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复旦:一连串大师剧让大学精神“具象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时间:2025-07-03 18:33:10 | 点击:833

  复旦大学大师剧《相辉》剧照。复旦大学供图

  一所高校,一般都会有1部至2部大师剧。在复旦大学,自2017年首部大师剧《马相伯在1913》首演以来,以马相伯、李登辉、颜福庆、陈望道、谢希德等复旦先贤为蓝本创作的原创大师剧绵绵不绝,一代代复旦学子都能说出自己那个年代的“大师剧”。

  清晨的阳光洒在土山湾的孤儿院门口,年过花甲的马相伯迎来了一个求学心切的年轻人——蔡元培。两人初见,便因对知识的渴望而心意相通。24名意气风发的青年成为蔡元培、马相伯的同路人,他们中有后来振兴实业的黄炎培,有追求艺术巅峰的李叔同,有投身教育事业的胡敦复……一个因教育救国而集结的群体,就此走进历史的舞台。这是由29名演员与近百名工作人员打造的复旦原创校史剧《相辉》。

  剧名“相辉”二字是马相伯老校长和李登辉老校长的合称。而在复旦的校园里,“相辉堂”也是各类顶级学术论坛的举办地,来访复旦的中外学者,都会反复念叨“相辉”二字。

  什么是大学?什么是复旦人?

  1905年,怀着“让孩子们有书读”的赤诚,马相伯倾尽家产,创办复旦公学。他主张“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并提出不限年龄、学生自治的革新理念,使复旦成为那个时代有识之士投身教育救国的实验田和爱国进步青年的汇聚地。李登辉接任校长后,进一步确立了“服务、牺牲、团结”的精神,将复旦的教育使命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

  位于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上的这片校园,见证了一代代青年理想的汇聚:是胸怀家国的师者因信念而聚,是求知若渴的青年因梦想而来,是风雨如晦的岁月因坚守而明。他们在黑暗中点燃火炬,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复旦精神的印记。

  复旦先贤中,有识之士、有志青年、华侨华人等不同年龄、身份的人们都因为教育救国的信念凝聚在一起,他们一齐为建设中国人自主创办的大学筹款奔走。

  《相辉》的故事里,演员们来自复旦大学五大书院近20个专业,其中有11名2024级新生,这也是他们首次以“复旦人”的身份亮相舞台。

  饰演汤佩琳的邵欣语是经济学院2024级的本科新生,她说:“复旦精神不仅仅是镌刻于故纸上的褪色诗行,更是蕴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言行点滴。”2024级材料科学系本科生邵志峰饰演蔡元培,他认为复旦人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相遇中建立新的感动,相互扶持前进”的过程中萌发了认同感。

  新闻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国清第二次在《相辉》中饰演李登辉老校长,经过两年的排练和感悟,他对于老校长这一角色的理解更加深刻,“老校长始终在付出,从未想过反哺,在李校长的概念里,学校和师生都是他的孩子。”在话剧最后一幕,张国清饰演的李校长收到校友捐款,哽咽道:“复旦同学视我为骨肉,辉平生无憾矣。”

  细腻可以打破历史的“冰冷感”

  微电子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珅畅在《相辉》中饰演马相伯,他仔细琢磨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一个小动作,也要查清楚来源,这是一种对历史的追溯。”

  复旦大学腾飞书院原创老校长大师剧《巍巍学府》也是一部力作,值得一提的是,创作者中有中国学生,也有外国学生,它的海报、主持词、纪念册都是中英文双语的。要看这部剧,得先走过一段长长的、贴满海报和介绍的走廊才行,就像在正规话剧院买票看剧一样,体验感拉满。

  该剧围绕老校长李登辉的岁月故事展开。这位初到上海时还不太会讲普通话的华侨,在这片土地上服务了40余年,始终不愿离开复旦,他为复旦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办学体系。

  该剧以1936年叶楚伧来沪于沧州饭店召开复旦大学该年的第八次校董会场景为序幕。李登辉校长的出场,是在被迫辞职后的一个“落寞的转身”。

  微电子学院本科生、青年李登辉的饰演者陈柯含当时是第一次参演话剧,角色切换中很难把握不同的性格、语气和神情。他不断地向学长请教,反复阅读老校长的生平事迹和故事,力图用细腻的表演把冰冷的历史“捂暖”。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陶晓楠在剧中一人分饰叶楚伧、窃贼、荣德生3个角色。“入戏太深”的他,“仿佛隔了多年真的与老校长见了面、谈了天,从而由心底生发出由衷的敬佩与仰慕”。

  抗战结束后,学生和登辉校长在和平饭店聚餐叙旧,请他谈生平所得。本以为会有洋洋洒洒的演说,谁知他却只讲了一句话:“我归国后,一生只在复旦,一生只当复旦的教授,一生只做复旦的校长。”这样的坚持与执着,通过学生们的生动表演,效果令人震撼。

  据悉,校园原创大师剧·老校长系列在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指导下于2017年正式启动,目前已经成为新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们在“复旦人演复旦大师,复旦人说复旦故事”的过程中,近距离接触了话剧这一艺术形式,不论男女、不论文理医工,都能通过大师剧感受家国情怀、复旦精神。

  艺术思政大课兼具育人“功效”

  复旦的系列大师剧,不仅是一部部校史剧,更是一堂堂生动别样的艺术思政大课。

  复旦经济学院的原创校园大师剧《蒋学模》,用学生视角讲述经济学院大师故事。该剧以著名经济学家、复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蒋学模为原型,截取蒋老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片段,真实还原了一个孜孜不倦的经济学人和一个“不断‘改悔’”又坚定不移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通过蒋老先生翻译《基督山恩仇记》的故事再现了那个热爱文学、不惧挫折的青年翻译家。

  《蒋学模》的叙事结构大胆新奇,不仅有现代与过去的时空变化,更有梦境和现实的交错重叠。伴随着熟悉的上课铃声,大幕拉开,随后四幕大戏将蒋老先生的一生呈现给观众。2005年复旦百年校庆之际,记者采访86岁的蒋学模,发现他仍在为《政治经济学》教材的第十三版修订笔耕不辍。除了工作时的专注勤勉,蒋老先生做学问还有一个法宝——一个红木柜子里近千张资料卡片。卡片上都是他平日里积攒的素材和理论,这是蒋学模将一生奉献给经济学领域的见证。

  有同学是因为一本《政治经济学》课本,而报名参演的。“学习《政治经济学》这门课的时候,我就感受到课本编写者蒋学模先生严谨的经济学研究思路,在书里,他用简明而又连贯的语言为身为大一新生的我了解经济学对社会运行原理的阐释打开了大门。”在剧中饰演姚耐的2023级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陈宝怡说,抱着对课本编写者工作习惯、生平的好奇,他报名成为这部剧的演员。

  原创校史剧《相辉》的观众中,不乏来自新闻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剧中的南洋募捐、抗日救国、学科改组等历史场景,令观众们印象深刻。

  2024级腾飞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汪雨航说,自己未来会以复旦校史为荣,“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讲好复旦现在的故事、未来的故事。”2024级志德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向晓芙在剧后感悟道:“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更加坚定地迈向未来。”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较快增长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潘旭华解读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持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

铭记台湾光复历史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球多地举办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全球多地陆续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出席纪念活动的各方人士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任何时候都不容任何势力歪曲篡改。中国人民一定能够...

2025
07/03
18:33
浏览量: 833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