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人口变化代表了什么?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人口变化代表了什么?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3-11-21 14:33:30 | 点击:8451

原标题:武汉、东莞、杭州跻身超大城市,合肥、苏州成为特大城市——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上新”

安徽合肥园博园设置38个城市展园,展示不同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园林建筑风格,吸引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解 琛摄(新华社发)

第二十一届中国(苏州)电子信息博览会日前在苏州工业园区举办。图为观众在博览会上体验5G+元宇宙游戏。张 锋摄(人民视觉)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有了新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其中,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武汉城区总人口达到1080.64万,杭州城区总人口达到1002.1万,跨上1000万人的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650.4万,苏州达到500.08万,迈过500万人的门槛,成为特大城市。

城市人口变化代表了什么?为啥这些城市人口规模在增长?请看本报记者的报道。

5座城市实现“升级”

——全国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达到19座,长三角总数超过珠三角

根据《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以下简称“年鉴”),2022年共有5座城市实现“升级”,分别为武汉、东莞、杭州、合肥和苏州,全国城区总人口在50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到19座。

从区域看,实现“升级”的5座城市中,有3座在长三角地区。至此,长三角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数量达到了5座,分别为上海、杭州2座超大城市,以及南京、合肥、苏州3座特大城市,占全国超大特大城市总数量的1/4。

人口分布更密集的珠三角地区,在超大城市数量上仍具优势,共有深圳、广州、东莞3个城区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

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主要缘于人口流动。此外,区划调整也是城市人口数据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苏州跻身特大城市,就有这方面的原因。由于代管4个县级市,苏州过去城区常住人口一直没能突破500万。近日,苏州工业园区调整了城乡划分代码,将其人口纳入苏州城区人口之列,助推苏州城区常住人口突破500万,跻身特大城市。

未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望进入这份名单?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超大城市方面,西安(928万)最有望在未来跃升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方面,南宁、厦门、太原、贵阳、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和常州等城区人口介于300万到500万之间大城市,均有望晋级特大城市。

一座城市的人口数据变化,是城市经济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本报记者表示:“以长三角为例,长三角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一体化程度较好且在市场化机制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都走在前列的地区。特别是杭州、苏州等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有关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超大特大城市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97%的城市GDP实现同比增长,GDP超5000亿元的城市有24个。其中,超大城市GDP平均增速最高,为7.2%。

这些城市为啥能把人留下?

——落户门槛降低,产业集聚增加就业机会,公共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此次实现“升级”的城市,都是近年来人口大量涌入的“明星城市”。

以杭州为例,从2020年起,杭州每年人口净流入数量均超过350万人,并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2年,杭州市人口净流入量位居长三角第一、全国第二。

这些城市为啥能吸引人、留住人?

政策鼓励,降低落户门槛——

今年3月,杭州发布新一轮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将落户门槛进一步放宽,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凭且年龄在35周岁以下、缴纳社保即可落户。除杭州市区外,浙江其他城市也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江苏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确保外地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标准统一。此外,武汉、东莞、合肥、苏州4城也在近年放宽了落户限制,吸引人才流入。

经济总量扩大,产业加速集聚,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

武汉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城市第一,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70万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9家在汉投资、设立机构,形成了5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吸引了大量“新市民”。民营企业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截至目前,东莞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超160万户、居全省地级市第一,9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超9成为民营企业。杭州则抓住机遇,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快速发展,以数字化赋能城市能级跃升。合肥的“量子大道”坐落着量子领域上下游关联企业20余家,合肥市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的12.1%,位居全国第二。苏州的纳米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高端纺织3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数量约占全国的1/15。得益于活跃的市场氛围和就业环境,这些城市对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城市基础设施改善——

近年来,许多高级别赛事在长三角城市举办。例如,今年成功举办的亚运会对杭州的城市知名度打造和城市品牌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带动了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经过几年建设,杭州快速路总里程突破480公里,建成开通地铁重建道路114条,投产6个保亚运变电站。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升级也吸引了更多人口。

城市能级提升有何益处?

——享受更多政策红利,公共资源配置提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在多个城市规划中可以看出,从大城市到特大城市再到超大城市,吸纳人口已成为多个城市的发展目标之一。城市能级提升,有什么益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表示,成为特大城市,城市人口聚集会带来规模效应,公共服务配置起来更有效率,居民生活更舒适、环境更宜居、生活更安心。另外,城市可以聚合更多的创新要素,引发新一轮创新,并形成螺旋效应,推动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不断升级。

对城市发展来说,特大城市是一个重要门槛。进入这一行列,还意味着可以享受更多政策红利。

以正在推进的城中村改造为例,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成为超大特大城市,意味着在城中村改造方面获得了政策助力。

专家认为,通常来讲,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城市能级提升后,医疗、教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资源配置往往会得到相应提升。比如,近年来实现城市能级提升的常州,已经拥有多条地铁。

是否为超大特大城市,还关系到都市圈的建设资格。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年公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

张建平表示,超大特大城市的人口集聚和产业集聚功能较强,对整个区域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珠三角的3个超大城市中包含两个一线城市,再叠加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带来的政策红利,孕育出了多个行业龙头企业,对人才和资本的吸引力不断上升,资源配置能力持续增强,进而进一步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

这些有助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让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到提升人口规模的重要性。但是,成为超大特大城市,也面临挑战。冯文猛表示,随着城市城区人口的增加,应注意避免出现大城市病,防止资源要素价格飙升,特别是对于新市民在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城市要做好规划和对接。 (记者 徐佩玉)

【责任编辑:韩雅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

记者今天(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企业信用水平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第三季度,  ·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安徽、北京、重庆、天津、陕西。  ·信用指数...

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每日新闻网深圳讯(徐小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技术革命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的竞争与合作模式正迅速失灵,河北慧林智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德龙董事长一行与深圳市黄总、田总、曾总就精细化高端合作进行洽谈,两家企业已不再是简...

执楫破浪济苍生 岁月为证筑丰碑—追忆民营企业家马九虎的传奇人生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张天林 张雯   2025年9月7初,西北罗山脚下,苍松含悲,秋云低垂。数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亲友、同仁、受助者齐聚于此,共同送别一位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精神与大爱的传奇人物——民营企业家马九虎。八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安全、健康颇受关注 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

记者11月3日了解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在线阅读量合计超4100万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万次。其中,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载量的10.9倍。  从...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工人日报讯(记者于忠宁)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措施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

养老驿站升级,家政人员暖心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推出“养老+家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区48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纳入“养老+家政”服务网络,增设“家政服务人员爱心角”,家政服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喝口水、歇个脚、充个电。  近日,奔波在城市楼宇间的家...

2023
11/21
14:33
浏览量: 845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