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追寻那抹红,在“红飘带”重走长征路

追寻那抹红,在“红飘带”重走长征路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5-07-01 12:28:14 | 点击:744

  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建筑外观,该建筑以“地球的红飘带”为主题,外观设计参考“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

  贵州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省份,是红军发展壮大之地,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之地。2024年10月,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红飘带”在贵阳正式运营,依托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等前沿技术,将长征路上悲壮雄浑的史诗转化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年轻人在“行浸”中亲历长征的一个个伟大瞬间,受到强烈震撼,在光影中读懂:那抹穿越时空的红,既是先辈追寻的信仰之光,更是我辈奋进的精神坐标。

  ——————————

  “突破”围剿封锁线,目睹“血战湘江”的悲壮场景;“置身”遵义会议会址,见证伟大历史转折点的诞生;顶着“雪花”与“寒风”,沉浸式体验“爬雪山、过草地”;抬头看向前方,年轻的红军战士在耳边呼喊:“别停下,往前走!”……这不是历史课本上的文字,而是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以下简称“红飘带”)里的真实场景。

  “震撼人心”“值得一看”“热泪盈眶”……参观后的年轻人如此评价“红飘带”。这一幕新时代的数字长征路,让当今年轻人怀揣热血走入其中,在历史与科技的交织中,对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伟大长征精神刻骨铭记。

  光影中“震撼”重现长征路

  6月17日下午,“红飘带”展厅内熙熙攘攘,200余名来自贵州省贵定县树人中学的学生来到这里参观研学。

  观众在全维度影画场馆里重温遵义会议的历史场景。

  灯光未亮,学生们兴奋地低语着。突然,急促的鼓点声从四面传来,一盏巨大的马灯在前方倏地亮起,鲜红的党徽熠熠生辉,两旁的全息屏幕闪动起金色的名字。学生们神情肃穆,仰头望着屏幕上一个个流动的名字。这是他们当天观演剧目序章《无名英雄》的开场。

  贵州是红军长征途经的重要省份,是红军发展壮大之地,也是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之地,很多重大事件与伟大转折都在这里发生。2024年10月,“红飘带”在贵阳正式运营,作为全国首个以长征为主题的全域“行浸式”数字体验馆,以数字化形式全景再现长征之路,主要剧目《红飘带·伟大远征》分为《无名英雄》《血火洗礼》《伟大转折》《砥砺征途》《胜利丰碑》和《新时代新长征》6个篇章。

  剧目以一盏马灯和一面党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马灯亮起、党旗高扬之处,观众跟随演员行进,见证长征途中的历史时刻。每一部分从不同叙事角度切入,通过影像、声音、光效、空间结构多维互动,还原红军长征的关键节点。

  “震撼”是观众们最深切的感受。贵定县树人中学八年级学生彭雨馨说:“我看到红军长征时处境艰难,但他们一直追寻着那抹红、那道光,不懈前行。”

  参观当日,记者看到不少观众一边用手机记录,一边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被红军长征中的艰难险阻和将士们的大无畏精神深深感动。

  25岁的吴梅担任“红飘带”讲解员3年多,每场演出都能看到热泪盈眶的观众。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国庆节一位专程从外地来参观的退伍老兵。在第三篇章《砥砺征途》尾声,饰演红军战士的演员将一面巨大的红绸布传递给观众,完成传递后高喊:“敬礼!”

  “那声‘敬礼’一出,90多岁的老爷子支撑着从轮椅上站起来,颤颤巍巍站定后,笔直地敬了个军礼,整整一分钟都没放下手,他身旁的女儿哭了出来。”吴梅说,老人敬礼时挺立的身影和坚定的神情,她一直历历在目。

  沉浸式构建起与当代青年的情感链接

  AI虚拟交互、全息影像、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红飘带”的每个篇章都融入前沿科技元素。

  在《伟大转折》篇章中,观众置身全维度影画场馆,坐在阶梯式机械运动座椅上,眼前一块块飞行屏投影出历史场景与人物,展现遵义会议的来龙去脉。在还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历史场景时,多维度屏幕展示当时的战略推演、行军路线,在机械运动座椅的起伏中体会红军渡江的惊险。

  观众跟随演员体验“爬雪山、过草地”。

  “真的是身临其境。”贵定县树人中学历史教师张雅丽感叹,“时间线和事件还原得很准确、很清楚,比书本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14岁的彭雨馨对这个篇章印象深刻,在全息投影还原遵义会议场景时,她仿佛置身会议现场,感受到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的历史意义。她坦言,此前自己和同学对“四渡赤水”记忆不深。观看数字演绎后,他们对其中出神入化的军事策略和行军路线感到震撼,“它在历史书上只是一句话,而通过现场体验式感受,我们都觉得热血沸腾”。

