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美以反对的埃及版加沙重建计划 到底说了点啥?一文解析

美以反对的埃及版加沙重建计划 到底说了点啥?一文解析

来源:央视新闻 | 时间:2025-03-06 14:49:55 | 点击:423

3月4日,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在埃及首都开罗闭幕。会议发表的宣言表示,支持埃及提出的加沙地带重建计划,反对以任何形式驱逐巴勒斯坦人民的行为。哈马斯表示支持,但美国和以色列表达了反对意见。

此次阿拉伯国家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并通过这一计划,被认为是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抛出的所谓“清空”并“接管”加沙的方案。

埃及提出的加沙重建计划获通过

本次峰会为期一天,通过了埃及提出的一项预计耗资530亿美元的加沙地带重建计划,包括满足紧急人道主义需求和恢复基本基础设施、为加沙地带流离失所的居民提供临时住房等。此次峰会还同意,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监督下成立一个不属于任何派别的委员会,管理加沙至少6个月。

哈马斯支持该重建计划 美国和以色列反对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峰会上表示,明确反对任何将巴勒斯坦人赶出家园的言论。哈马斯当天对该加沙重建计划表示欢迎,并称拒绝外部势力决定加沙地带的未来。

美国和以色列则对该计划提出反对。以色列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由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参与主导加沙地带重建缺乏现实根基,重申以色列对特朗普计划的支持。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布莱恩·休斯4日发表声明说,阿拉伯国家的计划没有解决现实问题,并称特朗普总统坚持他自己的提议。

联合国称支持该计划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日参加阿拉伯国家紧急峰会时表示,联合国将全力配合由埃及起草的加沙重建计划,并称加沙地带应仍然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

联合国秘书长 古特雷斯:只结束眼前的危机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政治框架,为加沙的恢复、重建和持久稳定奠定基础。该政治框架必须遵守并尊重国际法。加沙地带必须依旧是独立、民主和享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缩小其领土或强迫其人口迁移。

此外,本月7日,伊斯兰合作组织外长会即将在沙特吉达召开。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3日表示,将在该会议上提交埃及提出的加沙重建计划,以获得伊斯兰国家的支持。

三问埃及版加沙重建计划

那么,埃及版加沙重建计划具体有哪些内容?重建计划为何把哈马斯排除在外?

问题一:重建计划将如何推进?

耗资530亿美元

五年内分三阶段实施

据半岛电视台援引埃及《金字塔报》报道,埃及版加沙重建计划将在5年内分三阶段实施。前6个月的前期复苏阶段预计耗资30亿美元,主要用于清理贯穿加沙南北的萨拉赫丁公路,以及建设20万套临时住房。之后的两个重建阶段合计耗资500亿美元,旨在建造至少40万套永久性住房,并重建加沙的海港和国际机场。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也将逐步恢复。

根据重建计划,530亿美元的资金将来自联合国、国际金融机构、外国捐助和投资。路透社推测,包括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在内的海湾富国可能成为加沙地带重建的主要出资方。

问题二:重建计划为何把哈马斯排除在外?

阿拉伯世界不愿因哈马斯问题影响与美关系

根据该计划,在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监督下,将成立一个不属于任何派别的委员会,管理加沙地带至少六个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认为,该重建计划相当于把哈马斯排除在加沙未来治理之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我们知道美国和以色列已经对重建加沙给出了一些红线。尤其是以色列就提出了不允许未来在加沙重建中看到哈马斯发挥任何政治或者军事作用,还是要坚持消灭哈马斯这么一个原则立场。所以在这个问题上,阿拉伯世界并不希望与美国、以色列发生特别严重的冲突。阿拉伯世界推出这个重建加沙的方案,其实主要的诉求是要对冲或者阻止像特朗普政府所说的那样,要接管加沙或者要迁徙加沙的人口。这个诉求实现了,实际上对于哈马斯在未来加沙重建中的作用,阿拉伯世界并不是特别在意。

问题三: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下一步计划可能是什么?

哈马斯希望抓住停火窗口期恢复实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哈马斯的心态还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由于阿拉伯世界的这个方案,其实它在很大程度否定了“迁徙加沙人口”这个选项,这对哈马斯还是有利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 秦天:另一方面,哈马斯也意识到自己的命运,自己的未来在加沙重建中得不到保障,他未来的国际处境、生存环境确实会更加恶劣。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哈马斯要利用目前现有的加沙停火的间歇期或者窗口期,抓紧时间去重建自己的力量,招募更多兵源,恢复自己的元气,积累未来与以色列对抗的实力。

责任编辑:张毅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涉欺诈银行和洗钱 印度富豪逾8亿美元企业资产遭查封

印度中央执法局3日说,已查封印度信实集团董事长阿尼尔·安巴尼及其关联企业总值超过750亿卢比(约合8.46亿美元)资产,以调查其所涉银行欺诈和洗钱嫌疑。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阿尼尔·安巴尼抵达执法局接受质询。...

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 有985高校停招24个本科专业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与新时代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适应。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快。  今年以来,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聚焦人工智...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2025
03/06
14:49
浏览量: 42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