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精心守护33座风雨廊桥

精心守护33座风雨廊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时间:2024-07-15 16:44:53 | 点击:4235

  湖南益阳安化县东坪镇的马渡桥。
  本报记者 杨 迅摄

  我国即将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文物安全再次牵动公众的心。

  近期,国家文物局发出紧急通知,加强主汛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地及时采取措施,守护汛期文物安全。在湖南安化,当地组建文物防汛抗洪队伍,守护33座风雨廊桥;在安徽黟县,党员干部提前摸排古村落重点建筑;在江西瑞昌,引入的硬件设施提升文保工作效率……

  汛期文物保护工作依然紧迫。将防灾措施想在前头、救灾工作落在实处,就一定能织密安全防护网,让更多文物古迹平安度汛。

  ——编  者  

  

  风雨廊桥,是交通要道上逢水架设的交通设施,供过往行人歇脚、避风、躲雨。湖南益阳安化县现存的33座风雨廊桥,分布在17个乡镇。河道上一座座秀美的风雨廊桥,构成独特的风景线。

  6月下旬,安化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溪流水位大幅上涨。面对汛情,安化县及时采取措施,33座风雨廊桥得以平稳度过这轮强降雨。

  未雨绸缪提前修缮

  顺着资江支流麻溪,来到江南镇,眼前出现的廊桥,就是永锡桥。永锡桥至今已有146年历史,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安化县历史最悠久、体量和形制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风雨廊桥。

  “桥身为长廊式通道,全部采用榫卯结构,不用一颗铁钉,桥面用木板铺成,两旁有双边木凳供行人休息,桥身两侧都是竖式木栏杆,一些桥旁还会设立记事碑。”安化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谭寒晖介绍。

  7月1日,江南镇12小时内降雨量超过330毫米,永锡桥下麻溪水位暴涨。谭寒晖向记者展示当时拍的视频,浑浊的洪水滚滚向前。令人欣慰的是,永锡桥此次有惊无险,安然无恙。

  提前预防,注重桥梁日常养护是关键。汛期来临前,安化县就对33座风雨廊桥定期开展巡查,建立台账、立行立改。进入汛期,安化县文物部门组建文物防汛抗洪队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与气象、水利等部门及时共享信息。

  “此次风雨廊桥安全度汛,一个重要原因还在于安化县提前申请了修护资金,对桥梁进行了大量修缮工作,未雨绸缪。”安化县网信办主任李永红说。

  “国保单位7座、省保单位10座、县保单位16座。”说起安化县的33座风雨廊桥,湖南城市学院梅山文化研究所所长李翔如数家珍,“风雨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有机融合,是地标建筑,也是传播文化的长廊。安化县为风雨廊桥分批次建立‘四有’档案(有保护范围、有标志说明、有记录档案、有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为国保、省保风雨廊桥聘请看护员,24小时看护。”

  村民自愿守桥护桥

  “大家仔细一些,一定要清理干净。”经历暴雨和洪水后,江南镇锡潭村近日组织村民对永锡桥周边进行清淤打扫。一大早,锡潭村村民陶建平就开着自己的拖拉机,带着大铁锹来清扫,共清运了10多车淤泥和垃圾。

  锡潭村村支书陈水芝说,当地有一支志愿服务队,专门守护风雨廊桥。自6月21日以来,200多名村民和村干部自发参与守桥护桥,并对永锡桥和上游河段进行巡护。

  “雨水多时,上游冲来树枝等杂物,冲击力大,必须想办法清除,并将横在桥墩的杂物打直,减轻其对桥墩的冲击力。”陈水芝说。

  “风雨廊桥的守桥人是从村民中推选出来的,公正诚实,有责任心。”陈水芝说。安化县盛产黑茶,自古以来,当地茶商云集,风雨廊桥桥头设有桥亭,有专人向过路人免费提供茶水并看护桥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守桥的传统。

  陶社群是永锡桥的志愿守桥人,祖上三辈都是守桥人。从1997年开始守桥,陶社群每天都会来桥上打扫卫生、来回巡桥。

  “洪水来的时候,永锡桥的大半个桥墩一度被淹没了。”陶社群说,尽管如此,自己还是和丈夫冒着大雨坚持来到桥边,紧盯水位,随时报备,并和志愿者一起清理淤泥。

  另一名守桥志愿者陶群妹从事电商工作,经常穿过风雨廊桥去送货。“小时候上学总经过风雨廊桥,晚上在桥上玩捉迷藏,月光洒在桥面上的场景,到现在都记忆深刻。家乡的桥能留下来很珍贵,我愿意为保护廊桥出一份力。”陶群妹说。

