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合作共赢还是冲突对抗

中美经贸关系何去何从:合作共赢还是冲突对抗

来源:中国青年网 | 时间:2025-05-21 10:34:21 | 点击:671

美国芝加哥一大型零售商店出售中国造商品。视觉中国供图

近期,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中美高层经贸会谈取得积极进展,5月12日,中美双方共同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基本取消了4月2日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加征的关税。多家外媒与学者表示,中美只有坚持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共赢,若走向对抗冲突则必然两败俱伤。

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自改革开放以来,两国经贸联系日益紧密,1979年至2023年间双边贸易额增长了200多倍。202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约为6880亿美元,接近历史峰值(2022年曾达7594.27亿美元)。中国从美国主要进口农产品、能源、药品和集成电路等,美国则大量采购中国的服装、消费电子、家电等商品,这种贸易结构体现了两国经济的高度互补性和互利性。

不仅贸易往来密切,双向投资也深度交织。1979年至今,中美双向投资累计金额已超过2600亿美元。这些企业不仅分享了中国发展的机遇,也为美国本土创造了可观收益。据美国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测算,2022年美国对华出口为美国国内提供了逾93万个就业岗位。

反过来,中国企业在美投资也带来了就业机会。《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存量约为836.9亿美元,覆盖国民经济18个行业门类,中国累计在美设立境外企业超5100家,雇佣外方员工超过8.5万人。

然而,近年中美经贸关系也一度遭遇波折。

尤其是在美国特朗普政府重启对华贸易施压后,单边加征高关税的做法令双边经贸关系紧张升级。2025年4月,美国一度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额外关税,引发中方强力反制。此举令价值约6000亿美元的中美贸易近乎陷入停滞,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滞胀和衰退阴云笼罩世界经济。

正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桑普森所指出的,美方挑起的关税大战将导致“双输”的贸易战局面。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伊维拉警告称,不断升级的美中关税战可能使两国货物贸易额骤减80%,这场冲突占全球贸易比重达3%,势必“严重损害全球经济前景”。

事实上,美国单边提高关税不仅未能解决自身问题,反而在很大程度上伤及了自身经济。《白皮书》显示,2018年以来,美国已经连续7年维持对华加征301关税。其间,美国整体的逆差并未因此下降,反而从2018年的9502亿美元升至2024年的12117.5亿美元。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9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进口商、下游企业和最终消费者。

5月18日,美国共和党籍参议员兰德·保罗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本周》栏目采访时指出,关税政策正在让美国人付出代价。他表示,数十年来美国一直对华贸易逆差,可两个国家却都越来越富有。市场的作用就在于压低价格、提升效率,只要是自愿交易,就必然对双方有利,否则交易根本不会发生——这根本不是什么国家间的零和博弈。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等智库也指出,一味孤立打压中国企业将“削弱美国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最终损人不利己。可以说,在经贸领域搞对抗没有赢家:一方的损失不会换来另一方的利益,反而是两国和全球经济共同遭殃。

经历了新一轮经贸摩擦的阵痛后,今年5月中旬,中美在日内瓦举行了新一轮高级别经贸磋商,这是特朗普重返白宫后中美经贸团队的首次面谈。

此次会谈取得了积极成果:双方同意暂时搁置争端。根据协议,美国将在3个月内把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额外关税税率从145%大幅降至30%,这意味着在未来数月内,中美贸易有望暂时摆脱高关税壁垒的桎梏,逐步恢复正常往来。

消息传出后,全球金融市场为之振奋,美股三大股指应声大涨,显示国际社会对两国缓和经贸冲突的欢迎态度。5月12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

当然,90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要真正解决结构性分歧,双方仍需付出艰巨努力,合作与对话是唯一的出路。中美双方在此次会谈中同意建立新的经贸对话机制,争取在限定期限内通过深入磋商寻求更加持久的解决方案。中方多次强调,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中美应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相向而行,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分歧。

美方一些理性人士也呼吁务实处理对华关系。美国知名外交杂志《外交事务》1月29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指出,如果中美真的在经济上突然“脱钩”,对美国自身将是毁灭性的,对世界其他国家则将是灾难性的。哈佛大学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在去年12月访华时指出,中美必须设法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为两国和全世界找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之道。正如中国驻美大使谢锋不久前所言,世界各国都面临很多挑战、压力很大,中美合作才能解难事、办实事、做大事。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梓元 记者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21日 04版

责任编辑:高秀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涉欺诈银行和洗钱 印度富豪逾8亿美元企业资产遭查封

印度中央执法局3日说,已查封印度信实集团董事长阿尼尔·安巴尼及其关联企业总值超过750亿卢比(约合8.46亿美元)资产,以调查其所涉银行欺诈和洗钱嫌疑。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阿尼尔·安巴尼抵达执法局接受质询。...

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 有985高校停招24个本科专业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与新时代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适应。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快。  今年以来,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聚焦人工智...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2025
05/21
10:34
浏览量: 671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