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人物·访谈 > 中国外贸亮点频现,助力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

中国外贸亮点频现,助力全球贸易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4-01-15 09:50:53 | 点击:9485

周密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在充满压力和挑战的2023年,中国作为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依然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在2022年首次突破40万亿元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2023年,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增至41.76万亿元,预计将连续第7年保持全球第一,为支持全球供应链稳定和疫后经济复苏作出了不可或缺的积极贡献。

国际贸易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各方通过贸易获得更具经济优势的商品,满足自身的生产和消费需求。对于贸易大国而言,因为与全球各国有着紧密的经贸联系,其贸易数据的上升或下降,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2023年,中国进出口在四个季度中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第2-4季度都在10万亿元以上,第4季度的10-12月同比增速逐步加快,在12月创造了中国月度进出口额的最大值3.81万亿元。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大为全球贸易注入了更强动力,与中国建立和强化贸易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更为稳定的增长。

2023年1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取消了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企业探索和参与国际贸易的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记录的外贸经营主体首次突破6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就有55.6万家。民营企业自主性强,经营决策灵活,善于把握市场机遇。2023年,民营企业合计进出口额达到22.36万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整体的增速,在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也同比提升了3.1个百分点,达到了53.5%。

“一带一路”共建国与中国的贸易联系更为紧密,各方间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贸易协定“软环境”优化升级,为贸易增长创造了良好条件,而民心相通则成为贸易稳定发展重要的信心来源。2023年,中国与共建国的贸易额接近20万亿元(19.47万亿元),同比增长2.8%,占到中国对外贸易额近一半(46.6%)。中国与共建国之间的贸易显著增强了各方抵御全球风险冲击、增强供应链韧性的能力,也为以中间品贸易为代表的各方贸易关系的改进,提升各方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创造了良好条件。以共建国相对集中的拉美和非洲两大区域为例,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包括农林渔产品在内的商品对华出口和机电产品的自华进口,为各国提供了有效的发展支撑。2023年,中国对拉美和非洲的进出口分别为3.44万亿元和1.98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8%和7.1%,成为贸易的热点区域。

在传统商品之外,包括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在内的出口商品“新三样”是2023年中国外贸的明星。中国全年这三类商品的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6万亿元。进口国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需求是进口增长的动力,而中国在产能规模、持续供应能力和产品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匹配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供需双方一拍即合,为新三样的出口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国企业获得了较快的业务增长,进口国则得以缩小在绿色基础设施、技术和产品等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为以协同互利为基础推动多双边相关规则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尽管2023年中国进口比上年下降0.3%,但仍有17.99万亿元,预计还会保持在第二位置。包括能源、金属矿砂、粮食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较快增长,展现出了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需求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的市场需求成为能源、资源出口国更为重要的支撑。2023年,中国全年进口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能源产品量同比增加超过四分之一(27.2%),进口铁、铝等金属矿砂同比增长7.6%。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23年10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23年,全球原油和非油大宗商品价格将分别同比下降16.5%和6.3%,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中国相关产品进口量增长对进口额的影响。

2024年,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全球贸易预计还难以重新进入稳定增长轨道。但应该看到,全球贸易发展的韧性强,除了传统贸易供应链网络优化和新贸易伙伴或经营主体参加贸易所带来的增长空间外,技术和模式创新所产生的贸易机会同样值得关注。中国在支持贸易发展上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持续的行动。在尊重多边贸易体系、积极履行承诺的同时,中国正与更多的贸易伙伴持续增强相互信任联系,为包括数字贸易在内新的贸易活动探索建立贸易协定等机制性保障,而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也会为各方更充分地用好资源、降低贸易成本提供更多可能,为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编审:唐华蒋新宇 张艳玲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

记者今天(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61.66,企业信用水平保持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第三季度,  ·信用指数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安徽、北京、重庆、天津、陕西。  ·信用指数...

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共同的目标

每日新闻网深圳讯(徐小芮):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重塑、技术革命浪潮奔涌的今天,传统的竞争与合作模式正迅速失灵,河北慧林智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张德龙董事长一行与深圳市黄总、田总、曾总就精细化高端合作进行洽谈,两家企业已不再是简...

执楫破浪济苍生 岁月为证筑丰碑—追忆民营企业家马九虎的传奇人生

每日新闻网讯 作者张天林 张雯   2025年9月7初,西北罗山脚下,苍松含悲,秋云低垂。数千名来自社会各界的亲友、同仁、受助者齐聚于此,共同送别一位用生命诠释企业家精神与大爱的传奇人物——民营企业家马九虎。八

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

  11月3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宣布计划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业务需要。香港特区政府欢迎亚投行的决定,并表示会全力协助亚投行进一步推动亚洲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

安全、健康颇受关注 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

记者11月3日了解到,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标准下载量、在线阅读量合计超4100万次,比去年前三季度增加近900万次。其中,国家标准下载量超1700万次,是去年前三季度下载量的10.9倍。  从...

不同地域、独具特色、历史悠久 中国6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获授牌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中国6项遗产获粮农组织授牌。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 保护生物多样性此次获授牌的我国6项农业文化遗产身处不同地域,独具特色。河...

11月起施行,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注意!2025年11月起  将有一批新规施行  涵盖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  快看看哪些将影响你我生活  ↓↓↓  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  11月10日起,年满13周岁女孩免费接种2剂次双价HPV疫苗。  自...

全球最大、全球首台!中国海上风电加速挺进深远海

日前,我国自主研制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成功并网发电,全球首台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机安装完成。中国海上风电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加速挺进深远海!  全球最大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10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26...

鼓励中小学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

工人日报讯(记者于忠宁)记者近日从教育部获悉,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阶段性特点和突出问题,教育部日前发布10条措施,其中包括鼓励每周设置一天“无作业日”等。  “有效缓解学生考试升学焦虑”措施提出,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严...

养老驿站升级,家政人员暖心

今年,北京市东城区创新推出“养老+家政”一体化服务模式,将全区48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纳入“养老+家政”服务网络,增设“家政服务人员爱心角”,家政服务人员可以在这里喝口水、歇个脚、充个电。  近日,奔波在城市楼宇间的家...

2024
01/15
09:50
浏览量: 948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专访“当代郑和”刘建军的精彩人生故事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雪落倾歌·王圣松 | 河上有风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留住精气神 弘扬正能量 — 写在刘宏新书出版之际

《路》-文集前奏曲

《路》-文集前奏曲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