员干部要树好形象,承诺百姓的事情一定要做实做好”。带领本村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双学双强”,大力改善民生事业。他积极协调帮扶单位自治区科协专项资金15万元,安装29.48KW单晶体分布式组合光伏发电设备一套,不仅保障盐池村部办公用房采暖设备正常运行,极大缓解村部供暖资金的短缺问题。争取自治区科协科技教育专项经费5万元,支持甘盐池中心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争取自治区科协专项经费7万元,建设盐池村示范科普社区,提高盐池村民科学素质;争取种植业补贴专项资金44.8万元,扶持油料、玉米、禾草等高质量发展;争取棚圈建设专项资金18.4万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设标准化棚圈31座;争取到移民新村后续发展帮扶资金120万元,用来支持盐池村维修15公里的生产砂化路,改善生产条件;争取安全住房专项资金20.5万元,解决8户常住户安全住房人均面积不达标问题,盐池村移民新村危房清零;曹家山、石沟、南山安置点三处山洪沟治理项目完工,新改建卫生厕所200户……这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让老百姓的利益切实得到了保障。

三、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强产业为了实现贫困户脱贫增收,贺党立同志大力推进“两个带头人”工程,共在盐池村培育1名党组织带头人和4名致富带头人,直接带动235户418人增收。同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按照“村集体+合作社+农户”模式,动员全村555户1907人建档立卡户参与成立盐池村经济合作社。用好用活村级集体合作社项目及专项产业发展资金100万元,改造利用搬迁张寨村废旧学校,重点以能繁生猪养殖为主,以致富能人承包经营方式,每年向村集体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群众谋利益。发挥盐池传统养殖特色优势,在唐坡村新建12户养殖棚圈,鼓励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四、整村推进,帮扶入心强动力贺党立同志经常告诫村干部,“盐池村是一个集体,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盐池村西队建档立卡户马治海,个人脱贫致富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贺党立同志得知后,多次上门做动员工作,同马治海一起研究致富门路,结合家里实际和妻子厨艺优势,马治海动员下决心在本村开设饭馆,2020年增收近2万元,人均收入过万元,进一步提升了增收致富信心,本人也于2020年10月份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2020年9月29日,在盐池村南山自然村查看农户抢收油菜籽情况。

了解高岘自然村贫困户王世东“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在盐池村泉沟自然村了解建档立卡户吴国栋猪羊养殖及技术需求。

与包村干部李凯华(左一)、村支书邓海林(右一)看望原村支书谢玉山,征求2021年盐池村振兴发展建议。



【作者:李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工人日报讯(记者于忠宁)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措施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

养老驿站升级,家政人员暖心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推出“养老+家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区48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纳入“养老+家政”服务网络,增设“家政服务人员爱心角”,家政服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喝口水、歇个脚、充个电。  近日,奔波在城市楼宇间的家...

今年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10月29日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国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面向重点群体就业精准施策。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5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8%,就业形势保持总体...

前三季度我国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506亿人次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交通运输部10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完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506亿人次,同比增长3.1%。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完成35.4亿人次和5.8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6%和5.2...

民生消费添保障!市场监管总局探索推进产品质量分级

央视网消息:据市说新语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市场监管总局指导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分级赋能·品质焕新”——平湖市羽绒服产品质量分级成果发布活动,着力强化区域品牌建设,加快推进产品质量分级实践探索,推动羽绒服产业发展...

工信部通报!这42款APP及SDK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央视网消息:据工信微报微信公众号消息,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习近平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蔡奇参观展览  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7日上午前往故宫博物院,参观“百年守护——从紫禁城到故宫博物院”展览。  中...

2021
03/01
14:37
李毅
浏览量: 127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