  实时监测及时清理

  从永锡桥出发,顺着清澈的槎溪行进,约1小时车程,便来到另一座风雨廊桥东坪镇马渡桥。

  马渡桥建于1917年。本轮强降雨期间,东坪镇政府在马渡桥两侧拉起警戒线,安排专人轮班值守,实时监测沿河汛情。

  “雨下得越大,护桥就越紧迫。我们在桥边设立了8个摄像头,能在手机上进行监测,一有紧急情况,就会随时报告。”马渡村驻村干部张权说,汛情期间,由村支书、驻村干部和联村干部组成3人小组,8小时一轮班,对大桥进行轮巡。

  90后驻村干部张劲夫和卢嘉俊,是3人小组的另外两名成员,汛情期间就坚守在这里,周末也不回家。张劲夫回忆,7月1日,当地下起大雨,他们用铁锹和长杆清理河道中堵塞的杂物和淤泥,便于河道排洪,减轻桥梁的压力。“看到大桥安然无恙,心里觉得很踏实。”卢嘉俊说。

  马渡村因桥得名,村支书廖建毅说,村里计划将马渡桥桥头的百年祠堂改建成关于风雨廊桥的展览馆。“守护风雨廊桥,也是守护乡愁和文化根脉。”廖建毅说。

  当前,防汛仍然处于关键期,益阳市文物部门严阵以待。今年以来,益阳市从汛前强排查、汛期强值守、汛后强保护3个方面开展工作,发布全市文旅领域防汛抗灾工作日报,对文物建筑因强降雨出现漏雨等安全隐患的,召集文物专家制订抢险加固方案。经市县两级文物部门共同努力,目前益阳市不可移动文物未发生因降雨造成损毁、垮塌的安全事故。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5日 1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层林尽染 黄河岸畔“上新”初冬调色盘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黄河岸畔的初冬“颜值”再度飙升。黄河碧波荡漾,与岸边的红土林共同构成一个天然调色盘。空中俯瞰,金黄的林木或立于水岸或探于波中,蜿蜒的道路、横跨的桥梁点缀其间,将自然野趣与人文痕迹巧妙融合,为大地晕染出灵...

大语言模型仍无法可靠区分信念与事实 为高风险领域应用敲响警钟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在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提醒:大语言模型(LLM)在识别用户错误信念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仍无法可靠区分信念还是事实。研究表明,当用户的个人信念与客观事实发生...

网购退货乱象倒逼商家出“奇招” 巨型吊牌能否整治“穿完就退”

正值“双11”电商大促,近日,一则“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巨型吊牌是电商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设计的商品标识,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偏硬材料制作,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进而降低消费者上身外出后申...

“肝脆蒜了”爆火!这种吃法,不仅好吃还不伤身?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在尝试一种很特别的吃法——被称为“肝脆薯了蒜了”。  视频中,博主们将搭配好的食物一口咬下,表情夸张地表示“上头”“绝配”。不少人跟风尝试过后,都表示解锁了“神仙吃法”。还有一些博主称,其实这种吃...

习近平同萨摩亚国家元首图伊马莱阿利法诺就中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萨摩亚国家元首图伊马莱阿利法诺就中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李强同萨摩亚总理拉乌利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萨摩亚独立国国家元首图伊马莱阿利法诺互致贺电,庆祝中萨两国建交50周年...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 如何影响你我?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这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养老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一致,扩大至全国,试点期...

黄历解读实为带货铺路 专家:平台应加大审查力度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今日宜求职,穿蓝色上衣能提升成功率……”“今日不宜出行,换上我发你的五行壁纸,破霉运”“加入粉丝群,可进一步获取专属运势分析”……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一类自称“电...

“开板”迎客!一季到四季、小众到大众 冰雪运动边界拓展释放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的逐渐走低,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冬奥小镇又迎来两家大型室外滑雪场开放,今冬的冰雪季随之开启。  这里是举办了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云顶滑雪公园,11月1日开始雪场正式对外营业。目前,河北崇礼区已经有...

种足、种好、种优 “稻麦衔接”抢农时夯实2026年夏粮丰收基础

央视网消息: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冬小麦主产区。前段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河南水稻收割推迟。然而冬小麦播种在即,如何抢回农时?  在河南新乡原阳县的稻田里,植保无人机正低空飞行在稻田里,均匀撒下冬小麦的种子。  原阳县沿...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访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

“开放与合作是亚太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

2024
07/15
16:44
浏览量: 4235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