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中国是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的积极力量

中国是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的积极力量

来源:中国网 | 时间:2022-03-20 23:04:54 | 点击:1359

来源:中国网 丨 作者:叶天乐 丨 时间:2022-03-20 丨 责编:林伊人

叶天乐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俄乌冲突发生后,其走向与解决途径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方在形势恶化后多次呼吁双方和平解决当前争端,避免冲突走向更大规模的对抗。中方在积极撤侨的同时,还向乌方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在国际层面,中方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乌克兰局势和政治解决的努力,反对一切不利于推动外交解决,甚至是局势升级的行动。中方多次表示,愿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发挥建设性作用,并愿为克服人道主义危机作出自己的努力。

然而,连日来美西方连续对中方立场采取抹黑、诬蔑、曲解的态度,指责中方“不劝阻俄动武”“试图帮助俄罗斯规避制裁”“不加入西方制裁”等,这些指责不仅站不住脚,且更加暴露了美阻碍和平、挑动大国对抗的险恶用心。正如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所说,在乌克兰问题上,任何抹杀中方努力、歪曲中方意图、造谣抹黑中国的虚假信息,目的都是转嫁矛盾、挑动对抗、借机渔利,既不负责,也不道德。

中方绝不做“火上浇油”之事。冲突发生后,中方一直关注乌国内民众的安危,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中国红十字会迅速反应并行动,向乌方提供了三批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包括棉被与奶粉等,主要用于救助乌境内的老人、妇女与儿童。目前,前两批物资已经顺利抵达,第三批也将抵达。3月15日,中国驻乌克兰大使范先荣表示,中方还将在经济上继续为乌提供帮助。

反观美方,在冲突发生后虽高喊“支持乌克兰”,其物资援助却丝毫未用于“和平”目的。拜登3月16日签署行政令,给予乌克兰8亿美元的额外援助。一周内,美承诺向乌提供援助高达10亿美元,但其援助物资为“毒刺”“标枪”等防空与反坦克武器、无人机、枪支弹药等。这就是美表面上坚称的“支持乌克兰”,实际上却不断往战场上输送军备,煽动双方继续战斗。这无异于在邻家着火时,不拎水救火,反而加薪助燃。

中方绝不做“冷血旁观”之事。冲突发生后,中方关注每一位华人安危,积极保障公民安全。对于滞留在乌境内的中国公民,驻乌克兰使馆克服困难,不顾使馆工作人员个人安危,将在乌公民撤离至安全地带。中方还允许中国公民携带外籍家属一同撤离,并不因为没有中国国籍而将其与家人分散。更为可贵的是,中方还将滞留在乌克兰东部的50余名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国的留学生一同带离交战区,体现了中方的国际主义精神与人道主义关怀。

反观美方,不仅未对战区平民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而且还默许雇佣兵等赴乌作战,这才是真正的漠视人权,崇信战争。

中方不做“以压促变”之事。中方比任何国家都清楚,制裁并非解决问题的上策。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曾被迫接受过不平等条约,建国后的中国曾长期被西方孤立封锁,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同样曾遭受西方无理制裁。对于中国而言,中方深知解决国际争端应考虑到各国的国情社情与历史经纬,在充分了解各方立场的前提下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非使用“人权”“民主”“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等带有双重标准的概念强迫别国接受苛刻条件。在处理国际争端时,中方也曾开创性地提出了“搁置争议”“三步走”等方案,为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反观美方,在冲突发生后并未积极调停斡旋,劝和促谈,反而习惯性地抄起了制裁“大棒”,妄图用经济、金融、能源、经贸等多重手段将俄罗斯隔绝于国际社会之外。这在当今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无异于逆历史潮流而动。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历史经验已经充分说明,制裁与孤立从来不是推动和平与稳定的理想途径,而是对抗与战争的温床。

当前俄乌局势已经出现向好态势,但实现和平的路途依然坎坷不平。历史终将证明,中方当前所作的努力与呼吁是推动乌克兰问题解决的积极力量,中方必将朝着这一目标继续努力。(责任编辑:乐水 安然 张艳玲)


【作者:叶天乐】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访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

“开放与合作是亚太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

中国证监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央视网消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党委委员、副主席王建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王建军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

这个“双人共享杯” 藏着史前人民的生活智慧

从古至今人类都崇尚和平、友好、团结有壶为证↓↓↓△彩陶双连壶,河南博物院藏极富设计感这是史前版“双人共享杯”两个橄榄形的陶壶紧密相连妥妥“手拉手”的好伙伴壶口微敞,壶颈内收,腹鼓底平让双连壶的线条凹凸有致陶壶两侧各有一个...

打卡安博会:“数智化”安防开启智能守护新时代

新华社深圳10月31日电(记者王丰)精准识别异常并自动预警的视频监控设备、AI视觉分析大模型产品、无人机精准管控设备……在2025第二十届中国国际社会公共安全博览会(简称“安博会”)现场,种种融合创新应用让人目不暇接,清...

国家发改委: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 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央视网消息:10月31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拓展绿色贸易相关情况。会上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动扩大有效投资政策落地实施。近期,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5000亿元,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

第一观察|“大船”之喻饱含深意

  当地时间10月30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釜山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面对风浪和挑战,我和特朗普总统作为掌舵人,应当把握好方向、驾驭住大局,让中美关系这艘大船平稳前行。”  今年以来,习近...

万荣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ATL机构考核现场复查评审

每日新闻网讯(万荣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10月25日——26日,万荣县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顺利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CATL)现场复查评审。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委派评审专家组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办法》、《...

大国外交最前线丨正式开始!习主席同特朗普总统举行会晤

中美元首会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会晤现场。当地时间10月30日中午,习主席同特朗普总统的会晤正式开始!“大国外交最前线”也在现场记录下了这一刻。  总监制丨申勇监制丨龚雪辉策划丨史伟 王鹏飞记者丨康辉 卢心雨制作丨刘奕...

分别为“70后”“80后”“90后” 神二十一乘组简历来了

神舟二十一号瞄准10月31日23时44分发射。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3名航天员简历公布:  张陆同志简历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硕士学位。1...

踔厉奋发建新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各地干部群众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真抓实干创未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连日来,各地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把思...

2022
03/20
23:04
叶天乐
浏览量: 135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