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纪实现场 > 生物质炭成就有机水稻碳汇“第一拍”

生物质炭成就有机水稻碳汇“第一拍”

来源:人民网 | 时间:2024-05-16 08:44:26 | 点击:5543

原标题:生物质炭成就有机水稻碳汇“第一拍”

  在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科研人员在对生物质炭进行稻田应用示范试验。 受访者供图

  近日,一块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的水稻田备受关注。2022年7月,高淳区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向和睦涧村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的500亩有机水稻田投放了60吨生物质炭。观测数据显示,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1月30日,这片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共产生碳汇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

  不仅如此,这些碳汇随后被一家公司以每吨75元、总价9800.25元的成交价拍下,成为全国生物质炭有机水稻产生碳汇的“第一拍”。种田人变“卖碳翁”,种水稻的同时收获好空气,还能将“碳票”换成钞票。成就这片水稻田的生物质炭到底为何物?生物质炭的应用是否能为碳减排提供有力支撑?

  实现碳减排的同时吸附有机污染物

  稻田是温室气体甲烷的重要排放源,我国每年稻田甲烷排放量约500万—800万吨。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将稻田甲烷减排行动置于十大行动之首。

  生物质炭是否能为有机稻田固碳减排分忧,成为专家学者的关注点。事实证明,生物质炭的潜力不可小觑。

  生物质炭是指将秸秆、树枝、菌渣等生物质废弃物,在无氧或限氧环境中,经高温热裂解所产生的富碳固态物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程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无氧或限氧条件下,生物质废弃物在250℃—750℃发生热解。其碳水化合物结构崩解后,将产生生物质炭、木醋液和生物质可燃气。目前国内外生物质热解技术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在小于500℃环境下的低温慢速热解,一类是在500℃—700℃的中温快速热解,一类是在700℃以上的高温闪速裂解。

  “生物质炭用于农业生产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保持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并改善农产品品质。”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郑聚锋说,生物质炭一般呈碱性,施入土壤后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促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沉淀。同时,生物质炭还可以有效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减少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我们和国内其他学术团队大量的田间试验显示,生物质炭可以显著降低我国南方镉污染稻田水稻籽粒对镉的吸收。”郑聚锋介绍,生物质炭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孔隙多,能够吸附并固定有机污染物在其表面,还能通过增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微生物分解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因此,生物质炭施用于含有机污染物的土壤,可以有效阻控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吸收。

  生物质炭除被直接施用进行土壤改良外,还可与氮、磷、钾等化学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制成生物质炭基肥,作为新型肥料在农田中广泛应用。郑聚锋曾统计过国内247个观测点的炭基肥田间试验数据,发现施加了炭基肥后,玉米、大豆、水稻、蔬菜等作物增产率达7.8%—16.8%,所有作物平均增产10.9%。

  “我们团队在2017年也做过研究,发现在农田施加生物质炭基肥后,可以提升肥料的养分利用效率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其中,氮素利用效率提升了43%,而碳排放降低了20%。”郑聚锋说。

  在炭化装备研制等方面已有创新成果

  在国际社会,生物质炭市场呈现出勃勃生机。国际生物质炭协会和美国生物质炭协会发布的《2023年全球生物质炭报告》显示,生物质炭生产商、经销商、增值生产商和设备制造商的营收在2023年超过了6亿美元,2021—2023年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97%。预计到2025年,生物质炭相关产业营收将进一步增长至33亿美元。

  郑聚锋介绍,相关文献显示,生物质炭每年在全球具备的碳移除潜力可达3亿吨—2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若得到广泛应用,生物质炭在中国的固碳减排潜力可接近90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目前我国的生物质炭研究在炭化装备研制、生物质炭工程技术创新、气炭肥多联产技术创制等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创新成果。”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副教授卞荣军说,当前,在水体、土壤、大气中的污染物吸附、钝化、降解方面,国内已经研发出多种生物质炭基材料。

  此外,具有缓释高效功能的炭基复合肥等绿色肥料,也可以服务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卞荣军举例,有团队将生物质炭表面改性后,让其能针对性地吸附多环芳烃等污染物,抑制氧化亚氮、氨气、甲烷的排放,从而实现农业减污降碳。也有研究团队在秸秆等原材料热解过程中,通过添加铁、锰等氧化物,让生物质炭的表面能吸附更多污染物。

  畜禽粪便的科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消减污染物、减少养分流失、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卞荣军介绍,有研究显示,将生物质炭与畜禽粪便共堆肥,可以增强发酵效果,并降低氨气的排放,减少堆肥中氮素损耗。

  生物质炭与农业化肥的“联姻”也展现出应用前景。“在化肥中添加生物质炭,可以利用生物质炭的孔隙和官能团,将化肥中的养分保持在土壤中,减少养分损失,从而提升养分利用效率。”卞荣军说。

  不过,在卞荣军看来,生物质炭产业化还处于技术攻坚和商业化应用开拓的关键阶段,相关生产标准尚待建立。例如提升热解装备的连续化生产能力,以及生物质热解过程中尾气的净化,都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程琨则认为,当前生物质炭推广仍存在使用成本过高等短板。特别是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较高,每吨生物质炭的使用成本大约在1500元以上。