  吴梅介绍,“红飘带”是贵州省的热门研学基地,在这里,党史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脚下震动的土地、耳边呼啸的风雪,观众的身体、眼睛和大脑都在沉浸式场景中同步“上课”。

  “为全方位再现长征精神的伟大瞬间,场馆内时时有影像,处处有故事。”“红飘带”的总导演、总设计师王志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视效总监和奥林匹克主火炬总设计师。他介绍说,“红飘带”拥有复杂的实景异形显示系统,通过科技赋能“五感”,让观众全身心沉浸其中,切身体会红军战士崇高的革命信念与顽强意志。

  在科技赋能之外,“红飘带”的人文叙事更精准地扣动年轻人的心弦。剧目中,战士的家书、少女的抉择、母亲的牺牲……许多台词和故事的演绎直击人心。“他是我们34师的师长陈树湘,宁愿生生扯断自己的肠子,也不当俘虏……”吴梅参与过五六千场剧目的导引,“台词都已经会背了”,但在向记者复述自己熟悉的台词时,她还是忍不住哽咽起来。

  在社交平台上,“红飘带”被网友称作“打开贵州之旅的第一站”,广受年轻人好评。在王志鸥看来,“红飘带”之所以能在年轻观众中产生共鸣,关键在于“打破了传统红色教育的单向输出模式”。“这种沉浸式体验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构建起与当代青年的情感链接。”

  “长征途中有太多感人的故事,很难尽数展现。在叙事上,我们更多聚焦普通战士的个体命运。”王志鸥表示,无论是陈树湘“宁断肠也不断脊梁”的壮烈,还是“金色鱼钩”背后的战友情谊,这些具象化的故事细节通过数字技术获得新的生命力。“科技让沉默的雕像开口说话,也让模糊的记忆清晰重现。”王志鸥说,“我们始终相信,真正打动年轻人的不是炫酷的技术,而是技术背后的人文温度和历史的厚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在“七一”来临之际参观“红飘带”,很多人有着更深切的感受。

  饰演红军战士的演员手提马灯,演绎长征故事。

  在剧目的第四篇章《胜利丰碑》中,观众齐坐在特种影院里,黑暗中亮起荧荧灯光,饰演红军战士的演员提着一盏马灯点亮荧幕。超大弧形透声幕开始播放长征中的一幕幕砥砺时刻,现场观众共同感受新中国一路走来的坎坷与光辉。当《歌唱祖国》旋律响起时,大家情不自禁起身齐唱,随着歌声挥动起手中的五星红旗。望着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先辈名字,彭雨馨动容地说:“我感到我融入了他们,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长征从未止步。”影片在结尾处留下了这样一句话。走出展厅,很多学生在留言墙上写下所思所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会想你们的,伟大的红军烈士”“爱国的红飘带,始终是青春的底色”……

  巨大的红绸布在演员和观众手中传递。本文图片均由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提供

  28岁的李若林在参观后对记者说:“大家从红军演员手中接过红绸布依次传递时令人心潮澎湃,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好长征精神,牢记使命,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未来路,走好我们新时代的长征路。”

  接待了一批又一批观众,吴梅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认知。以前,她认为讲解员是一个讲述者,“把稿子背熟就行”。后来,她认识到自己是一个传播者,要把红色的种子种到大家心里。为了讲好“四渡赤水”,她看了100多遍相关军事推演视频,自己画行军路线图。而现在,她觉得自己更是一个见证者,“每当看到小朋友认真聆听的模样,就仿佛看到红色的种子在他们心里萌芽。这些无须言说的瞬间,就是红军长征精神生生不息的见证”。

  6月17日,在展厅出口,一位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驻足许久。他叫孙永吴,是一名86岁的老党员,从陕西西安专程到这里参观。回顾参观过程,他不住点头,“每一个(章节)都好”。谈起长征精神,老人家神情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说:“你们下一代要永远记得长征路,永远铭记长征精神!年轻人要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刘布   审核:同期声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涉欺诈银行和洗钱 印度富豪逾8亿美元企业资产遭查封

印度中央执法局3日说,已查封印度信实集团董事长阿尼尔·安巴尼及其关联企业总值超过750亿卢比(约合8.46亿美元)资产,以调查其所涉银行欺诈和洗钱嫌疑。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阿尼尔·安巴尼抵达执法局接受质询。...

高校加快学科专业调整 有985高校停招24个本科专业

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系的专业设置也需要与新时代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相适应。中国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力度加快。  今年以来,一批“双一流”高校密集宣布成立新学院,重点面向国家急需的前沿技术和新兴业态,聚焦人工智...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2025
07/01
12:28
浏览量: 744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