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网
网站首页 每日新闻杂志要闻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海疆之声 成为会员
每日地方诗坛荟萃焦点网谈生态环境热点追踪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人民视点文化·旅游科技前沿快闪中国深度观察名医·健康关于我们免责声明联系我们 人员查询
  • 浙江
  • 新疆
  • 内蒙古
  • 吉林
  • 重庆
  • 辽宁
  • 贵州
  • 四川
  • 海南
  • 云南
  • 福建
  • 台湾
  • 江西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广西
  • 江苏
  • 安徽
  • 山东
  • 青海
  • 甘肃
  • 陕西
  • 山西
  • 河北
  • 黑龙江
  • 天津
  • 上海
  • 北京
  • 广东
  • 宁夏
  • 西藏
每日新闻网 > 热点追踪 > 历史时刻访问!山东舰让香港振奋,市民参观直言很自豪

历史时刻访问!山东舰让香港振奋,市民参观直言很自豪

来源:环球时报 | 时间:2025-07-04 12:03:53 | 点击:1079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 凌德 环球时报记者 刘帅颖】在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之际,由航母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7月3日至7日到访香港,在香港社会掀起一阵“航母热”。

  3日上午8时许,山东舰和3艘属舰组成纵队队形,在香港特区政府船队、驻香港部队舰艇、直升机伴航伴飞下,驶入维多利亚港。山东舰飞行甲板上,舰载战斗机、直升机列阵,700余名海军官兵身着白色军装,列队排出“国安家好”4个大字,香港特区政府消防轮以高规格的水门礼为编队“接风洗尘”,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

  香港特区政府在昂船洲军营举行欢迎仪式。行政长官李家超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这次海军山东舰编队4艘海军舰艇,是2017年国家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访港后,再次有国家航空母舰来港,这次访港的山东舰是国家第一艘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航空母舰。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28周年,亦是《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海军山东舰编队在这个历史时刻访问香港,特别振奋人心。”

  李家超还说,这次山东舰编队访港,将让香港市民亲身体验国家现代化军舰的宏伟与先进,更认识国防现代化的成果;他们更能近距离看到海军的英姿,感受军队的专业优秀、坚毅精神和无私奉献,加强市民的民族自豪感。他表示衷心感谢中央对香港的爱护和支持。

  3日上午,大批香港市民来到岸边,注视航母编队驶入香港水域。在鸭脷洲海怡半岛,摄影爱好者及军事迷带着专业器材拍摄航母。其中,姚先生接受《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今年七十多岁,是退休摄影师,知道山东舰航母编队访港后,就特地选择到这个靠近山东舰的海岸拍摄。他说:“这里的地标是南丫岛三个烟囱及风车,作为山东舰的背景一起拍下来,正好证明是在香港。”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黄女士3日专程乘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海怡半岛海滨长堤观赏山东舰航母。她透露,过去曾观赏其他国家例如英国及美国的军舰,但这次是首度目睹祖国的军舰,心情既开心又兴奋。中学一年级的潘姓学生大清早6时许就出门了。他表示年仅5岁时已看过辽宁舰来港,当时由爸爸带领,而这次则是相约朋友,他直言“有种自豪感觉,见到的是自己国家的航母编队”。

  据香港《明报》网站报道,也有不少内地游客在海岸远眺山东舰。其中,游客邵女士与她的两个儿子适逢暑假来港4天,在小红书上得知了山东舰访港的消息,便在3日乘坐飞机返回浙江前来到海滨长廊观看。她对首艘国产航母感到自豪,并认为山东舰访港反映了内地与香港关系紧密。

  时隔8年再有海军航母访港,香港舆论认为意义重大。香港01网刊登的一篇评论称,从8年前的辽宁舰编队到本次山东舰编队访港,北京传递了如下信号:第一,展现国家对“一国两制”及香港的支持;第二,在今年国家隆重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背景下,航母编队访港说明国家在重要历史节点同香港社会一起纪念抗战胜利,一起重温历史、面向未来,有利于增进民族情怀和国家认同。第三,在国家日益希望推动港人了解国情的背景下,航母编队访港有助于香港社会直观了解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情况。

  文章还写道,香港是个重要的国际窗口,航母编队访港说明中国有实力、有决心维护自己的核心利益,“从辽宁舰到山东舰的改进,可以让世界看到中国海军的进步和实力,既可以鼓舞不少人,又能震慑潜在的威胁”。

  军事专家张军社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国家的军舰向本国民众开放参观,这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未来海军舰艇访问香港会成为常态化的行动,会把最新的舰艇向香港同胞展示并组织开放活动。”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撸猫、喂养、夹豆腐,不在话下!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遍地开花 催生消费新业态

央视网消息:“具身智能”从字面理解是“具身化的人工智能”,是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物理实体,为“大脑”赋予了“身体”,使得它们拥有像人一样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11月3日,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机器人真...

朝鲜将为最高人民会议常委会前委员长金永南举行国葬

新华社平壤11月4日电(记者冯亚松 王超)据朝中社4日报道,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前委员长金永南3日因病去世,享年97岁。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4日凌晨前往吊唁。  报道说,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朝鲜国务...

1∶1预演 东风着陆场完成最后一次演练 迎接神二十航天员回家

按计划,两个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后,神舟二十号乘组将于近日择机返回东风着陆场。昨晚(11月2日)着陆场区组织所有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做好迎接航天员回家的准备。  11月2日傍晚,搜救回收地面搜救力量搜...

中国公民持有效澳大利亚签证今起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新西兰移民局11月3日宣布,自今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最长停留3个月。免签政策将试行12个月。  新西兰移民部长埃丽卡·斯坦福当日表示,此举...

主力战机登场、后舱视角拍摄、实训场景曝光 空军高燃征兵宣传片震撼发布,快来围观~

央视网消息:近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空军政治工作部联合制作的征兵宣传视频《大国之翼同风起》正式登陆全国院线,以光影之力传递空天担当,向广大青年发出参军邀约。宣传视频采用先进8K电影机技术,对运-20、歼-20、歼-16...

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

新华社快讯: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

从“海燕”到“波塞冬” 俄密集官宣捷报有何考量?

从成功试验“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到首次用“起动发动机”从潜艇上射出“波塞冬”无人潜航器,俄罗斯近期新武器研发动作频频。俄方此时密集官宣捷报有何用意,又向战略对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波塞冬”无人潜航器试验成功  当地时间...

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7.9%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据对全国8.1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以下简称“文化企业”)调查,2025年前三季度,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9589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其中,文化新业...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较快增长

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统计师潘旭华解读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据。  前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持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加大...

铭记台湾光复历史 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台湾光复80周年纪念活动在全球多地举办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台湾光复80周年之际,全球多地陆续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出席纪念活动的各方人士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任何时候都不容任何势力歪曲篡改。中国人民一定能够...

2025
07/04
12:03
浏览量: 1079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科左中旗政府有关部门应拿出“实招”妥善处理跨区域矛盾 加强土地监管 让土地回归正常耕种与产能稳定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传承中原味道,一碗走向全国的胡辣汤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赵一曼英勇就义89周年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光辉岁月 党恩永铭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预制菜技术革新让银发族也能“讲究吃”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海彊之声
  • 小红书
  • 中国长安网
  • 海外网
  • 中国警察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老区网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扫码看全网内容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2025111695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4600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
    每日新闻网秉承“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脚踏实地”的理念,运用互联网的快速传播技术和丰富的移动链接平台,每日新闻网正确引导社会思想意识,传播优秀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彰显快速展示网络舆论的优势。