  针对不同原料生物质炭特性开发专用产品

  使用生物质炭是提升土壤碳汇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生物质炭也可以把生物质废弃物综合利用起来,符合低碳、绿色、高效、循环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理念。2019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将生物质炭土壤固碳量的计算纳入《IPCC 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修订版》,这为生物质炭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了契机。

  在程琨看来,未来,针对不同原料生物质炭特性开发专用产品,是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例如,林木类生物质炭碱性高、孔隙发达,可直接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治理。林木类、果壳类生物质炭还可以与畜禽粪污混合堆肥,通过接种有益微生物,制备土壤调理剂,用于盐碱土、连作障碍土壤治理和中低产田土壤快速改良。而秸秆类生物质炭由于养分含量高,可以和化学肥料结合制备成生物质炭基肥,部分替代化学肥料用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程琨说。

  生物质废弃物炭化过程中的产物,也将产生经济价值。程琨介绍,炭化过程中产生的木醋液,可以和生物质炭浸提液用于生产商品液体肥,一方面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另一方面可作为植物促生剂提高植物抗逆性。此外,木醋液还可用于制备醋酸、醋酸盐等化学品,在农业、养殖业、护肤美容、医疗保健等领域发挥作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可燃气则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可通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用于发电或供热,服务于能源安全。

  “针对生物质炭化技术进行多元化产品开发,通过专业化的农业绿色低碳技术服务、碳资产管理服务,可以构建‘炭基农业’新模式,服务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对于生物质炭的未来,程琨信心满满。

(责编:杨曦、陈键)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层林尽染 黄河岸畔“上新”初冬调色盘

 山西运城市平陆县黄河岸畔的初冬“颜值”再度飙升。黄河碧波荡漾,与岸边的红土林共同构成一个天然调色盘。空中俯瞰,金黄的林木或立于水岸或探于波中,蜿蜒的道路、横跨的桥梁点缀其间,将自然野趣与人文痕迹巧妙融合,为大地晕染出灵...

大语言模型仍无法可靠区分信念与事实 为高风险领域应用敲响警钟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在最新一期《自然·机器智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提醒:大语言模型(LLM)在识别用户错误信念方面存在明显局限性,仍无法可靠区分信念还是事实。研究表明,当用户的个人信念与客观事实发生...

网购退货乱象倒逼商家出“奇招” 巨型吊牌能否整治“穿完就退”

正值“双11”电商大促,近日,一则“巨型吊牌防退货”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巨型吊牌是电商商家为应对恶意退货设计的商品标识,大多采用A4纸规格的偏硬材料制作,通过尺寸与材质增加穿着不适感,进而降低消费者上身外出后申...

“肝脆蒜了”爆火!这种吃法,不仅好吃还不伤身?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很多人在尝试一种很特别的吃法——被称为“肝脆薯了蒜了”。  视频中,博主们将搭配好的食物一口咬下,表情夸张地表示“上头”“绝配”。不少人跟风尝试过后,都表示解锁了“神仙吃法”。还有一些博主称,其实这种吃...

习近平同萨摩亚国家元首图伊马莱阿利法诺就中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习近平同萨摩亚国家元首图伊马莱阿利法诺就中萨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李强同萨摩亚总理拉乌利互致贺电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1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萨摩亚独立国国家元首图伊马莱阿利法诺互致贺电,庆祝中萨两国建交50周年...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 如何影响你我?

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地区扩大至全国,这将如何影响你我的养老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发布的《关于促进养老理财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范围一致,扩大至全国,试点期...

黄历解读实为带货铺路 专家:平台应加大审查力度

□ 本报记者 孙天骄  “今日宜求职,穿蓝色上衣能提升成功率……”“今日不宜出行,换上我发你的五行壁纸,破霉运”“加入粉丝群,可进一步获取专属运势分析”……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多个社交平台上,一类自称“电...

“开板”迎客!一季到四季、小众到大众 冰雪运动边界拓展释放消费新潜力

央视网消息:随着气温的逐渐走低,在河北张家口崇礼区,冬奥小镇又迎来两家大型室外滑雪场开放,今冬的冰雪季随之开启。  这里是举办了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比赛的云顶滑雪公园,11月1日开始雪场正式对外营业。目前,河北崇礼区已经有...

种足、种好、种优 “稻麦衔接”抢农时夯实2026年夏粮丰收基础

央视网消息:黄淮海区域是我国重要冬小麦主产区。前段时间,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河南水稻收割推迟。然而冬小麦播种在即,如何抢回农时?  在河南新乡原阳县的稻田里,植保无人机正低空飞行在稻田里,均匀撒下冬小麦的种子。  原阳县沿...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的重要保障”——访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

“开放与合作是亚太地区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亚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卡洛斯·阿基诺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亚太经合组织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为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包容性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

2024
05/16
08:44
浏览量: 554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 担负国企文化使命”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征程万里风正劲 奋楫笃行再出发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北京柘城商会换届暨博士团成立大会成功举办 企智融合 跨越腾飞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山茶妹:从艰辛创业到造福一方》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情系乡村幼教 共建“手拉手” 工程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